湖南——发挥监测预警作用最大程度减少伤亡
2012-08-15汤喜春
汤喜春
(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410007,长沙)
一、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情况
湖南省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县 (市、区)共96个,2010年、2011年、2012年分别实施38个、32个、26个,总投资5.76亿元。本项目涉及小流域2 740条,共完建县级监测预警平台96套、自动雨量站1 737个(其中气象部门承建942个)、简易雨量站14 986个、自动水位站427个、简易水位站226个、水位雨量一体站1 075个、无线预警广播主站2 493个、无线预警广播分站9 220个。编制县级预案97套、乡镇级预案1 934套,村级预案18 185套,发放明白卡379.2万余张。目前,96个项目县(市、区)以监测预警系统为主体的项目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并投入试运行。
二、减灾效益
山洪灾害防御监测预警系统建成后,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外,系统的建设为水利工程运行调度和流域洪水预测预报等提供实时水文信息,为防汛抗旱工作和防治山洪灾害工作积累详实丰富的水文资料,促进了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水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有利于促进人水和谐与水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2年6月10日5时,绥宁县枫木团乡黄泥井村一带突降特大暴雨。村干部用专门配发的手摇警报器报警,果断组织危险区3个集中院落200多名熟睡中的群众紧急转移到安全区。6时30分,泥石流奔涌着冲向坡下村庄,冲毁道路6处,冲倒房屋1栋,损毁房屋4间,淹没农田20余亩。由于报警及时,危险区群众无一伤亡。
2012年7月13日19时,因连日强降雨,桑植县洪家关乡泉峪村皮家垭、肖家湾两组交界处出现长约25 m、宽约10 m山体滑坡迹象。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收到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后,立即率领防汛抢险应急队伍赶赴现场,组织受威胁的群众紧急转移,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
据统计,6—8月,全省各县(市、区)通过山洪灾害预警平台共发布预警短信153.5万条次,涉及相关防汛责任人达12.1万人次,启动预警广播11 157站次,有效指导危险区6万多群众进行避灾转移。
三、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临界雨量难以准确界定
影响临界雨量的因素多,且地质地形、前期降雨、山洪灾害种类(山溪洪水、滑坡)等各种因素的定量关系难以确定,各次导致灾害发生的雨量不完全相同,因此区域内各站的临界雨量也不尽相同。当前主要在分析总结当地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降雨情况的基础上,确定临界值,缺乏全面的理论根据,需要在今后的运行实践中,进行补充修正。
2.小流域洪水预报还需深入研究
小流域面积相对较小,河道比降大,洪水汇流速度非常快,洪水陡涨陡落,各小流域之间又相互关联,加上山区小河流水文资料缺乏,目前预报方法不多。
3.响应措施计算机化水平有待提高
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中确定的四级响应具体措施,在实际操作中,因面临的实际情况不同,需要灵活应对,同时,将人的行动措施进行计算机化也有一定难度,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规范和强化。
4.系统设备稳定性有待提高
部分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存在运行不稳定情况,如个别无线广播启动后不能及时复位;无线广播站设施裸露,风吹日晒容易老化,造成设备失灵;短信发送平台经常死机,出现短信发送不出的情况等。
☞ 关键时刻:2012年6月10日凌晨,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
2012年6月10日凌晨,新晃侗族自治县李树乡三江村6小时降雨量超过100 mm,县防办值班人员通过该村的预警广播分站发布紧急转移信息,通知受威胁的群众转移。村干部立即组织滑坡体下方2户11人紧急撤离到安全区。不久,部分房屋被滑坡体冲垮,因转移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
5.气象水文数据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
受部门规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一部分项目县(市、区)气象、水文实时雨水情监测数据未能真正共享。关键时刻必须打电话给两个部门,防汛工作很被动。
6.运行维护管理难度较大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雨量站、水位站、广播站的设备均为露天外置,特别是水位站大多布设在偏僻的野外,无人管理,极易发生设备被盗或人为破坏等情况。另一方面,系统维护技术要求高、涉及知识面广,而县级防办人员偏少,往往是身兼数职,系统无专人管理,技术力量也比较薄弱,疲于应付,工作效率和效果往往也不理想。另外,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年运行费一般在20万~30万元之间,由于没有专门的切块资金投入,维护管理工作往往陷于被动。
7.保障体系建设还有很多工作没有真正到位
山区群众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对灾害认识不足,防灾意识淡薄,自救互救能力低。此外,虽然各乡镇(场)和山洪地质易发区都编制了防御预案,但部分预案编制不详细,缺乏操作性,还有部分乡镇和村预案编制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编制上报就完事,未向群众宣传,群众不知晓。避灾明白卡发放不到位,有的留在村干部手上,有的留在联络员手上,有的放时户主不在家。
四、对策及建议
针对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运行中暴露出的问题,建议今后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进一步加强临界雨量、小流域洪水预报、小尺度精确天气预报等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核心技术研究与创新
切实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解决系统设施设备性能不稳定、容易遭受雷击和山区信号衰减大等问题;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扩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适用范围,使山高沟深的典型地区能被有效覆盖。
2.进一步完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管理体制,加强系统管理和维护
运行管理维护工作是保障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为保障系统可靠、高效、持续、安全运行,要尽快出台有关政策措施,明确运行管理责任单位和系统维护的经费、技术、人员、物资保障渠道,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3.进一步理顺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
个别项目县气象和水文部门各自开发系统,每遇降雨,两部门都用系统发送手机短信到全县各级防汛责任人。同时县防汛办接到省、市两级防指的指令后也要将预警信息发送出去,这样就导致各级防汛责任人每天收到很多内容大致相同的预警短信。建议水文、气象的综合分析资料应先与防汛部门协调,统一口径后,由防汛办经监测预警系统统一发送至各级防汛责任人,避免各行其是,重复发送。同时,要加大防灾资源整合力度,真正实现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共管,形成防灾抗灾工作合力。
4.进一步加强和落实保障体系建设
在依托监测预警系统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和落实保障体系建设,才能确保系统效益最大化。必须狠抓基层宣传培训工作,针对山区广大干部群众防灾意识薄弱和防灾能力偏低的现实,大力加强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宣传;必须狠抓基层预案体系建设,针对基层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的实际,指导县、乡、村制定详实周密、易于操作的预案;必须狠抓基层防御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灾害易发区乡镇、村组防灾组织体系,使基层群测群防体系能迅速有效地发挥作用。
5.进一步开展山洪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和集中连建方面的政策研究
有些山区山高坡陡,山洪灾害频发,建设公共设施成本太高,不适宜人居,解决问题的治本之策在于移民搬迁和集中连建。湖南省部分县(市)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桂东县在 2010年“6·20”特大洪灾的灾后重建工作中,对重灾区黄洞乡两水口村黄泥坳、中古坳等村民小组大量倒房危房户,因原址已不宜建房,参照农村危房改造的标准,每户补助1.3万元,另行选址,集中连建,一次性永久解决山洪地质灾害危险。资兴市全力做好移民避险搬迁建购房工作,到目前为止,重点危险区已有4 954户15 110人启动了建购房工作,启动率100%;已有4 532户13 916人完成建购房任务,完成率92.1%;2 620户7 912人搬迁入住新房,入住率52.36%。要有意识加强这方面政策研究,在考虑群众意愿和经济承受能力的基础上,鼓励处于灾害易发区群众搬迁,做到主动避灾,从根本上解决山洪地质灾害威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