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病人化疗的护理体会
2012-08-15王晓梅
王晓梅
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001
白血病是血液病之一,是造血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原因不明的恶性疾病。其特征为体内白血病细胞无控制性异常增生,浸润全身各脏器组织和骨髓,也可进入外周血液。临床常见进行性贫血、持续发热或反复感染、出血和组织器官的浸润等表现,外周血中出现幼稚细胞。化疗是目前白血病治疗最主要的方法,也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础。
现选取2008年6月—2009年12月收治白血病化疗患者60例,对其临床表现及化疗期间的护理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6月—2009年12月收治白血病化疗患者60例,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43岁;均经临床确诊为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4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1例,慢性白血病1例。
2 护理方法
2.1 一般护理
化疗期间多卧床休息,当血小板低于20×109/L和(或)血红蛋白低于60 g/L且自觉头晕时,应绝对卧床,以防发生外伤及深部组织脏器出血。应增强机体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忌辛辣、油炸食品,禁咀嚼生硬带骨或带刺食品,以防发生口腔黏膜受损及消化道出血。
2.2 病情观察
化疗期间定期检查白细胞计数、血尿酸和尿尿酸含量以及尿沉渣检查等。记录24 h出入量,注意观察有无血尿或腰痛发生。一旦发生血尿,应通知医生停止使用,同时检查肾功能。应密切注意患者有无出血征兆,检查患者大小便有无出血征象,全身皮肤有无瘀点、瘀斑。经常询问患者有无咽部痒、痛,咳嗽,尿路刺激症等不适[1]。对慢粒患者应每日测量患者脾脏的大小、质地,检查有无压痛,并做好记录。
2.3 心理护理
一旦确诊白血病,多数病人会产生强烈的恐惧、忧伤、悲观失望等负性情绪,甚至企图轻生。随着治疗的进展,病情好转,尤其是急性白血病缓解时,病人恐惧感会逐渐消失,此时可较坦然地正视自己的疾病。当白血病复发时,病人的恐惧感会再度出现,表现为神情紧张、抑郁、情绪易激动,遇小事易发怒,常感孤独、绝望等。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白血病虽是骨髓造血系统难治性肿瘤性疾病,但目前治疗进展快,效果好,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应耐心观察,善于识别患者对出现问题时的心理反应及采取的应对方式。家属亲友要关心爱护患者,给予患者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安全、舒适和愉悦宽松的环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2.4 化疗期间护理
2.4.1 用药护理 多数化疗药物对组织刺激性大,多次注射常会引起静脉周围组织炎症,如注射的血管出现条索状红斑、触之温度较高、有硬结或压痛,炎症消退后,注射的血管因内膜增生而狭窄,严重的可有血管闭锁。注射时药液渗漏,会引起局部组织坏死。若药物剂量过大,刺激性过强,应首先选择直的大血管注射。每次应更换注射部位,掌握熟练的静脉操作技术,避免穿透血管。若需要长期注射化疗药物,最好采用中心静脉或深静脉留置导管。避免在循环功能不良的肢体进行注射[2]。确定针头在静脉内;输注化疗药物前、后均需用生理盐水冲管;拔针后压迫数分钟,避免药液外渗或发生血肿。输注时疑有或已经发生化疗药物外渗,应立即停止注入,不宜立即拔针,由原部位抽取3~5 mL血液以除去一部分药液,局部滴入解药如8.4%碳酸氢钠5 mL,拔掉注射针,局部冷敷后再用25%硫酸镁湿敷,也可用普鲁卡因局部封闭。发生静脉炎时,局部血管禁止静脉注射,患处勿受压,可采用治疗紫外线灯照射,1次/d,每次30 min。
2.4.2 骨髓抑制的护理 多数化疗药物抑制骨髓至最低点的时间为化疗后为7~14 d,恢复时间为之后的5~10 d。化疗期间遵医嘱定期检查血象,每次疗程结束后检查骨髓象,以了解骨髓抑制的程度,并避免应用其他抑制骨髓的药物。
2.4.3 消化道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许多化疗药物可引起恶心、呕吐、纳差等不良反应,患者一般第1次用药时反应较强烈,以后逐渐减轻。故化疗期间应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通风良好的休息与进餐环境,避免不良刺激。避免在治疗前后2 h内进食。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后可适当活动,休息时取坐位和半卧位,避免饭后立即平卧。
2.4.4 口腔溃疡的护理 对已发生口腔溃疡者,应进行口腔护理,2次/d,并教会病人漱口液的含漱及局部溃疡用药的方法。
2.5 脱发的护理
向病人说明化疗的必要性及化疗可能会导致脱发现象,但绝大多数病人在化疗疗程结束后,头发会再生,使病人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如头置发带、头部使用海绵持续冷敷及使用冰帽等方法可使局部血流受阻或缓慢,以减少化疗药物对毛囊的抑制和损伤。评估病人对化疗所致落发、秃发的感受和认识,并鼓励其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如失落、挫折、愤怒。指导病人使用假发或戴帽子。
[1] 陈荣秀.化疗治疗护理与进展[J].天津护理,1999,7(5):225-227.
[2] 李树贞.现代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