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分层视野下思想行为的解读

2012-08-15罗明宇

科技视界 2012年30期
关键词:物质条件内化群体

罗明宇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 中国 上海 200082)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分层作为改革开放的“副产品”呈现在社会生活各领域。有学者研究表明,社会分层造成了社会整体利益“碎片化”,其社会后果就是,“人们从过去的那种仅仅追求整体利益,转变为今天的追求个体利益。每个人都追求个体利益,这样追求利益的方向就非常不一致”。因为这种“不一致”,人们追求实现利益的过程中,思想行为就变得复杂多样。本文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心理与个体心理、群体行为与个体行为三个角度分析了思想行为社会影响因素,从而为思想行为研究和引导提供一定的思路。

1 客观向主观的转化——“一个人的客观经济地位最终一定会通过这个人的思想行为表现出来”

物质条件形成了个体现有的思想基础和行为习惯。马克思认为,“人们的思想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的基础上产生的,并受社会物质条件的制约。”因此,人的思想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存在决定,个人行为反映、体现着他的思想。

由物质条件决定的需求差异,使思想行为具有不同出发点。“不同的物质条件必然激发人们不同的物质需要,不同的物质需要,又引起不同的动机和思想,并指导人们从事不同的社会实践。”社会分层背景下,人成长的家庭拥有不同程度的“社会资源”,这些资源的多、少决定了他们利益需求的方向和程度,并形成他们的价值取向,即什么是他们缺少的,什么是他们想要的。思考问题、行为动机出发点不同,就导致了他们思想行为的差异性。

由物质条件决定的环境条件,使思想行为反映不同外部存在。“社会存在是影响主体思想形成的决定因素”。人所处的社会存在不同,由不同社会存在决定的“思想”就不会相同,受这一“思想”支配的行为自然也不同。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处于的场所、经常从事的活动,莫不与“物质条件”有关。“物质条件”水平决定着这些活动的层次、内容,进而在日积月累、潜默移化中反映到的思想行为中。由此也不难理解,一个从小生长在一线大都市的人,与一个偏僻山区成长起来的人显然具有不同的思想行为。

由物质条件决定的实践条件,使思想行为发展变化受到客观制约。“实践是个体思想发展的决定因素”,因为人的思想所反映的“社会存在”是一种外部的因素或条件,只有与个体本身的“已有思想结构”相结合时,才能共同发挥对人思想行为发展的影响作用,这一过程就是人的实践。实践不是某种“没有根据”的想象,它必须建立在足够的物质条件支撑上,物质条件的多寡决定着实践活动的质量,也从而在思想行为发展变化上对其产生重要影响和制约作用。因此,研究人的思想行为,就是要着眼他们原有的物质经济条件、家庭生活环境,探寻他们思想行为的根源。

2 社会意识向个体心理的渗透——体现分层的社会意识、社会情感、社会需要向个体心理的内化

“个体成为社会的人,必须具有社会人的心理。这种心理不是个体本身自然具有的,而是从社会生活中产生的,是社会心理、社会精神向个体心理的内化”。社会心理是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普遍感受和理解,表现于人们普遍的生活情绪、态度、言论和习惯之中。社会心理向个体心理的内化是社会意识、社会情感、社会需要等因素为个体所接受,从而形成社会人的心理的过程,是个体心理被社会同化的过程。

社会意识向个体内化,影响着个体观念形成。社会上现存着各种科学理论、政治思想、道德观念、信仰追求等知识体系、社会经验,这些“知识”、“经验”就是社会意识的物质存在形式。它们以大众传媒、书籍、课堂、人物典型示范等为载体,在社会上的广泛宣传、持久熏染的过程中,社会群体和个人结合各自的需要和内在思想结构,就逐渐内化为个体的思想观念体系。

