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大学生安全管理的有效路径探究——以大学生自治组织为切入点

2012-08-15周伟钧

关键词:学生自治大学生工作

周伟钧 孙 孟

(浙江海洋学院保卫处,浙江 舟山 316000)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已经成为高校管理者的头等大事,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提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最高效的安全管理方法是预防。大学校园内人员密集、同学之间联系密切、普遍建立了各级各类学生自治组织,大学生的认知水平、组织管理能力较强,发挥大学生自治组织的作用,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严密各项管理措施,落实群防群治,是加强大学生安全防范工作的有效路径。

一、大学生自治组织对于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依法治校、大学自治、教授自治、学生自治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方向,充分认识依靠大学生自治组织加强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于指导和落实面上的各项安全管理防范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依靠大学生自治组织解决安全问题的必要性

根据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原理,任何事业的成功、任何个人的进步,安全是前提,大学生的成长进步也不例外。大学生安全问题渗透在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庞杂,原因复杂,有社会原因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根本在自身原因。分析其自身原因:一是思维逻辑自相矛盾、不合规律,表现在身心上生理发育提早与心理成熟滞后的矛盾并存、前进动力上对长远前途的迷茫与对眼前目标焦虑的矛盾并存、自我价值上需要融入群体得到社会认同与盼望个人独立追求个体自由的矛盾并存、在行为习惯上平时粗心大意胆大妄为与一旦出事惊慌失措无所作为的矛盾并存[1]。二是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淡薄,有的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欲控制别人而不愿被别人控制、多考虑自己利益而不顾及他人利益,特别是遇到挫折、遭受吃亏时,极易出现情绪冲动开口骂人、动手打人等无组织、无政府的自由主义行为,扩大事态,甚至激情犯罪,造成严重的治安事件;有的社会经验不足,逆反心理严重,对社会看破红尘,跟着感觉走,容易被社会上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甚至加入非法组织,出现反社会行为,在政治上犯错误;有的办事急躁、顾前不顾后、不遵守社会基本规范,容易导致安全事故。这些原因,反映了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青年大学生出现安全问题的特殊规律,遵循“内因是根据”的哲学原理,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必须从提高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遵纪守法观念着手,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依靠大学生自治。

办学的主体是教师,学生自治,学校和老师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做更多更细的工作;学生自治,学生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实现在更高境界下自律所形成的自由。学生自治的本质是围绕学生更好更全面地提高素质、成长成才,达到全体大学生的共同进步。大学生安全事件的发生发展的时间跨度有长短、范围有大小、后果有轻重,必定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先发现征兆和动态的,是与他们最接近的人,这些人往往都是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同学。因为当事者混,旁观者清,对那些有不良行为和危险苗头的同学,其他同学能及时发现、及时提醒,乃至及时加以劝解、引导、阻止,很多治安事件和安全事件可以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通过组织的力量,发挥团体作用,有强大战斗力,达到快速反应、有效处置、减少损失的效果。同时,大学生自治组织重视安全防范,在组织内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和内部教育机制,用同学自己的方式和语言开展安全管理和教育,使被教育、管理的同学口服心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依靠大学生自治组织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可行性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有上进心。大学生作为承载社会未来和希望的特殊群体,他们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基础;他们好学上进、追求公平正义、追求共同进步,有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动机和愿望。这是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所在,也是我们依靠大学生加强自我安全管理的有利条件。在大学里,每个学生都参加各类学生自治组织,在团体目标和集体行为的影响下,逐步培养公民意识、文明意识及其行为习惯,提高个体的素质,可以从根本上增强遵纪守法观念和安全意识,提高预防治安事件和安全事件的能力,从而达到人人安全的目的。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建立了共青团、学生会、班委会、公寓管理委员会,和其他各类学生社团组织,他们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组织体系严密、工作机制健全、组织章程完善,把安全工作纳入各项活动的计划、布置、运作、总结之中,有条件、有能力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每年高校中评选出来的数量众多的“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党员”、“优秀团干部”、“三好学生”等各级各类先进人物,就是他们当中的代表。他们是普普通通的学生,与同学们朝夕相处,有很好的群众基础,担任了校、学院、班级各类各级学生自治组织的干部和组织者,为每所高校建立组织严密、机构完善、运转高效的学生自治组织提供了人才支撑。

