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国内预设研究综述
2012-08-15王跃平
王跃平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近三十年国内预设研究综述
王跃平
(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30年来,国内预设研究的历程大致是:由对西方成果的译介到对它的评鉴,再到自己的独立探索。理论研究主要涉及预设的本质特征、种类、投射、功能、预设触发语和预设研究的方法论等;应用研究包括汉语预设研究和语文实践中预设的功能和应用研究。较之国外,其存在的问题:1)理论研究创意不多,研究领域狭窄。2)应用研究“重面轻点”、“重外语轻汉语”,构建汉语预设理论体系的意识薄弱,汉语预设触发语分类不科学;预设的语文实践应用研究总体质量不高,言语行为的涉及面偏窄,且彼此重复;存在“预设”概念被泛化、被滥用的现象。3)研究方法落后。今后的研究重点应该是汉语预设理论框架的构建,其努力方向是细化、深化和科学化。
预设;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综述
“预设”概念自19世纪90年代由分析哲学家提出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正式被西方语言学界接纳。应该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西方学者研究预设的黄金时期,其基本理论框架正是在这一时期奠定的。其探索内容主要有:(1)预设是什么,有哪些本质属性,它是如何分类的;(2)预设有没有形式标志,有哪些形式标志;(3)预设的形成制约机制是什么;(4)在交际中发话人是怎样自觉不自觉地利用预设来表达自己的意图的,受话人是如何自觉不自觉地利用预设来推断发话人的意图的;(5)预设的功能有哪些,预设知识如何应用于具体语文实践。之后的西方,虽然“预设热”有所降温,但仍有众多学人在这块沃土上耕耘,也有相当数量的成果面世。本文重点评述近30年国内的预设研究情况。
大体上讲,国内对预设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其过程大致是:由对西方研究成果的翻译、介绍,到对它的评鉴,再到自己的独立探索;其内容大致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方面。
一、预设的理论研究
近30年,国内学者对预设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预设的本质特征、种类、投射、功能、触发语以及预设研究的方法论等方面。最先引介“预设”概念的,可能要数外语界老前辈胡壮麟先生了。他于1980年在《国外语言学》(第3期)杂志上以《语用学》为题,就语用学的对象和方法、各语言学派对语用学的评论、语用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语用学规则等问题,作了简括的介绍、阐释。其中,在论及逻辑学的前提与语用学的前提(即“预设”)的区别时,介绍了基南(Keenan)对“预设”概念的理解。而第一个重视国外预设研究文献翻译的学者可能就是沈家煊先生了。他于1986年翻译了列文森(Levinson,1983)一书的第四章“预设”部分,译文取名为《S.C.Levinson〈语用学论题之一:预设〉》,刊登在《当代语言学》1986年第1期上。此外,为预设理论的引进作出贡献的还有:王维贤等在1984年翻译了奥尔伍德等合著的《语言学中的逻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其内容涉及“预设”种类的探讨);李瑞华等在1987年翻译了利奇的专著《语义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其中第十四章为“前提”[预设]);1988年涂纪亮主编的《语言哲学名著选辑(英美部分)》(三联书店1988年版,其中有弗雷格的《论涵义和指称》和斯特劳森的《论指称》两篇有关预设的经典论文之译文);沈家煊于1993年、1994年翻译了肯普逊的论文《预设,晦涩,歧义》(载《国外语言学》1993第3期、1994第4期);黄师哲等在1994年翻译了莱科夫主编的论文集《语用学与自然逻辑》(开明出版社,1994年版,其中,斯多尔内克的《语用学》一文介绍了预设理论);王维贤等于1998年翻译了麦考莱之著《语言逻辑分析——语言学家关注的一切逻辑问题》(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其内容涉及“预设”);牟博等在1998年翻译了马蒂尼奇(Martinich)编的论文集《语言哲学》(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其中涉及有关预设的经典论文有三篇);胡泽洪于1999年翻译了斯多尔内克的《论预设》一文(载《哲学译丛》1999年第2期);等等。