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及护理
2012-08-15丁艳琼祁亚娟
丁艳琼 祁亚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近年来在我国已普遍应用于临床,既解决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尤其在抢救危重患者,输注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现将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介绍如下。
1 穿刺方法
1.1 材料准备 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肝素帽、敷贴、输液器等。
1.2 穿刺过程 向患者讲解留置输液的目的、注意事项、优点、以取得患者合作,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套管针型号,选择血管,消毒穿刺部位,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以15~30°角进针,见回血后退针芯1~2㎜至外套管内,再将外套管缓慢送入血管内,松开止血带后,穿刺部位用透明无菌敷贴固定,连接输液装置。
2 临床应用
静脉留置针可进行输液治疗,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保留静脉通道。
3 穿刺记录要点
操作者姓名、针型号、长度、穿刺肢体部位,穿刺日期有记录。
4 封管目的
4.1 保证输液通畅。
4.2 将残留药液冲入,减少静脉刺激,保证输液通畅。
4.3 正压封管,盐水20+肝素稀释1经肝素帽注入留置针放凝血块,剩1时夹管拔针头,固定肝素帽时不允许固定在透明胶贴上。
5 常见并发症
5.1 皮下血肿 穿刺及留置导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往往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
5.2 液体渗漏 血管选择不当,进角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均可导致液体渗漏,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
5.3 导管堵塞 常见的堵塞原因有:封管液配置不当,输液额的导管冲洗不彻底等,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等。
5.4 静脉炎 静脉炎按原因不同分为化学性和感染性两种,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少数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5.5 静脉血栓形成 久病卧床患者发生在下肢静脉的血栓比上肢静脉多三倍,另外反复多次在同一部位用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导致血管壁损伤,也是血栓形成的促发因素。
6 护理
6.1 置管前后应告知患者置管优点及并发症,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等,预防无染堵塞,液体渗漏等并发症发生。
6.2 使用套管针进行输液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隔日更换贴膜,套管针在血管内留置时间一般为3~4 d。
6.3 使用留置针的血管选择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的血管为宜,留置针的大小要合适,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如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6.4 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应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做好全面护理,穿刺部位周围皮肤应每日用碘伏消毒,并盖以无菌敷料,连续输液者,应每日更输液器1次,肝素帽至少每周更换1次,注意留置针的畅通情况避免液体走空。
留置针再启用时必须先抽回血,见到血后才可以接上液体,不宜用注射器用力将血块推入血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