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服务残疾人的实践与思考

2012-08-15许美玲

科技视界 2012年30期
关键词:残疾残疾人疗法

许美玲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 吴忠 751100)

0 引言

根据2006 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 中国残疾人已达8296 万,占全国人口的6.34%。平均每5 个家庭就有一个残疾人。在8296 多万残疾人中,有60%属文盲或半文盲,而本科以上学历者不到3%。 残疾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再加上自身生理的缺陷,从而导致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和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降低。残疾人服务工作已经有法可依,图书馆为残疾人服务的无障碍化程度,不仅反映一个图书馆的建设成果,更能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1 目的和方法

1.1 阅读疗法及其心理干预

阅读疗法(也叫“图书疗法”)就是以文献为媒介,将阅读作为保健、养生,以及辅助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使自己或指导他人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学习、讨论和领悟,养护或恢复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阅读不仅具有“成性格”和“医愚”的效用,还具有治病的作用,尤其是针对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疾病,如抑郁、焦虑、恐慌、烦恼等。

1.2 阅读疗法干预心理的具体措施

图书馆针对残疾人群体承受能力差、被剥夺心理、压抑心理、受挫不满等心理特征,引导他们多读些圣贤哲理、名人传记、心理医生等类书籍,并将此类书编成目录,通过宣传栏、阅览室开辟读书角、发放小册子等形式进行宣传、达到安慰、化解、调整、干预心理的作用。

1.2.1 建立残疾人群体档案

图书馆要树立为残疾人群体服务的意识, 建立残疾人群体档案。为了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好更细致,图书馆可与民政部门、社区居委会等取得联系,准确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了解心理状况、文化水平、信息需求,分析心理形成原因,针对心理特征“对症下药”,引导阅读达到心理干预的目的。

1.2.2 阅读疗法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图书馆是公共场所,是知识和文化的聚集地,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开展图书阅读推广宣传,同时举行残疾人群体阅读交流会,通过阅读交流互相促进,通过阅读来寻找解决他们苦闷、焦虑、悲观的方法和途径,让阅读净化他们的心灵,达到领悟人生价值的目的,让他们沉浸于阅读之中,从阅读中寻找自信和解脱困难的方法。

1.2.3 阅读疗法干预压抑心理

压抑心理表现为忧郁、优柔寡断、社交障碍、躯体化焦虑、改向行为等,针对这些心理特下,建议阅读《心灵鸡汤》、《问天之人》、《一怀安慰》、《生命的重建》、《心理医生》等书刊,其目的就是让他们与心理学家进行无声的交谈,增长心理健康知识,增强抵御心理“病毒”的免疫力,为自己筑起一道生命的防火墙。

1.2.4 阅读疗法干预消极心理

所为消极,就是人们常说的“没劲”是心理不充实的表现,是因为不思追求、无所事事或不愿干事造成的。因为不思追求,无所事事或不愿事事,失去了人生的奋斗目标,就会感到生活无聊、心灵空虚,产生一种消极心理。 建议多读伟人或名人传记以及中国文化的经典书籍,通过阅读,使自己受到鼓舞,调动积极性,树立目标而为之奋斗。

1.2.5 阅读疗法干预浮躁心态

当今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与工作压力,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使残疾人群体处于劣势地位,他们往往很容易表现心神不宁、焦躁不安、盲动冒险等急躁心态。通过阅读,可以让人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书中的哲理,达到心静如水的境界。

2 公共图书馆残疾人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方面,图书馆各种无障碍设施日趋完善,而另一方面,残疾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几率却极低。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2.1 残疾读者出行存在着诸多困难

虽然现在的城市建设中已经融入一些无障碍设施, 但还很不完善。而且,盲道这样的设施还经常遭到破坏和占用,漫长的路程对于残疾读者来说仍然是一条充满挑战的艰辛之旅。

2.2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同残疾读者的实际需要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

残疾读者对于图书馆信息和知识的需求,除了希望能够获取文化知识以外,更希望根据自身实际,掌握一些生活和工作方面的技能,希望能够得到具有实用性的信息资源, 而图书馆在文献资源的建设上,很少考虑到这类特殊读者的特殊需要。 另外,就盲人读物来说,盲文图书的价格偏高,要占用很大的存储空间。这种现状,同残疾读者对文献资源的需求便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脱节。

2.3 残疾读者同图书馆工作人员之间存在着交流的困难

不论是哪种类型的读者,同工作人员的交流都不像正常读者那样方便而准确,这就造成了双方交流中的层层障碍。另外,残疾读者普遍具有相对正常读者来说更为强烈的孤独感、自卑感和更为强烈的自尊心,因此稍有触动,本来小心翼翼开启的心扉就会立即关闭。 所有这些,都是残疾读者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交流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

3 几点建议

基于上述,就公共图书馆的残疾人服务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想法:

3.1 图书馆文献资源无障碍获取与使用

文献资源采、编、阅、藏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到残疾读者这一特殊的服务群体,强调“用户体验”的观念。 所谓“用户体验”就是采编阅藏各个环节的建设与发展都以“给用户最佳的体验”为目标。

3.2 图书馆数字资源无障碍获取与使用。

数字图书馆建设对残疾读者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它从根本解决了残疾读者出行不便的困难极大地提升了文献提供的能力,延长了服务的时间,扩展了服务的空间。通过语音输入、触摸屏等设备能够使残疾读者无障碍地使用计算机,借助超大显示屏、盲文输出、语音输出等设备,残疾读者完全可以通过计算机获取信息。 数字图书馆建设已经具备了为残疾读者服务的技术和理论基础。

3.3 制度保障

建立完善的人性化的公共图书馆残疾人服务系统,除了上述的硬件和资源建设之外,还必须有必要的制度保障,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切实从残疾读者的角度出发和着想,切合残疾读者生理和心理的“用户体验”式的服务制度。 例如完善残疾读者预约借阅制度以电话、书信预约和邮寄服务、送书上门、还书上门为主的特殊预约借阅制度;开展电话咨询服务,设立专人专线回答残疾读者的电话咨询;制定优先借阅、适当延长还书时间等服务残疾读者的特殊制度;以馆际互借的方法弥补文献资源不足的缺憾。 还可以同盲人图书馆、专业出版机构建立联系,争取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

3.4 培养一支为残疾人服务的高素质员工队伍

对于从事残疾人服务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来说,除了具备良好的思想觉悟、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技术素质外,还要能够熟练操作残疾人阅览室的各种设备。另外,图书馆员还必须具备足够的心理学和行为学知识,根据残疾读者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利用各种合适的方法同残疾读者交流沟通。

[1]靳燕华.高校图书馆残疾读者服务工作探析[J].津图学刊,2003(4).

[2]万五一.公共图书馆特殊读者浅议[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2(1).

[3]王世伟.构建信息无障碍的图书馆服务理念和体系[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6).

[4]马平瑛.关于实现无障碍图书馆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5).

[5]葛蔼丽.谈图书馆盲人阅览区的发展[J].图书馆论坛,2002,22(6).

[6]来宪爱.特殊教育学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建设与服务[J].河北科技图苑,2002(2).

[7]钱国富,涂颖哲.图书馆网站中的无障碍建设问题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4).

[8]许慧娟,叶薇.面向弱势群体、体现人文关怀的公共图书馆服务[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6):118-121.

猜你喜欢

残疾残疾人疗法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我骄傲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
四位老人与一个残疾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