近30年来,在预设理论研究方面,比较重要的论著有:陆锦林(1981)、倪波(1982,1989)、何自然(1984,1988,1997)、廖秋忠(1985)、戚雨村(1988)、黄华新(1988)、杨性义(1988)、郭聿楷(1988)、王靖华(1988)、何兆熊(1989)、束定芳(1989)、李锡胤(1990)、徐烈炯(1990/1995)、徐盛桓(1993)、胡泽洪(1993)、石安石(1986,1993/1994)、伍铁平(1993)、周礼全(1994)、张克定(1995,1999)、吴益民(1995)、王相锋和刘龙根(1995)、胡泽洪(1996)、俞如珍(1996)、杨先顺(1997)、陈新仁(1998)、蓝纯(1999)、何向东(1999)、方立(2000)、苗兴伟(2000)、朱永生和苗兴伟(2000)、刘哲(2001)、周铁项(2001)、范晓和陈忠(2002)、魏在江(2002,2006,2008)、熊学亮(2003,2007)、姜望琪(2003)、王守元和苗兴伟(2003)、王文博(2003)、何自然和陈新仁(2004)、陈家旭和魏在江(2004)、王扬(2004)、申小龙(2005)、彭有明(2006)、金立鑫(2006)、王跃平(2006a,2007a,2009,2010)、杨翠(2006)、丁爱群(2006)、陈道德等(2007)、黄华新和徐以中(2007)、徐传宇和张力锋(2007)、郑亚南和黄齐东(2007)等。
何自然(1988)辟出专章(第四章“前提关系”)介绍了预设理论,重点讨论的问题有:(1)前提(即预设)、蕴含和断言;(2)前提的逻辑-语义关系;(3)前提的语用分析;(4)英、汉语用前提辨析。自从此著问世后,国内后出的语用学、语义学之类(甚至语言哲学、逻辑学之类)的论著、读本、教材,几乎无不把“预设”列为研究对象。石安石(1986,1994)探讨了语义预设的一般特征以及语义预设与语义蕴涵的关系。认为,二者联系密切。广义的语义蕴涵包括语义预设,语义预设是一种特殊的语义蕴涵。狭义的语义蕴涵虽然不包括语义预设,却和语义预设有着许多的相同之处。认为话语的断言部分和非断言部分不是一句话一刀切开的两个部分,所以狭义的语义蕴涵和语义预设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划分出来的语义范畴,不是同一个平面上的两个方面。黄华新(1988)在概述国外关于预设的特性、定义的成果后,尝试以“交际双方在特定语境中所共有的背景知识的不同”为标准,把预设分为事实预设和理论预设两类。郭聿楷(1988)以俄语为对象语言,尝试把预设(原文称之“前提”)分为三类,即:存在性预设(包括所指对象存在性预设和事实存在性预设)、词汇性预设和结构性预设。束定芳(1989)在第三部分“预设的范围和种类”中,尝试从触发语的视角把它归为七个小类。李锡胤(1990)尝试把预设分为主位存在预设、述位相容预设、时间预设、空间预设、模态预设、相态预设、频率预设、意愿预设、连接预设(包括转折预设、因果预设、联言预设、选言预设4个小类)九类。徐盛桓(1993)除“导言”外,论及“预设的初步说明”、“预设的性质”、“预设同原句的条件关系”、“预设的推断”、“应用举隅”五个方面的问题。胡泽洪(1993,2006)批驳了英国学者赖宁(D.Rynin)提出的“预设永真说”之诘难,反驳了“预设都是语用的”的观点,为“语义预设”概念存在的合理性作出了有力的辩护。认为“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并深入阐述了二者的区别。向明友(1993)提出了分析语用预设应以相邻对(adjacency pair)为基本研究对象的观点。周礼全(1994)认为预设都是语用的,并从语义和语用两个方面给出了自己的定义,接着阐述了三种预设,即“直陈话语的预设”、“疑问话语的预设”、“命令话语的预设”,最后简述了预设的应用情况。蓝纯(1999)第一次较全面地讨论了预设的基本特征和现代汉语的预设触发项类型。朱永生和苗兴伟(2000)尝试从语篇视角探讨预设在超句结构中的功能,认为预设与语篇信息流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语篇层面上进行的预设研究不但可以揭示预设在超句结构中的运作机制,而且可以阐释语篇组织的特征和语篇的连贯性。
