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50例频发室性早博的体会
2012-08-15吴超武
吴超武
室性早博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常见并发症,也可见于部分无明显病因或正常人;偶发者对人体危害不大,可不予以治疗;但频发者或属于多源性、多形性早博及并行心律方式出现RonT,多属心电不稳,常出现于各种心脏病患者,若不及时治疗,极有可能出现室性心过速或室颤而危及生命。现将我院2005~2009年共收治难治性频发室性早博50例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患者均有器质性心脏病,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16例;冠心病25例;扩张性心肌病8例;风湿性心瓣膜病1例。50例患者年龄42~80岁,平均61.5岁;男38例,女26例。
1.2 病例选择 入选条件:①50例患者均为窦性心律,并排除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博、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三支传导阻滞、甲状腺疾病、严重肝肾疾病及电解质紊乱等。②动态心电图示室性早博大于2000次/24 h,Lown氏分级法:3~5级,其中3级20例,4级26例,5级4例。③根据NYHA分级心功能在Ⅰ~Ⅲ级之间,左室射血分数在35% ~60%之间。④50例患者均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单一胺碘酮治疗1周以上效果不佳者。
1.3 治疗方法 ①治疗前后随访半年均做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X线片或经上级医院做的冠状动脉造影,以及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普等检查以明确基础心脏病及心功能诊断并给予其常规治疗。②50例患者均服用胺碘酮与美托洛尔,其服药方法为:胺碘酮0.2 mg,口服,2次/d,口服 1 周后减为 0.2 mg,1 次/d,同时加服美托洛尔12.5 mg,2次/d,维持半年治疗并随访1年。③50例患者追踪常规心电图检查每月1次,动态心电图检查每3个月1次,观察室性早博治疗效果以及二药的不良反应。
2 结果
2.1 疗效评价 有效:动态心电图检查示室性早博<300次/24 h;无效:动态心电图检查示室性早博>300次/24 h或并发其他心律失常。
2.2 结果 ①50例频发室性早博应用胺碘酮与美托洛尔治疗,其中46例通过治疗及随访,动态心电图检查室性早博<300次/24 h;3例治疗后动态心电图检查室性早博仍在300次/24 h,但室性早博多为单形性,均无室性早博连发及致命心律失常;1例治疗后出现致心律失常,便转上级医院治疗;联合治疗无一例因心律失常而猝死;有效率为92%,无效率为8%,致心律失常率为2%。②治疗后平均心率下降12次/分;左室射血分数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下降,且均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胺碘酮属第Ⅲ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具有卓越的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对心脏泵功能无抑制作用,且有良好抗心肌缺血作用。临床验证现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致心律失常;但胺碘酮是致心律失常最小的抗心律失常药,也是对心功能不全患者相对安全的药。胺碘酮和美托洛尔两药联用使胺碘酮的用量减少,降低胺碘酮对肺和甲状腺等的不良反应;也使美托洛尔的用量减少,降低美托洛尔致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及其他的不良反应;同时美托洛尔为选择性β1-受体阻断药有延长有效不应期的作用,能明显降低室性早博的复发率和心脏病的猝死率;对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美托洛尔用量小,能使心脏受体上调,恢复心脏对受体兴奋剂的敏感性,提高正性肌力药物的疗效,对心脏起保护作用。
通过对50例频发室性早博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观察,两药联用明显提高疗效,降低猝死率及复发率,不增加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同时也未发现两药的不反应,安全有效。
[1]张博,刘芳,段晓霞.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
[2]李琴.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临床观察.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