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
——以浙江工业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为例
2012-08-15郭芙茉骆红斌
郭芙茉,骆红斌
(浙江工业大学体育军训部,浙江杭州310032)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
——以浙江工业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为例
郭芙茉,骆红斌
(浙江工业大学体育军训部,浙江杭州310032)
文章通过资料、访谈、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对浙江工业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操作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从优化课程资源、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模式、优化课程评价体系以及加强以长跑为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角度提出了课程体系的优化策略,以期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三自主;教学质量;优化
随着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排课、选课、考核制度,教师岗聘制度等的不断完善,浙江工业大学体育课程建设在实际操作中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学生虽然参与“三自主”选课,但每学期要求调课、改课的同学人数仍然较多;个别因场地限制的体育项目开设的总量较少,无法满足学生选课的志愿;学生对体质健康测试课程及长跑测试的错误认知等等。要解决以上问题就要优化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对体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操作进行研究与实践。
一、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优化理念
(一)终身体育教育理念
终身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是人类持续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必要手段之一。高校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必须在遵循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将教育观念转变到有利于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上来。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体育课程应突出“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确立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终身体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核心内容是通过在校期间的体育教育活动,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环境的体育锻炼能力,并最终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为实现体育终身化打基础。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作为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它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充分的运动感,放大的空间感,人际交往的自由感,运动技能提高的成功感以及对新运动技能体验的满足感等”[1]。这样一种情景和氛围为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和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了最佳的途径。把终身体育教育理念转化为终身体育教育行为,将终身体育教育的理念落实、贯彻到体育教育、教学的各项实践活动中去,教学实践中必然面临着诸多难点,这就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要想使教学真正向人文化,科学化发展,实现其育人的功能,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至关重要的”[2],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主张教学活动的开展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一定教学氛围和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启发和指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体育课程在实践操作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体育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双边活动,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想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流于形式,体育课程必须以学生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主要教学目标,必须围绕“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来设置和优化体育课程体系,进行体育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三)特色教育的理念
21世纪高等院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决定了学校建设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特色引领学校发展,发展又提升学校的特色。在教育体制下,特色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育人文化,它是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制度和政策、校园文化建设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的总体风格,而文化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教化的过程,浓厚的学校特色氛围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用独有的教育理念来张扬学校的个性,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是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课程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因此,根据学校教育理念的目标和要求以及学校的办学定位来设置课程,并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相应调整,在充分体现课程建设特色的基础上,加强不同学科课程建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实行课程改革优化课程结构的必要手段。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作为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必然时时受到学校教育理念和办学定位的影响,学校的教育和办学理念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对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必要的导向作用。
浙江工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以努力建成国内知名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为主要发展目标,体现了特色管理的教育理念。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体育课程的课程改革也必然要围绕特色管理的教育理念而展开,课程的优化和改革要时刻体现着与学校办学特色相适应的思想和理念。
二、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优化的策略
在终身体育、以人为本和特色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浙江工业大学体军部通过不断的总结和探索,从优化课程资源、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评价体系以及加强以长跑为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角度提出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优化的操作策略。
(一)优化课程资源
改革的首要措施是丰富和优化体育课程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的选课空间,完善“三自主”选课的形式,提高“三自主”选课形式的“自主”化。
首先,通过引进多元化的教师资源,完善师资队伍建设,鼓励课程改革研究等措施优化课程资源。为了适应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不断丰富和完善课程资源建设,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体育课程发展的需要,体军部教师通过教学交流和业务培训等方式不断学习和提高专项技术、技能,提高业务水平和完善自身素质。2010-2011(2)学期至2011-2012(2)学期共有多位教师在自身专项的基础上开设了其他课程,如,大球类中的女子软排课程任课教师从1名增加到了3名;很受学生欢迎的小球类课程从12名任课教师增加至16名。其次,通过增加开设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的办法,丰富课程资源,不断完善“三自主”选课形式。根据学生需求,2010学年浙江工业大学体育选项课新开设体育舞蹈、木球两项教学内容,同时增加了小球类、拓展类以及形体类等学生选课相对集中的课程的开设数量。第三,通过扩大班级容量的办法,改革课程组织形式。从2010学年每班30人以内,平均27人的教学班级规模扩大为每班30-32人,平均30人的教学班级规模,适当扩大了小班化的教学形式。
(二)优化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体系的优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在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进行综合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需求改革和完善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的评价体系;其二,在贯彻学校相关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浙工大体军部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构建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法多元化的教师评价体系,改革和完善教师业绩考评体系。