王文博(2003)基于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分别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理想化认知模式”(ICM)概念、“图形-背景”概念,解释了预设形成的直接原因、预设消失的现象。陈家旭和魏在江(2004)尝试运用心理空间理论阐述了预设触发语、预设的转移、预设的投射等问题。另外,文章还提出了“语用预设具有单向性、主观性、隐蔽性、信息凸显性、认知多维性”之观点。彭友明(2006)运用认知科学、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来探讨语用预设,认为一些语用预设也能构成各种各样的语用预设范畴,并表现出原型结构;原型结构的各成员作为一种隐前提参与缺省推理和非缺省推理,缺省推理的隐前提是该原型结构中的典型成员,非缺省推理的隐前提是该原型结构中的非典型成员。金立鑫(2006)鉴于前人关于预设触发语的研究只满足于罗列语言表现形式而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之情况,尝试构建了一个“一般意义上的预设系统”,即预设的种类与预设触发语彼此具有形式联系的系统,并企图用以“解释不同语言中的预设形式”。王跃平(2006a),通过与语义预设、释义和实质蕴涵等的比较辨析,重新给出了语义蕴涵的概念并概括它的基本特征,即:整体单向推出性、不可取消性、单一地转化为语用预设性、非保“真”性、传递性和显豁性。认为,作为一种分析自然语句语义的工具,语义蕴涵理论脱胎于实质蕴涵理论,本质上是对实质蕴涵理论的应用。黄华新和徐以中(2007)在对预设的定义发展过程作出语用学层面上的粗略梳理的基础上,对其内涵和特征进行了动态分析,得出了“预设具有不确定性、可移动性和层次性”之结论。魏在江(2008)以认知科学、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为指导,尝试对语用预设在认知语境中的特征进行了研究,从全新的视角阐释了对语用预设的理解。认为,语用预设的运作机制是认知参照点的寻求;语用预设是认知参照点寻求的结果,认知参照点是认识和理解语用预设的出发点。王跃平(2009,2010)根据不同的标准对语用预设作出了多视角、多层面的分类;对语用预设与认知语境、特殊会话隐涵、信息焦点之间的关系作出了比较深入的、富于新意的探讨。
二、预设理论的应用研究
应用研究即预设理论的应用研究,包括两个方面:(1)汉语预设研究,即用预设理论、概念来研究汉语本体;(2)语文实践应用研究,即用预设理论、概念来研究语文实践、言语交际实践,研究预设知识在具体的语文生成和理解过程中的功能和应用。根据不同的视角,可对预设的语文实践应用研究做出不同的分类。譬如,从信息传播的视角分,可分为预设知识应用于语文理解的研究和预设知识应用于语文生成的研究;从交际活动领域的视角分,可分为预设知识应用于文艺实践活动(包括创作活动和鉴赏活动)的研究和预设知识应用于非文艺实践活动(包括教学活动、翻译活动、新闻访谈和写作活动、司法活动、谈判活动、论辩活动、劝导活动、演讲活动和其他日常言语交际活动)的研究。
(一)汉语预设研究
从宽义上讲,研究汉语预设的论著主要有王维贤(1982)、马希文(1985)、石安石(1986,1993/1994)、袁毓林(1987,2000)、沈家煊(1987)、杨亦鸣(1988,1994)、崔希亮(1990,1993)、邢福义(1991)、石安石(1993/1994)、宋宣(1996)、岑运强(1996)、殷志平(1997)、刘丹青和徐烈炯(1998)、关雷(1999)、文炼(2002)、高书贵(2000)、左思民(2000)、段益民(2001)、任瑚琏(2002)、张豫峰(2002)、范晓和张豫峰等(2003/2008)、蔡玮(2003)、徐阳春(2004)、马宁(2004,硕士论文)、王小郴(2005)、陈意德(2005)、王跃平(2006b,2007b)、丁爱群(2006)、赵宏(2007)、季安锋(2009)、蒋彩利(2009,硕士论文)、王欣(2011)等。王维贤(1982)可能是自觉运用“预设”概念来研究汉语复句的第一人。文章首次从汉语转折复句的“习惯含义”方面分析了“虽然A,但是B”、“虽然乛A,但是B”、“虽然乛A,但是乛B”和“虽然A,但是乛B”四种句式的预设情况,从预设的视角阐述了汉语转折复句的特有内涵。袁毓林(1987)运用“预设”概念阐释了汉语中否定形式的比喻的语用特点。杨亦鸣(1988,1994)尝试运用“预设”概念探讨“也”字和“也”字句的语义,对“也”字句的预设规律作了全面的刻画。崔希亮(1990)在分析汉语“连……也/都……”句式的多重语言信息的过程中,运用了“预设”概念。其研究视角直接为后贤所借鉴、弘扬,譬如刘丹青和徐烈炯(1998)等。邢福义(1991)在第五章第三节“话语理解”部分阐述了汉语“前提触发语”的6种类型,可视为对汉语预设触发语的第一次理论探讨。高书贵(2000)通过对“毕竟”类词语在陈述句中的预设及与让转句之间逻辑语义关系的分析,阐述了这类词语具有隐性的语法功能(即表示让步转折关系)。左思民(2000)在第六章第三节“预设的显示和取消条件”部分也对汉语预设的显示条件(即预设触发语)做了较为具体的阐述。文炼(2002)在运用“预设”概念解析汉语句义方面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了楷模。张豫峰(2002)注意从预设视角讨论汉语的焦点(静态焦点和动态焦点)特征。