社会情感向个体内化,影响着个体情感认同。社会上现存着大量关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传统中判断是非的“正义感”,以及个体或群体体现出来的“坚强勇敢、百折不挠”精神等积极社会情感,同时也存在着人们在利益得失中产生的 “失落感”、“挫折感”、“不公平感”等负面社会情感,这些“社会情感”对个体情感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人们出于自身不同的现实处境,也可能出于当前追求的某种目标等,对社会中的情感因素,在某时某地引起了他们“情感共鸣”,就深化了他们对这种情感的认识,从而内化为个体对社会、对事物的情感认同,影响和形成着个体性格、情感倾向等心理特点。

社会需要向个体的内化,影响着个体的需要与动机。社会基于发展、变革等目标从整体上产生着各种需要,个体只有满足社会需要或使个体需要与之相一致的前提下,个人才能在社会中获取必备物质、精神条件满足个人合理需要。因此,社会需要对个人需要起到了“引领”和“指挥”作用,这种作用影响着个体需要与动机。

社会分层带来了诸多积极、消极影响,这些社会精神因素、心理因素在便捷的现代信息传播模式中以覆盖式的态势向社会生活各领域渗透,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对那些积极的、进取的加以弘扬,对消极的、负面的加以引导和抑制,才能确保社会稳定和人的健康发展。

3 群体范式向个体行为方式的传递——阶层群体的生活方式以相对稳定的模式限定、影响着个体的行为

“来自社会、来自我们身边形形色色的人的要求,构成了一张无形的网,我们虽然可以在其中畅游,却永远不可能真正摆脱这张无形的网”。这段话描述的就是群体对个体影响。人们总是生活在不同群体之中,也基于群体有形的或是无形的影响形成着自己的行为方式。一般而言,群体对个体的作用主要有规范和约束,带动和示范等。

一方面,群体生活方式具有客观规范和制约的作用。群体之所以如此容易的可以加以分别,在于群体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就来源于群体对个体的规范和约束作用。首先,这种作用体现在某种约定俗成、公认的行为标准上。群体性的规范一旦形成,就会对人产生影响和制约,在长期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个人的行为特征、观念和思维定势等。其次,群体思想行为方式的规范和制约直接反映“客观经济地位”。处在不同社会群体的人,他们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总会体现出一种“经济性”特征,很难想象一名出入高楼的白领与长年耕种田地的农民在生活方式、消费行为甚至交往范围上有太多的共同之处,这就是“群体模式”的极端体现。行为学研究表明,人们基于需要而产生动机,基于动机而引起行为。马克思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当“物质条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时,人们以往形成的生活观念仍然是“相对稳定”的。这种“稳定”体现在生活细节追求,消费内容倾向,交往对象选择等方面,这就在现实上产生着不同需要和动机。

另一方面,群体思想行为方式对个体具有示范和带动的作用。现代性的生活环境下,铺天盖地的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及其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使不同阶层的人们更清楚地看到社会生活的差异性。人们会通过不同的角度区分出生活标准的高低,并本能的对“优质生活”的向往和期望,当人们在现实上无法完全实现他们所希望得到的生活时,就会通过模仿或是局部的具备“优质生活”的某些指标来达到心理上的满足。这样,“优质的”生活方式就对人的思想行为产生了影响。在这种条件下,社会上的“跟潮效应”、“明星效应”就应运而生。

4 小结

来源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在思想行为上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根源于个体成长、发展社会环境条件的差异,也来源于社会心理和群体行为的重要影响。从这些方面来看,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变化就具有了重要的解读线索。当然,人的思想行为也不完全取决于上述方面,本文仅从人的思想的外部条件层面上进行论述,其它还包括个体思想自身的矛盾运动等因素,本文不作赘述。

[1]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2]刘振忠.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M].黄河出版社,1991.

[3]马永福,廖达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4]唐志龙,罗剑明,冷浩然.思想政治工作哲学[M].解放军出版社,1998,95.

[5]石学峰.转型期我国社会分层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福州党校学报,2009(5):05—0046—04.

[6]石凤研.论个体心理—社会心理的互动与心理的社会化[J].南开学报,2007(1).

[7]梁良.从众 [M].东方出版中心,2007.

猜你喜欢

物质条件内化群体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学校档案保管的物质条件及要求
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