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中职学校数学等基础课课堂效果分析

2012-08-15

科技视界 2012年30期
关键词:基础课知识点中职

王 利

(1.陕西科技大学职业教育师范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1;2.陕西银行学校 陕西 西安 710065)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和学生通过双方接受认可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中的参与者融为一体。那么,良好的课堂教学就取决于学生、教师和教学方法三者的有机结合。

目前,中职学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对数学等基础课不感兴趣的现象普遍存在,再加上职业教育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基础课和专业课比较起来,学生就很不情愿上基础课。结果导致大部分学生在上专业课时,学习积极性挺高,而上数学等文化基础课时就提不起精神。当然,数学具有较高的抽象性与严密的逻辑性,比较枯燥乏味,容易造成思维疲劳,如果学生基础不扎实,知识相对难学,导致数学课程等文化基础课的课堂教学遭遇尴尬冷落的窘迫。这样长此以往,教师越教越迷茫,失落感应运而生,成就感受到严重挫伤。如何使中职课堂教学走出尴尬的境遇呢?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主要从教师自身因素、学生兴趣激发和教学方法使用3个方面剖析提高中职文化基础课有效性的因素。

1 教师自身因素

作为教师,我们的头脑必须被渊博的知识所充斥,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传授专业知识这个平台使学生健康的成长。那么,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肩负着历史的重担,不但要有一般教师所具有的深厚的专业功底,而且还要懂得基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及教会学生学习课程的方法。还要有组织和掌控课堂、驾驭课堂的能力。

众所周知,由于职业学校招生面临严重问题,所以凡14-18岁适龄青年,只要愿意上学,都可以去职业学校报名上学,导致入学门槛很低。学生素质每况愈下的前提下,职业学校的教师要想使课堂有很好的效果,教师除了具有功底深厚的专业文化知识,还要对自己所教授的课程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对课堂教学过程、课堂和学生的互动情景、隐形德育的贯穿、理论实践一体、用诙谐幽默的语言组织课堂等过程进行认真设计。除此之外,还要会通过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种种不良行为(例如上课睡觉、玩手机、目光呆滞等),看见学生种种不良行为背后隐藏的各种本质问题,然后通过语言、动作、眼神等巧妙的化解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再者,有时会出现学生不愿意配合任课教师进行正常教学或者不愿意学习此课程等阻碍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突发事件,那么这就要求教师还要有会处理应急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外在的表现就是和学生进行斗智斗勇的过程、想各种“歪”点子对付学生的过程,也是课堂上用德育教化学生、感化学生的过程,最终从心理层面教会学生基本的做人做事情的道理,教会他们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教会他们关于课堂礼节礼貌等礼仪方面的内容,教会他们学习课程的基本方法等,这样学生真正从教师的课堂中学到了除了书本以外的其他知识,使自己有所提高,这样也就能够巧妙的将问题转化为便于课堂进行的有益环境。否则,会形成教师和学生在讲台上下各自自我陶醉的尴尬课堂形式。

教师对课堂的组织还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教学内容、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使课堂变成教师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变成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而且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点内容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动手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2 学生兴趣激发

能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每人背后都有难言的苦衷。中考失意、家境窘迫、无心学习等原因的影响,整个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恰逢他们的“青春叛逆期”,一旦教育不当最容易沾染上社会上的不良习气,成为学习品行方面的后进生。那么,在这参差不齐、满身不良习气的后进生里面,要想使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只能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去进行教学。学生兴趣爱好的激发和培养就需要任课教师通过施展自己的各种本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那么,一个班的学生,少则10人,多着60人,怎样才能把握住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点呢?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做很多的工作了,比如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要细心观察并认真记录每个学生的特点,小到课堂考勤,大到让学生当小老师在课堂上给其他学生讲解自己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等,通过让学生参与观察并发现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优点长处,缺点短处等。在课堂上要把每一位学生表现出来的兴趣爱好和本门课程的相关知识点讲解方法结合起来,通过学生兴趣点和本课堂相关知识点讲解方法的有机结合,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拉近教师和学生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在慢慢接受教师的过程中,逐渐喜欢教师所带的课程。学生有微小的进步,要及时提出表扬,学生喜欢本门课程了,课堂上就会极力的配合教师完成课堂教学,并身临其境的参与、甚至可能主导课堂组织的某些活动,对本门课程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长此以往,他还会影响到周围学生对本课程的热爱。

此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图片、动画、视频等,促进学生理解课堂内容,并使学生感同身受,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热情及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正所谓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教学方法选择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也是组织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考虑到职业学校学生生源的参差不齐,最好通过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启发互动式等多种教学互补的方法展开对授课内容的探索。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前提是对每一位学生要有充分的了解,必要的时候还要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通过制定不同的教学标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衡量。例如,针对同样的问题,基础薄弱的学生只要能够看出问题涉及课堂内容的那些知识点就足够了,然后让他试着独立解决问题。基础中等的学生,要求学生不但能够看出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之外,还要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不但要利用课堂知识点解决问题,还要会通过这个问题举一反三的解决涉及这个知识点的其他问题。当然,还有一部分脑袋瓜压根就不开窍的心里有抵触情绪的“问题严重”学生,在课堂上故意设计特别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回答对了,及时给与表扬。如果回答不上来,也不要伤及学生面子,让他自己在班级挑选一个关系好的同学帮助他完成问题,然后让他跟着帮助他解决问题的同学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之间也形成了相互帮扶的结对子讨论学习的现象。

通过对以上3种成因的分析,中职学校有效课堂教学画面就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的脑海了,在窗明几净的教师里面,活跃的课堂气氛环境下,学生纷纷举手想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在众多举手学生中间面带笑容的选择合适的学生进行回答。这样的画面遇在窗明几净的教室内,讲台下面听课的学生寥寥无几,学生爬在桌子上干什么的都有,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的场景形成了明显的反差。毫无疑问,两个场景的比较,和谐、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展现眼前。

那么,只有通过教师自身因素、学生自觉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有效的教学方法的使用,才能使和谐有效的课堂出现,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课堂教学一定要在教师的主导下,使学生自觉自发的参与其中,教师的自我成就感也才能进一步增强,才能更好的献身于职业教育事业中去,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技能型人才。

[1]徐哓敏.对当前中职数学课堂困境的思考[J].论坛,2011,12.

[2]韦小利.浅谈中职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时代教育,2012,6.

[3]祁月娥.浅谈中职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J].现代阅读,2011,10.

猜你喜欢

基础课知识点中职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关于G20 的知识点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