范晓和张豫峰等(2003/2008)在第五篇第十三章“预设与蕴涵”部分也涉及汉语预设分类问题,他们把预设分为“存在性预设”、“事实性预设”、“对立变化性预设”和“重复性预设”四类。这在汉语语法体系中为汉语预设研究争得一席之地作出了贡献。蔡玮(2003)运用“相对预设”、“绝对预设”概念,有理有据地分析了其后带定指兼语的“有”字句。王跃平(2006b)在把语义预设区分为典型语义预设和非典型语义预设的基础上,对疑问句的非典型语义预设作出全面的研究。王跃平(2007b),先把“即使P,也q”格式的虚拟性让步句区分为假言虚让句和实言虚让句,然后对这两种虚让句的规约隐涵和预设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季安锋(2009)专门研究了汉语预设触发语,给出了分类系统,也有对个别触发语的精细分析。
(二)语文实践应用研究
国内关于预设的语文实践应用研究的成果,可作如下梳理:
概论性质的论著主要有黄次栋(1986)、徐盛桓(1993)、刘颂浩(1995)、黄华新(2000)、任晔和张燚(2003)、王跃平(2003a,2004)、陈意德(2005)、江南和王跃平(2006)、罗国莹(2007)等;另有硕士学位论文,如贾旭涛(2008)、李倩(2008)、白丹彤(2008)、陈霞蔚(2009)等。黄次栋(1986)就曾用大量的语例证明:“无论是文章,还是对话,要能够发掘其中含蓄隐晦的意义,往往有赖对语句间前提关系的掌握。”徐盛桓(1993)阐述了预设应用的四个方面,即:(1)利用预设理解言外之意;(2)利用预设进行有力的诘驳;(3)利用预设进行技巧的交谈;(4)利用预设作为研究某些副词的手段。刘颂浩(1995)认为:“从表达的角度看,如果预设不成立,整个话语就显得十分别扭;从接受的角度看,如果不能理解预设,那么对于基本信息的理解就会发生困难。”黄华新(2000:216-220)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角度全面分析了预设的交际意义。指出,就说话人而言:(1)析出预设有助于我们清楚、明白地表达思想,从而促使听话人更好地接受、理解自己所讲的内容;(2)析出预设有助于人们精练准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3)析出预设对于我们更好地设计问题、提出问题也是很有帮助的。就听话人而言:(1)析出预设有助于我们透过表面的语言现象把握说话人的真实思想;(2)析出预设可以加深我们对一个现存语句的理解,帮助我们从该语句中获得更多的信息。任晔和张燚(2003)就语用预设五个方面的交际价值作了阐述。王跃平(2004),对语义预设的表达功能作了比较全面、系统而深入的分析。江南和王跃平(2006)的第三单元,通过阐述预设理论与语文理解、预设理论与语文创造的关系,全面探讨了预设理论、预设知识在语文实践中的应用价值。罗国莹(2007)从巧置预设、误置预设、强加预设、更换预设和接用预设五个方面阐述了语言运用中的预设策略。
涉及预设与文艺作品的创作与鉴赏的研究论著,主要有边永卫(2002)、王守元和苗兴伟(2003)等;另有硕士学位论文,如李莉莉(2005)、肖青芝(2006)、范珊珊(2008)、施卫萍(2008)等。边永卫(2002)从三个方面概括了预设在戏剧语篇中的作用:(1)语义预设是戏剧结构的基础并推动情节的发展;(2)语用预设在揭示角色性格特征、推动情节发展中的重要性;(3)心理预设与戏剧角色语言的含蓄及情节发展的曲折。王守元和苗兴伟(2003)精辟地阐述了预设与文学语篇中虚拟世界的建立、文学语言的经济性、幽默荒诞的文体效果的关系,揭示了预设之于文学语篇的生成和理解的独特功能。
涉及预设与语言教学的研究论著,主要有何自然(1984)、温洁(1993)、刘颂浩(1995)、戈玲玲(2002a)、徐宏林(2005)、王瑞烽(2006)、谭晓云(2007)等;另有曹佳璠(2008)等的硕士学位论文。温洁、刘颂浩、王瑞烽等探讨了如何把汉语预设知识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问题。温洁(1993)重点探讨了预设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刘颂浩(1995)主要研究了预设和阅读理解的关系;王瑞烽(2006)对预设差异副词所触发的预设提出了在教学中易于操作的分类,并阐述了怎样合理地设计这些副词的教学。《教学语用学》是国内第一部结合外语教学来阐释语用学理论的专著,其中的第二章“蕴涵与预设”也论及如何把预设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包括翻译教学和阅读课中的语篇教学)的问题。