二、充分利用大学生自治组织来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方法

大学生自治组织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条件和能力,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通过大学教师、管理人员和广大学生在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共同努力,不断端正理念、创新机制、完善体制、健全制度实现的。

(一)端正理念,把依靠大学生自治组织做好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安全素质是学生的重要素质,包括安全思维习惯和安全行为能力,今天作为消费者的大学生,就是明天作为劳动力的生产者,在社会生产活动中更需要安全素质。学生安全素质的提高,不仅需要课堂教学,更需要各类学生自治组织的安全实践活动,让广大学生融入学校各级各类学生自治组织中,通过参加各类安全活动,如纠纷调解、维护校园秩序等各类实践活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事故可预防的理念、有隐患必有事故的理念、安全是最大节约的理念,掌握法律知识、社交知识和预防各类事故的知识,提高他们对安全问题的认识水平和预防能力,学会做人。诚然,这些实践有的是实然的,有的是虚拟的。因为生命只有一次,不能彩排,违法犯罪和安全事故是不能亲身实践的,重大的违法犯罪和重大安全事故一个人一辈子都不能碰到一次。所以,安全预防必须是一辈子的。预防理念是基本固定的,预防方法是千变万化、随机应变的,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巩固理念掌握方法。要做到:自己不违法违纪侵害他人、也不被他人侵害,或者遭到他人侵害时能依法保护自己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自己不发生安全事故伤害自己和他人,面对他人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能及时指出纠正,或者他人发生安全事故时能有效采取措施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一个大学生有了这些素质,就具备了进入社会的基本条件,才能不至于被淹没在社会的大海洋中。因此,落实大学生自治组织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实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不仅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更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需要,必须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作为高校管理者和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任务来抓,成为大家持之以恒的自觉行动。

(二)创新机制,把依靠大学生自治组织做好学生安全工作,作为高校加强管理的重要环节

机制是组织或机构在一定体制和制度下运行时产生的、高效的、稳固的方式方法。事物的发展是无止境的,机制的创新也是无止境的,我们要在现有高校体制和制度下,紧密结合各个高校的实际,系统整合资源,有效应对实际需要,不断创新和巩固符合学生自治组织做好安全工作的机制,取得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成就。

1.创新以老带新机制,增强团队整体合力。安全事件有偶发性、或然性,安全防范知识主要依靠间接经验获得,阅历越丰富的人安全意识越强、处理突发事件越有效。大学生一届又一届,人员变动很快,学生自治组织的要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高效率,团队人员保持阶梯结构,实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十分重要。特别是学长学姐管好自己、以身作则、做好传帮带,对学弟学妹学会自治的示范效应很大。现在,有的高校因为照顾学生就业、考研、考公务员准备需要,毕业班学生很少参加学生自治组织活动,有的只挂名不履职,有的连名都不挂,这不正常。很难想象,一个由低年级学生组成的大学生自治组织能指挥全校学生的行动、一个低年级学生能纠正高年学生的违纪违规行为。所以,学生自治组织人员的年级等次要保持阶梯结构。同时,相关老师要做好跟踪指导,从学生自治组织干部的选举、章程的修改、计划的制定、活动的策划实施、总结等各个环节做好咨询和指导工作,既不能管得太紧,又不能放任不管,要比学生想得更细、看得更远。

2.创新信息沟通机制。信息就是金钱,信息就是生命,信息意识就是责任意识,只有高度责任意识的人,才能及时有效地捕捉和利用各种影响安全的信息。在大学生安全工作领域,必须建立和创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广泛、传递快速、反应灵敏的信息沟通机制,重点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信息收集环节。每一个学生和学生自治组织要保持高度警惕,经常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用“安全第一”的价值判断来衡量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把各方面的信息特别是隐秘的安全信息及时收集起来。二是信息传递环节。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向上级报告,信息传递要做到及时准确、内外有别、注意保密。三是信息反馈环节。有关组织和领导要对安全信息及时作出判断、反应、处置,并把处置方案、结果以适当的形式告知事件相关者和信息提供者,形成信息共享、上下联动、左右照应的安全防范网络。