1.在相对完善的硬件条件和师资力量的基础上,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和优化主要从体质测评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入手。我校体育选项课的学习评价涵盖三部分内容,分别为运动专项技能、身体素质练习和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其权重分别60%、30%和10%。通过对学生体质测试的操作进行总结和调研,参考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和要求,2009学年浙江工业大学体育课程考评体系中身体素质测试项目从原来的8项(每学期4项)更改为6项(每学期3项),权重也从40%降低到30%,减少了测试学生协调性和灵敏性的跳绳项目和测试柔韧性的坐位体前屈项目。2010学年将原有的2400/3000米跑改革为800/1000米跑;将12分钟跑改革为12分钟跑或走,评价的标准也根据全国大学生体质调研的数据进行了相应的调整,降低了耐力测试项目的评价标准。
2.教师评价是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评价的结果往往与职称评审、岗位聘任、评优等挂钩,所以实施体育教师业绩考核评价的首要目的是使教师对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具有正确的定位和客观的认识,最大限度地摒弃教学评价的功利性。浙江工业大学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的改革与优化主要体现多元化的特征,即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法多元化。其中,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是指从以往以学生评教和教学效果为主要评价内容发展为以教师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学生评教等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模式。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指从以往以领导为评价主体发展为以业务专家组、学生和教学管理组综合进行评价的模式。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体现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各部分的权重根据课程目标的不同要求进行相应调整,2009-2010学年,各部分的权重分别为业务专家组评价占40%,学生评价占40%,教学管理组评价占20%。2010-2011学年根据部门课程改革的需要和教师的要求,将学生评价的权重增加至50%,将业务专家组评价减少为30%。
(三)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模式,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教育的可持续性,使受教育者能够从主观上正确认识体育,能够自觉、自愿地运动起来,在教育阶段结束后还能通过自我学习进行再教育,实现终身体育。针对这一目标,体军部在优化体育课程的基础上,还加强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注重体育教学的课内外有机结合,努力在掌握运动技能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课外锻炼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大力扶持和发展学生体育协会和体育社团,培养学生的组织、参与和实践的能力。浙江工业大学的课外体育锻炼主要是通过体育协会、体育社团和早锻炼几种途径和形式开展。目前浙江工业大学共有篮球、乒乓球等16个单项体育协会,他们定期举办竞赛、交流等活动,大大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生活。自1994年起,我校在体育课中全面推行12分钟跑锻炼与测试,该项目现已成为我校传统体育锻炼项目。坚持开展有氧耐力训练,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有氧运动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在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同时,带动以长跑为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三、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优化的效果
(一)通过优化课程资源等措施,体育选项课“三自主”选课状况明显好转
“三自主”选课形式的不断完善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不同体育项目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大学体育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1-2项运动技能,熟练从事一项运动技能,为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打好基础。通过丰富课程资源、拓展和扩大体育选项课课程种类和容量等改革措施,体育课程选课的情况明显好转。2010-2011(1)学期至今在确保三志愿的满足人数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参加退补选和随机调配的学生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
(二)通过改革和完善体质测试课程评价体系等措施,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通过随机抽取2010-2011(1)和2011-2012 (1)学期参加体育选项课的一、二年级学生和参加体质健康测试课程的三、四年级学生各150名进行关于课程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表明:无论是一、二年级的体育选项课还是三、四年级的体质健康测试课,学生的满意度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三)通过实行多元化的教师评价体系,营造了和谐的教学工作氛围
现行高校体育教师评价制度多采用绝对性评价,教师评价的结果通常与岗聘、评优和评职称挂钩,功利性很强,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师间、教师和领导间不和谐因素的产生。浙江工业大学体军部结合部门的改革实践,构建了多元化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实行的主要目的是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业务水平,同时,在考评结果的使用上也力求慎重,一定程度上营造了和谐的教学工作氛围。通过调查统计,70%左右的教师认为,在目前的课程改革形势下,实施多元化教师评价是可行的,20%左右的教师持无所谓的态度,在这一部分教师中多数认同提高学生评价的权重的做法。
以上的研究成果说明,通过课程改革,我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增强。但是在改革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优化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应加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力度,特别是在体育场馆建设和设备、器材的配置方面。只有硬件条件得到改善和提高,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选课的需求,从根本上解决我校三自主选课存在的弊端和问题。其次,要继续加强体育课程的网络建设。网络课程的建设是实现体育资源共享的重要条件和手段,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为终身体育打基础,通过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程使学生在课后也能够进行自我学习,体育课程的网络建设迫在眉睫。第三,应重视体育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不仅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要培养体育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明显滞后于课程改革的发展,一直是体育学科发展的薄弱环节,导致课程改革的成果只能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没有上升到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理论层面。这有待于教师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通过不断的积累来丰富和完善理论体系,全面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统一。
[1]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5.
[2]刘合群.现代教学论新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52.
A Study of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Public Sports in Universities——A Case Study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O Fu-mo,LUO Hong-bin
(Department of P.E.Education&Military,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gzhou 310032,China)
This paper surveyed and analyzed the operation situa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public sports in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rough referring to data,interviews,questionnaire survey,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technique.The holistic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of curriculum system were proposed aimed at the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Curriculum system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were proposed and studied by experim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oint view of PE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integrating optimizing curriculum resources,building classroom teaching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s well as the campus sports culture construc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engthening long-distance running.
three independences;quality of teaching;optimization
book=6,ebook=11
G807
A
1006-4303(2012)02-0150-04
(责任编辑:金一超)
2012-02-16
项目名称:浙江工业大学课程改革项目(JG0958)
郭芙茉(1978-),女,黑龙江海伦人,讲师,硕士,从事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骆红斌(1968-),男,浙江义乌人,教授,硕士,从事体育教学管理和传统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