涉及预设与广告的研究论著,主要有陈新仁(1998)、欧阳巧琳(2001)、刘金英(2003)、干静枫(2004)等;另有硕士学位论文,如杜小琳(2008)、张彦妮(2009)、汪淼(2009)等。陈新仁(1998)认为,巧妙运用语用预设的单向性、主观性和隐蔽性特征可以衍生出交际所需的策略;他首次把广告中的语用预设概括为事实预设、信念预设、状态预设和行为预设四个类型。欧阳巧琳(2001)从预设与广告语言、预设与广告信息量、预设与广告策略等方面阐述了预设在广告制作中的独特价值。
涉及预设与翻译的研究论著,主要有戈玲玲(2002a/2002b)、李思龙(2002)、吕世生(2003)等;另有谢芸(2006)等的硕士学位论文。戈玲玲(2002a/2002b)探讨了预设概念在汉英互译中的应用问题,归纳出了三种翻译过程中预设处理的技巧,即:(1)用直译法保留共有预设信息;(2)用替代法转换已知预设信息;(3)用意译法增添未知预设信息。这个探讨无疑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涉及预设与司法的研究论文,主要有王跃平(2003b)、陆少兵(2005)、赵秋菊(2010)等;另有硕士学位论文,如胡翊珊(2004)、陆少兵(2006)、陈秀芳(2007)、陈杰(2008)、陈玲芝(2009)等。王跃平(2003b),以经典语例和新颖事例阐述了巧设预设与司法问语的关系,提出了司法问语的相关要求。陆少兵(2005)首先以典型案例阐明语用预设在法庭询问中的应用问题,然后探讨了在法庭询问中破解对方“预设陷阱”的方略。
近两年来,研究预设应用的文章不少属于硕士学位论文。譬如,除上面所列外,还有高婷婷《预设在新闻语言中应用的分析》(黑龙江大学2006年)、田苗《政治性采访中语用预设的分析》(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马平平《预设在新闻语篇中的语篇功能》(扬州大学2008年)、曲冰《论英语新闻标题中语用预设的作用》(黑龙江大学2008年)(以上属于“预设与新闻访谈、写作”的论文)、王宇《辩论赛自由辩论阶段语用预设研究》(吉林大学2008年)、谭明芳《预设触发语在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中的应用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等。这些文章都能从特定的角度解决一两个具体言语交际实践问题。
三、评价和预测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梳理,可以对近30年国内关于预设的研究作如下分析:
(一)研究者队伍不断壮大:由外语界扩大到汉语界,由逻辑学界、(狭义)语义学界扩大到语用学界、语法学界,由教师扩大到学生(主要是研究生)。(二)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由对预设定义、特征、分类的研究扩展到对预设机制、功能的研究;由对预设的理论研究扩展到对预设理论的应用研究;由对句子预设的研究扩展到对超句结构预设的研究;由对预设本体的研究扩展到对预设研究的方法论研究。(三)研究的程度不断加深:由译介外国成果到评论外国成果,由述评外国成果到开拓新研究领域;由实证研究(用汉语事实印证国外既有的经典预设理论)到理论阐释(用新的理论来阐释预设现象)。(四)研究的方法不断改进:由逻辑-语义视角的研究到语用视角或语义-语用视角的研究;由单学科(如逻辑学或语境理论)视角研究到多学科(如认知科学、认知语言学、篇章语言学、关联理论等)视角研究,迄今已初步形成一个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格局。
但是,还存在许多不足,其主要表现在:
第一,预设的理论研究创意不多,研究领域狭窄。对此,沈家煊(1996)曾有过结论:关于预设的性质问题“牵涉到重要的理论问题,国内几乎没有什么深入的讨论。”的确,我们的研究大多只停留在对国外原有理论的验证或阐发上,开拓新的领域、真正属于自己的研究比较少,有相当一部分论著基本停留在对国外成果的译介、转述上。而在近几年国外的理论研究则新意迭出。譬如,关于预设投射问题。爱朴立特(Ippolito,2006)从语义合成(semantic composition)的角度,探讨虚拟条件句中的预设投射现象。认为,虚拟条件是“空”(bare)条件,包孕在时和体算子之内,这些时、体算子在包孕的条件中限制条件算子的解释。为了有效地解决“动态框架预测不充分”的问题,斯学勒讷克(Schlenker,2007a)提出了“透明理论”(Transparency theory)。针对斯多尔内克(Stalnaker,1974,1979)提出的有关预设的两个有巨大影响的主张,斯学勒讷克(2010)阐述了“局部语境和局部意义”的关系,进一步将预设投射问题的研究向纵深推进。关于语用预设概念的理解。许多学者对斯多尔内克的语用预设观进行了质疑。思默纳斯(Simons,2006)针对斯多尔内克的共有场理论,提出了“没有共有场”的预设观。阿伯特(Abbott,2008)进一步对斯多尔内克(2002)的“预设内容在话语作为整体被接受/拒绝之前就被添加到共有场”的观点提出异议。