3.创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机制,巩固“平安校园”建设成果。从目前大学生出现违法犯罪和安全事故的教训中进行分析,大学生的“三自”工作方法有待创新。一是安全工作与其他活动融合有待进一步密切。学生自治组织每一项活动都与安全有关,每一项活动都要把安全工作纳入其中,做到同计划、同布置、同实施、同总结,要把安全工作状况作为评价每一项活动成败与否的重要指标,从而营造浓厚的校园安全文化。二是解决安全问题与保护同学隐私、维护同学友情的关系有待厘清[2]。如对同学中因失恋、学业问题、就业问题等各类挫折和利益纠纷引起冲突而出现的思想与行为上的反常表现,偏重非理性思考,只注重保护隐私、搞好关系,不采取有效措施,是不对的,应当理性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及时向上级反映,利用学校的各项资源,化解矛盾,避免出现安全事件。三是自治组织开展安全工作的合力有待加强。对有安全隐患和违纪问题比较严重的同学,相关学生自治组织要加强沟通信息、分头落实工作、专人负责协调、跟踪进行帮教,利用班级、寝室、社团等各类组织的力量,有效做好隐患化解和行为矫正[3]。

4.创新高校学生党团组织与学生自治组织的融合机制,提高学生自治组织的战斗力。我国高校的大学生自治组织是在校党委领导、校团委指导下开展活动的,学生中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共青团员党的助手作用在学生安全工作中的体现,要通过融入学生自治组织,贯彻党、团组织的主张,积极开展工作,发挥先进作用。安全工作贯穿在方方面面,特别繁杂细碎,往往看不出成绩,容易得罪人,特别需要学生党团员讲原则、顾大局、敢碰硬、能吃苦的勇气和行动,通过党团员的思想与言行实现党团组织与学生自治组织的融合,带动其他学生一起做好学生安全工作。

5.创新考核评价机制,调动学生自治组织做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我国高校对学生的评价存在一些片面化、简单化现象,有的以学业好坏为唯一指标,没有突出公益表现,有的集中由学院辅导员操作,知情面不够广,学校对学生个人参加公益活动数量和质量的评价权重和学生自治组织对学生表现的评价权重都很小,存在公益事务做与不做一个样的状况,影响了学生自治组织开展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实际上,学生在校园内的公益活动,大量的是涉及校园安全和学生安全的事项,许多学生自治组织成员在默默地为巩固“平安校园”成果做奉献,要把学生和学生自治组织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提出和整改安全隐患、帮扶同学、调解纠纷、不发生安全事故等日常表现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通过科学的评价机制引导大学生及其自治组织加强安全工作[4]。

(三)完善管理体制与制度,提高学生自治组织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利益是人的原动力,学校管理的体制、制度要从学生利益出发,符合教育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5]。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让学生学会做人,形成安全思维习惯,提高安全工作的能力,是学生的长远利益;学生的困惑、矛盾、纠纷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利益损失、利益冲突,是他们的现实利益。这些都是学生安全工作的范畴,要依靠学生自治组织做好这些工作。如学生离校实习、学校放假期间的零散学生管理,要建立临时组织机构,通过学生临时自治组织严密对每个学生的管理;对学生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要引入学生自治组织主持的调解制度,不要一律使用处罚制度;对学生在校期间从事的各类商业活动和勤工俭学活动,要建立学生劳务协会等组织加以统管起来,避免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学生在校外租房居住,要通过建立外住学生协会,落实对外住学生的登记、管理和纠纷事务的处理,等等。这些,都是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需要创新学校的某些管理体制和制度,加以解决。

总之,大学生自治在安全管理工作上有很多事情可做,只要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依靠学生,大胆放权,积极引导,一定能够开创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1]钟秉林,赵应生,洪煜.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5-8.

[2]毛晋平.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气质性乐观、目标定向、自我效能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4):77-80.

[3]秦惠民,李娜.程序正当及其对规范高校学生处分权的作用——目标、特征、内容及推进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1(11):57-60.

[4]祁占勇.高等学校学生自治的权利边界与法律保障[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3):29-34.

[5]刘献君.论高等学校制度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3):32-39.

猜你喜欢

学生自治大学生工作
以学生自治推动学校管理走向善治新格局
高职院校学生自治组织建设对于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不工作,爽飞了?
论陶行知尧叶圣陶和杨贤江的学生自治思想及其理论价值
选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对高中语文教材的两点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