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交桥附属空间设计的影响因素及设计探讨

2012-08-15周二丽郝文昕

科技视界 2012年30期
关键词:立交桥景观设计景观

周二丽 郝文昕

(包头市公路规划勘测设计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40)

1 立交桥附属空间设计的影响因素

1.1 地质地貌因素

立交桥附属空间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小品、植物景观等在景观营造、配置;数量、种类和体量、外形上的采用都会受此影响,进而影响立交桥附属空间的整体景观,及其景观形态、景观功能、景观生态等。

1.2 天象时令因素

天象的变化会对城市立交桥附属空间景观的景观体验和景观时空中的“季相”、“时相”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时令则会影响立交桥附属空间景观中的植物景观, 从而对这个立交桥附属空间景观的景观生态、景观功能、景观形态以及景观体验均产生影响。

1.3 周围环境因素

周围环境指立交桥周围的区域环境因素及周边的环境景观,如立交桥周边若有公园、广场等,便可以在立交桥附属空间景观设计中考虑与其的联通或借景关系;若周边有小区,则要考虑小区中人们的安全问题,考虑在景观设计总是否需要设置栏杆、绿篱等与其隔开等。

1.4 生态干扰因素

立交桥的建设是对此建设区域原有生态环境的一种破坏和干扰,建成后, 人们为了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或者是建设更好的生态环境,美化立交桥,美化城市,便会对立交桥附属空间引入新的生物物种,从而导致立交桥附属空间中原有动植物景观的更替,进而对立交桥附属空间景观的景观形态和景观生态造成一定的影响。

1.5 功能需要因素

人们经常会为了满足自己日常生活中对穿越、游憩、停车以及其他方面的各种功能需要而在立交桥附属空间领域中加设各类满足其需要的设施,这些设施的修建过程,修建位置及其各自的体量、形态、色彩以及相互的空间关系不一定是与立交桥附属空间的现有景观是协调统一的,但是却被强行加入,从而影响立交桥附属空间的整体景观效果。

1.6 维护保障因素

对立交桥附属空间景观的维护和保障意识、方法以及其维护保障的效果都会对景观的功能能否较好保持,从而持久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景观的生态性能否较好的维持;景观的形态能否持续较佳的展现;景观能否永久为使用者、观赏者带来心情愉悦的体验等方面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1.7 审美习惯因素

立交桥附属空间景观的设计者,或者此方面的行政领导者的审美习惯便会影响到立交桥附属空间景观中建筑小品、植被景观等的选择和配置等,从而影响立交桥附属空间的整体景观形象。

2 立交桥附属空间设计思路探讨

2.1 功能性设计方面

(1)交通优先的设计

立交桥是为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而兴起的,因此交通优先原则是立交桥的最基本原则,也是立交桥附属空间景观设计中应遵循的首要原则。 此处的交通优先原则是以城市的车行交通为优先来考虑的。

(2)安全性的设计

立交桥附属空间景观设计在满足交通优先原则的同时,其对交通安全性的辅助功能也是不容忽视的,本着此原则,那么立交桥附属空间的景观设计首先要满足以下两点需求。

视线通视要求。首先在各交通节点转弯处等必须满足基本的交通安全视线的要求,井在沿车道种植的树木也应留有一定的视距,形成相对开敞的空间,以免干扰车辆驾驶者的视线。排除人流干扰。 在立交桥附属空间景观设计时,必须限定人行路线,避免人行与车行的相互干扰,保证人、车行驶的安全性。

2.2 整体性设计方面

(1)城市系统层面上的整体性设计

在立交桥附属空间景观设计中我们应从城市系统这一高层级的角度出发,从整体上对其进行把握。 在对具体的立交桥附属空间进行景观设计时,可根据其地位情况等对其进行具体的等级定位,从而可以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

(2)区域环境层面上的整体性原则

立交桥附属空间是属于立交桥建设的一部分。因此其在景观设计上应与立交桥的整体风格相致,与立交挢的线形相呼应,同时还应考虑与立交桥周围环境相协调,融为一体,才能达到立交桥附属空间景观的真正的协调。

2.3 景观性设计方面

城市立交桥附属空间景观是城市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设计和营造必须考虑到其景现性和人们的审美需求。

在立交桥附属空间景观的设计中只有同时考虑了行人和车辆两者的要求,才能强化其景观性,增强其景观的感染力,从而促成对其良好的景观意象的形成。 同时,立交桥附属空间的景观性的塑造必须是绝对服从于交通的前提, 是建立在不干扰车辆通畅和安全的基础上的。

2.4 生态性设计方面

立交桥附属空间景观生态性原则不仅体现于立交桥附属空间景观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的整体性上,还应体现在其本身的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的持续性上;不仅应体现在立交桥附属空间景观的设计过程中,更应落实于其景观的后期维护和景观保障上,甚至于有关部门对立交桥附属空间景观的设计和改造的决策上。

城市立交桥附属空间景观的生态系统作为城市系统的组成要素之一,与其它各城市功能系统之间在相互制约和客观对立之余更应强调其相互之间的促进与和谐, 从而实现立交桥附属空间景观在生态、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综合效益和价值的最大化。

2.5 文化性设计方面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许多传统的景观遭到了破坏,而新建的景观风格产生了一定的趋同性,因而使得景观环境中的独特的民俗和地域性文化逐渐减少。城市立交桥一般均位于这个城市的主要出入口或者其交通干道上, 因而是这个城市的独特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展示牌,但由于立交桥这一钢筋水泥构筑物的共性决定了其本身并不能承载太多的文化因素, 而其附属空间的景观个性使其必须承担这一重责。大部分立交桥附属空间景观缺乏对其城市文化的反应,和其所处区域特征的呼应,立交桥附属空间景观的文化性较差,因此在以后的立交桥附属空间景观的设计中应加强其文化性的体现。

2.6 地域性设计方面

地域性原则是基于以上所有原则为基础的,立交桥附属空间景观的设计中对于立交桥所处城市和区域的文化性的表现,包括当地的氏风民俗、生活习惯、思想理念等等的融入和表达。立交桥一般位于城市对内或者对外的主要交通干道的交义点处,是外来人员进入该城市的主要通道,因此其景观是对外来人员的第一印象,若在其附属空间景观中融入该地方的地域性特色很容易产生一种地域文化识别性,即是对车辆行驶人员的区域界限的提醒, 更是该区域对外的一种形象展示。

3 结语

立交桥附属空间景观设计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其作为一个服务于人类的永恒的话题值得我们继续去研究,去思考,去探讨。 在很好满足其共性要求的基础上,努力突显自身个性,并做到两者的完美结合,统一中突显特色,丰富多彩而义协调统一,才会是一个成功的立交桥附属空间景观设计。

[1]牛艳.北京城市立交桥附属空间再利用设计研究[M].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0.

[2]李青,芦晶晶,杨芳绒,徐勇.城市立交桥附属空间景观设计现状分析[M].林业科技开发,2011(6).

[3]单琪.城市立交桥附属空间景观设计初探[M].活力,2011(10).

猜你喜欢

立交桥景观设计景观
立交桥下不宜锻炼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宜毕高速陈贝屯互通立交桥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北京20座下凹式立交桥汛前可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