认为:1)建立在共有场理论基础上的语篇模式存在许多问题,如很难对预设和断言进行区分;2)共有场理论建立在断言的错误理论基础之上——断言的实质是将话语的内容视为新信息。斯多尔内克本人(2008)也对阿伯特(2008)的质疑作了回应。认为,他提出的语篇模式是高度理想化的框架,在使用此框架揭示言语现象时,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呵护。关于预设的本质、产生机制、动因问题,思默纳斯(Simons,2006)就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指出预设现象的探讨主要有三种视点或方法:1)斯多尔内克的预设观和共有场;2)动态语义学;3)简化观。此三者实际上回答了预设现象的两个基本问题:1)预设是什么;2)预设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关于预设的实证研究。切默来(Chemla,2009)对量词句的预设进行了实验数据研究;安德森(Andersson,2009)试图解决预设对语境的敏感性问题,结果发现,由于预设在不同体裁中具有不同的策略,从而影响预设的解释方法以及预设出现的频率。关于预设与语篇的关系的研究。爱默思立(Amsili,2006)探讨了语篇中强制性预设问题;安德森(2009)探讨了心理治疗语篇中的预设问题。此外,万菲讷滔(von Fintel,2006)探讨了预设顺应问题;斯学勒讷克(2006)探讨了最大化预设和格赖斯推理之间的关系问题;思默纳斯(2007)探讨了预设与合作的关系问题。
第二,应用研究整体质量不高。(1)重面轻点。即满足于泛泛而谈的概论、概述类文章多,而着力解决某一具体言语交际实践问题的文章少。如何在具体社会实践领域的方方面面、在具体的一类一类的言语行为中自觉运用预设知识来生成和理解意义,从而切实提高人们的交际能力,我们还有太多的课题要做。(2)“重外语轻汉语”。以英语(或其他外语)为对象语言的研究多,关于汉语预设的研究比较少,构建汉语预设理论体系的意识薄弱。研究者大多出于辨析某个词或短语的语义之需而借助预设概念,并没有把汉语本体预设描写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拿汉语预设触发语来说,真正发掘出的触发语个体数量、种类数量太少,大部分触发语个体被遗漏,没有得到研究;存在分类不科学、分类标准不能贯彻到底以致分出的子类彼此交叉的问题;对某些触发语的预设功能的分析,或者欠准确,或者欠全面,对预设规律缺乏概括;满足于罗列(或描写)触发语之语言事实,而对其预设触发功能机制不能给出应有的解释。(3)虽然预设知识应用于语文实践的研究文章较之国外要多一些,但总体上看言语行为的涉及面偏窄,也存在彼此重复的问题。(4)存在着“预设”概念被泛化、被滥用的现象,许多文章都把(狭义)语义蕴涵、会话隐涵和预设一锅煮,统称为“预设”,然后奢谈预设的语文实践和言语交际功能。
第三,研究方法还有待改进。譬如,对预设机制等问题的研究,国外的学者已经开始使用大型语料库了。施密德(Schmid,2001)、斯佩纳德(Spenader,2002)等就是这样做的。施密德(2001)以22500万字的英国Cobuld’s Bank of English的语料库节选作为研究对象,说明了抽象名词(N-bethat结构)是如何成为预设触发语的,阐述了一些预设触发语又是如何被用作欺诈手段的。使用大型语料库有助于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而我们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研究中大多不重视使用现有的汉语语料库。又如,斯学勒讷克(Schlenker,2008)提出了预设投射研究的新方法——即按照经典语义学和两个语用方式原则(即“要清楚”、“要简洁”)进行研究的方法。
最后,还须指出: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迄今为止都未能构建起一个完整的预设理论,都搁置着许多理论问题亟待后人去解决。对此,许多同行都有同感。如魏在江(2008)就认为,学界“对预设的形成机制、语词触发、语境制约、投射与取消等诸多问题远远没有解释清楚。”
笔者认为,今后的研究重点应该是汉语预设理论框架的构建。其努力方向是:细化、深化、科学化。所谓“细化”,就是要从词、短语和语式三个方面作出穷尽式发掘、甄别、收集、梳理,并对它们的预设功能作出详尽、精细、准确的描写;所谓“深化”,就是不只是满足于描写,还要从认知、语义、语用、功能、历时演变等视角对其预设功能作出解释,对预设规律要作出理论概括;所谓“科学化”,就是对汉语预设触发语的确认和分类要科学,研究方法要科学,要重视语料库方法的使用。
[1]边永卫.浅谈预设在戏曲语篇中的应用[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2(3).
