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导管注浆技术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2012-08-15吕先明

科技视界 2012年30期
关键词:浆液围岩注浆

吕先明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 辽阳 111000)

1 工程概况

本标段共有2 座隧道,本文所选取的案例处的隧道长约235m。隧道两端洞口埋深浅,围岩以泥质板岩块,碎砾石组成的坡积碎石土为主。隧道洞身主要通过地层为弱、中、强状风化千枚岩,层状构造,片理发育,层间云母充填,呈丝绢质光泽,属中薄层。 风化严重,节理发育,强度较低,以II、III 类围岩为主。

该隧道洞顶最大覆盖层厚50 余米,山体基岩裸露。原公路从山梁的鞍部通过切削山坡,公路以北上边坡呈陡崖状,易形成风化块石而塌落甚至塌方;东西两侧公路下边坡则为碎石堆填边坡,受河水冲蚀滑塌现象严重。出口拱部以上2.5m 为既有公路,施工时保证安全和公路畅通尤为重要。 I 类围岩15m,II 类围岩56m,III 类围岩81m。

本标段隧道按“新奥法”设计施工。施工中始终坚持“管超前、严注浆、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

I、II 类围岩地段,主要为呈片状、板块状的坡积碎石土及强风化千枚岩,埋深浅,围岩破碎,自稳能力差,施工中采用台阶分步法开挖,Ф89 超前大管棚或Ф42 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地层。 大麻柳村隧道出口I 类围岩段拱预上方2.5 米为既有公路, 施工时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分部开挖。

2 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应用

本标段隧道Ⅱ类围岩长56m,拱部周边全部采用Ф42 超前小导管注入水泥浆加固地层。 小导管长4.5m,环向间距30cm,外插角5-7°。

使隧道拱部形成拱形支护体系,增加施工安全。施工时,可根据围岩富水情况,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以减少地下水对隧道施工的影响。 注浆范围为隧道拱部144°。

2.1 刷坡

小导管施工前,在坡顶开挖截水沟,使地表水顺畅排入洞口河流内,防止地表水下渗和冲刷边坡影响洞口段稳定。 按设计要求,进行边、仰破放样,并对边、仰坡面危石进行清理并及时进行施作边、仰坡面防护,使岩面及早封闭,防止因暴露时间过久而发生坍塌和破坏。

2.2 测量放样

刷坡至设计位置后,用喷射混凝土封闭开挖轮廓面,以确保施工安全和防止注浆时漏浆。测量人员将双排小导管的打设位置准确的放样在待施工断面上,并做好醒目的标记,同时设置必要的稳定的控制点,用来控制钻孔时钻杆的外插角和方向。

2.3 小导管加工

小导管采用Φ42 钢管在加工房加工制作, 管身前端切削成尖锥状,导管中部3~3.5m 范围布置梅花形泄浆孔,泄浆孔孔径6~8mm,孔间距20~30cm;在导管尾部焊接钢筋加强箍。

2.4 小导管的安装

施工前,首先对掌子面进行喷射砼封闭,然后按设计要求布孔,采用手持风钻按布孔位置以外插角5°-7°钻孔,并将小导管沿孔打入,前后相邻两排小导管搭接长度不小于1m。 对于地层松软类可用游锤或手持风钻直接将小导管打入; 对于砂土类, 可用Ф20 钢管制成吹风管,将吹风管缓缓插入孔中用高压风射孔,成孔后将小导管插入。

2.5 小导管注浆

(1)注浆前应有专人检查设备器具,并现场进行试运转,以确保后续注浆工作的连续性和注浆压力能达到设计压力。

(2)浆液应在搅拌机中拌合,水泥浆的投料顺序为:在放水的同时,将外加剂一并放入搅拌机,根据搅拌机容量的大小,待水量加足后,搅拌lmin,然后放入对应量的水泥,再继续搅拌不少于3min,且拌和好的浆液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注完,否则应予以废弃。

(3)对于打入的钢管应先冲洗管内积物,然后采用2TG120/105 注浆泵注浆。注浆自下而上进行,浆液采用HJ1-352 型砂浆搅拌机拌和。水灰比选用1:1.5、1:1、1:0.8、1:0.6 四个等级。 注浆时按不同的水灰比,浆液由稀到浓逐渐变换,注浆完成后立即堵塞钢管孔口,防止浆液外流。若地下水丰富时,可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如果注入双液浆,则采用两台注浆泵及其管路,将两种浆液分别按一定流量压入孔口混合器,然后通过带孔小导管注入岩土体。