[2]蔡玮.“有”字句中的预设[J].修辞学习,2003(2).
[3]陈新仁.论广告用语中的语用预设[J].外国语,1998(5).
[4]陈家旭,魏在江.从心理空间理论看语用预设的理据性[J].外语学刊,2004(5).
[5]崔希亮.试论关联形式“连…也/都…”的多重语言信息[J].世界汉语教学,1990(3).
[6]范晓,张豫峰,等.语法理论纲要[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2008.
[7]高书贵.“毕竟”类语气副词与预设[J].天津大学学报,2000(2).
[8]戈玲玲.教学语用学[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9]戈玲玲.预设及翻译技巧[J].中国翻译,2002(3).
[10]郭聿楷.语用学中的“前提”理论[J].外语学刊,1988(5).
[11]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12]胡泽洪.论语义预设[J].哲学研究(逻辑研究专刊),1993年特刊.
[13]胡泽洪.预设研究二题[J].学术研究,2006(11).
[14]胡壮麟.语用学[J].国外语言学,1980(3).
[15]黄次栋.前提关系及其教学意义[J].外国语,1986(2).
[16]黄华新.论预设的特征和种类[J].杭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3).
[17]黄华新.逻辑与自然语言理解[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18]黄华新,徐以中.预设的动态性和动态预设观[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5).
[19]季安锋.汉语预设触发语研究[D].南开大学,2009.
[20]金立鑫.预设的两大领域及其形式表达系统[J].修辞学习,2006(5).
[21]江南,王跃平.语言文学应用专题研究——逻辑与修辞[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
[22]蓝纯.现代汉语预设引发项初探[J].外语研究,1999(3).
[23]李锡胤.对于预设与推涵的思考[J].外语学刊,1990(3).
[24]刘丹青,徐烈炯.焦点与背景、话题及汉语“连”字句[J].中国语文,1998(4).
[25]刘颂浩.预设与阅读理解[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3).
[26]陆少兵.预设在法庭询问中的语用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2005(3).
[27]罗国莹.语用预设策略探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7(4).
[28]欧阳巧琳.预设在广告中的语用功能[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5).
[29]彭有明.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语用预设[J].广西大学学报,2006(6).
[30]任晔,张燚.论语用预设的交际价值[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3(4).
[31]石安石.句义的预设[J].语文研究,1986(2).
[32]石安石.语义研究[M].语文出版社,1994.
[33]沈家煊.S.C.Levinson<语用学论题之一:预设>[J].当代语言学,1986(1).
[34]沈家煊.我国的语用学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1).
[35]束定芳.关于预设理论的几个问题[J].外语研究,1989(3).
[36]王瑞烽.预设差异副词所关联的预设及其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6(1).
[37]王守元,苗兴伟.预设与文学语篇的建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
[38]王文博.预设的认知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1).
[39]王维贤.论转折[M]//逻辑与语言研究(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40]王跃平.语义预设的表达功能[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6).
[41]王跃平.试析语义蕴涵的基本特征[J].语言文字学,2006(3).
[42]王跃平.疑问句的非典型语义预设初探[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4).
[43]王跃平.语义预设与规约隐涵[J].扬州大学学报,2007(1).
[44]王跃平.试析虚拟性让步句的规约隐涵和预设[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2).
[45]王跃平.试论语用预设的分类[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4).
[46]王跃平.试论语用预设与认知语境、特殊会话隐涵、信息焦点的关系[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1).
[47]温洁.“预设”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汉语学习,1993(1).
[48]魏在江.认知参照点与语用预设[J].外语学刊,2008(3).
[49]文炼.蕴涵、预设与句子的理解[J].世界汉语教学,2002(3).
[50]向明友.试论话语前提分析[J].外国语,1993(4).
[51]邢福义.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52]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3]徐盛桓.“预设”新论[J].外语学刊,1993(1).
[54]杨亦鸣.“也”字语义初探[J].语文研究,1988(4).
[55]杨亦鸣.试论“也”字句歧义[M]]//杨亦鸣.语言学集稿.黄山书社,1994.
[56]袁毓林.从预设看否定形式的比喻[J].汉语学习,1987(1).
[57]朱永生,苗兴伟.语用预设的语篇功能[J].外国语,2000(3).
[58]周礼全.逻辑百科词典[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59]左思民.汉语语用学[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60]Abbott,B.Presuppositions and common ground.Linguist and Philos,2008,21:523-538.
[61]Andersson,M..I know that women don’t like me!’Presuppositions in therapeutic discourse[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9,41:721-737.
[62]Amsili,P &C.Beyssade.Compulsory Presupposition in Discourse[EB/OL].http://www.constraints-indiscourse.de/cid06/Abstracts/32/subCiD06.pdf.
[63]Chemla,E..Presuppositions of quantified sentences:experimental data[J].Nat Lang Semantics,2009,17:299-340.
[64]Ippolito,M.Semantic Composition and Presupposition Projection in Subjunctive Conditionals.Linguist Philos,2006,29:631-672.
[65]Schmid,H.J..'Presupposition can be a bluff':How abstract nouns can be used as presupposition triggers[J].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1,33,1529-1552.
[66]Schlenker,P.Maximize Presupposition’and Gricean Reasoning[EB/OL].http://www.linguistics.ucla.edu/people/schlenker/MaxPres.pdf.
[67]Schlenker,P.Anti-Dynamics:Presupposition Projection Without Dynamic Semantics[J].Journal of Logic,Language and Information 16,3:325-256.
[68]Schlenker,P.Be Articulate:A Pragmatic Theory of Presupposition Projection.Theoretical Linguistics,2008,34,3:157-212
[69]Schlenker,P..Local Contexts and Local meanings”(written for Written for a Stalnaker volume[EB/OL].https://files.nyu.edu/pds4/public/Local_Meanings.pdf.
[70]Simons,M..“Presupposition without Common Ground[EB/OL].http://semanticsarchive.net/Archive/TY3NTBmY/Presupposition% 20without%20Common%20Ground_Simons.pdf.
[71]Simons,M..Presupposition and Cooperation[EB/OL].http://www.hss.cmu.edu/philosophy/simons/presupposition%20and%20cooperation.non-anonymous.pdf.
[72]Spenader,J..Presupposed Propositions in a Corpus of Dialogue[m]//K.van Deemter &R.Kibble.Information sharing Reference and Presupposition in Language Generation and Interpretation.CSLI Publications,2002.
[73]Stalnaker,R..A response to Abbott on presupposition and common ground.Linguist and Philos,2008,31:539-544.
[74]Von Fintel,K.What is presupposition Accommodation,Again[EB/OL].http://mit.edu/fintel/fintel-2008-accommodation-again.pdf.
A Review of Presupposition Research in China in the Past 30Years
WANG Yue-ping
(School of Chinese Studies,Xuzho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 221116,China)
In the past 30years,the research on presupposition in China has followed this course:first,it began with the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the western theories,and then switched to the independent exploration.The academic focus is on the study of its character,type,projection rule,functions,presupposition triggers and the methodology.The applied research involves the study on presupposition in Chinese language,and on presupposition functions and application in philological practice.Compared with the overseas study,there still remain some problems:1)the theoretical study is lack of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and the research horizon is narrow;2)the applied study“emphasizes general topics but neglects the specific ones”,and“emphasizes foreign languages but ignores Chinese language”.Still,the intent is weak of constructing the Chinese presupposition theory system,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presupposition triggers is not scientific.In addition,the general quality of the applied research in the philological practice of presupposition is not satisfactory;the reference to the speech act falls short,and lots of study is just simple repetition of the previous work.There still exists aphenomenon that the concept of“presupposition”is too extensive and abusive;3)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is backward.The future research focus should b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resupposition theory.The future research objective should be more detailed,deepened and scientific.
presupposition;theoretical study;applied study;review
H0-06
A
1009-105X(2012)01-0130-08
2011-10-27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06JSDYY002)。
王跃平(1957-),男,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