2.6 注浆效果检查

注浆结束后应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查,如果未达到设计要求,则应补孔重新注浆。 注浆效果检查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详细分析注浆记录,查看每个孔的注浆持续时间、压力、注浆量及在注浆过程中是否存在跑浆、漏浆现象及漏注区域,用注浆量估算浆液的扩散半径,分析是否形成预设的固结圈;

(2)在两个注浆孔之间注浆质量较差的部位钻探取出浆液固结体岩芯,并观察检查孔的稳定情况与漏水情况等,做室内试验,测定芯样的物理力学指标,据此判断注浆效果的优劣;

(3)用声波探测仪测量注浆岩体声速、弹模等,从而评价注浆效果。

2.7 注浆故障及处理要点

(1)注浆时,若多台注浆机可同时注浆时,则应采取群孔注浆,否则,将串浆孔堵塞,采取隔孔注浆,到注串浆孔时,必须先清除孔内杂物;

(2)注浆过程中若注浆压力突然升高,则可能发生堵管现象,应及时用锤击或抖动管道以疏通注浆管,若无明显效果,则需更换管道;

(3)若注浆量很大,但注浆压力长时间不升高,则应调整浆液的稠度及配合比,添加外加剂,以缩短胶凝时间,进行低压力小泵量注浆或间歇性注浆,以增加浆液在围岩裂隙中的停留时间,以便凝结,但停留时间不能超过浆液的胶凝时间。

3 小导管施工技术措施及注意事项探讨

3.1 小导管采用钻孔布设时,钻孔深度大于导管长度,采用锤击或钻机顶入时,插入长度不小于管长的90%;前后两排小导管搭接长度不小于1.0m

3.2 为防止孔口漏浆,用水泥药卷封堵注浆管与钻孔之间的空隙

3.3 为防止注浆管堵塞,影响注浆效果,注浆前先清洗注浆管

3.4 压浆管与超前注浆管之间采用方便接头,以便快速安拆

3.5 严格控制注浆配合比及胶凝时间,初选配合比后,用胶凝时间控制调整配合比,并测定凝结体的强度,选定最佳配合比

3.6 注浆压力由小到大, 从开始0MPa 升到终止压力1.5MPa, 稳压3min,流量计显示注浆量较小时,结束注浆;为保证注浆质量,必要时可封闭开挖面

3.7 注浆由两侧对称向中间进行,自下而上逐孔注浆,如有窜浆或跑浆时,间隔注浆,最后全部完成注浆

3.8 注浆完成后要检验注浆效果, 在隧道开挖后可检查注浆固结体厚度,如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在注浆时调整注浆参数,改善注浆工艺

3.9 注浆过程中, 专人记录注浆情况, 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注浆压力、进度,保证注浆效果;完成后检验注浆效果,不合格者进行补注

3.10 小导管注浆时不得对环境造成污染。 注浆期间应定期对地下水取样化验检查,如有污染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

3.11 注浆结束,待岩层达到充分的固结强度后方可进行开挖作业

4 结语

小导管注浆工法,可给开挖创造安全良好的施工条件,结合隧道围岩的地质条件是千变万化,采用小导管注浆工艺的设计参数亦是多种多样的,具体施工时应及时辨识现场的地质情况,掌握运用小导管注浆工艺的相关条件,使得小导管注浆固结围岩的效果更加显著。

[1]王建鹏.隧道超前小导管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J].郑州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2009.

[2]陶国强.浅谈隧道超前小导管注浆作业的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1).

[3]张志强.超前注浆小导管施工技术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8).

猜你喜欢

浆液围岩注浆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脱硫系统用浆液循环泵汽蚀分析
隧道开挖围岩稳定性分析
误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1例
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初期支护大变形治理技术
注浆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新型复合注浆材料研发与应用
导水陷落柱预注浆治理
采空侧巷道围岩加固与巷道底臌的防治
地面荷载及围岩自重作用下浅埋隧道的围岩应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