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探究

2012-08-15吴秀丽

科技视界 2012年30期
关键词:组织生活学生党员高校学生

吴秀丽 杨 洋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湖北 荆州 434020)

1 学生党组织生活的作用

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是进行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对党员入党再教育的重要制度,是增强党性、提高学生党支部战斗力、凝聚力的有效载体,对思想政治工作起了重要作用。

高校学生党组织生活的质量关系到学生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问题,影响到学生党员政治学习成果的形成以及先锋模范的作用的发挥。所以,为了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党组织生活的作用,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是必要的且是关键的。

《党章》第8条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党员领导干部还必须参加党委、党组的民主生活会。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

通过党章的规定我们可以知道,任何党员都不能脱离组织,参与组织生活是党组织对每个党员的基本要求。党员只有通过参加组织生活,及时汇报思想,主动学习与交流,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增强党性锻炼,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 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在实践中的缺陷

2.1 组织生活缺乏规划性、系统性、自觉性

组织生活缺乏规划性。没有提前对组织生活的开展进行规划和安排,没有明确每次活动的时间、地点、主题以及形式,随意变动或变通活动内容,导致组织生活不规范。

组织生活缺乏系统性,流于形式,由于学习存在应付思想,没有将组织生活同预备党员考察、党员的再教育、党员的日常考核等工作结合起来。

组织生活缺乏自觉性,在提高组织生活质量方面,仅仅依靠党员自觉性来学习,很少从调动党员积极性的角度来思考丰富组织生活的问题,这会使活动呆板、乏味,打击积极性,形成恶性循环。

2.2 组织生活形式单调、内容单一

党组织生活的基本形式: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以及上党课、民主评议党员、评选优秀党员等。支部组织生活的形式应当富有生气,丰富多彩,以起到对党员进行有效教育管理和凝聚感召的作用。

党的理论学习是党组织生活的主要内容,坚持理论学习是有必要的,但是在日常的组织生活中,多数停留在传达、学习党内文件,吸纳新党员、预备党员转正和收缴党费等一般的管理活动上。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研读著作、关心时事的学习氛围。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可通过互联网获悉大量的时事政治信息,而学生党员还停留在口头传达、观看视频的阶段,有点与时代脱节,这样不仅时间慢、信息量小、内容重复交叉,而且降低了学习新鲜感,挫伤了学习自觉性,这也影响了党组织生活的质量。

2.3 经费不足影响实践活动开展

高校学生党组织生活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上级党组织的专项拨款,来源有限且经费非常不足。对于学习、实践、交流、参观等多种模式的组织生活产生相当大的限制,会无形加重学生党员的经济负担。所以,学生党组织生活绝大部分只能限制于校内的政策学习、讨论、文体活动等。

2.4 制度建设不完善

通过调研发现,学生党支部在制度建设方面有所欠缺,如缺乏考核评价体系、工作量化指标以及合理的奖励机制等制度,这些就使得党组织生活有效性的发挥的更加困难。

3 对组织生活的实效性建议

提高高校学生党组织生活的质量是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高校组织生活质量的提高,要以高校党建工作为基点,以创新活动方式和调动学生党员积极性为措施,结合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大胆创新、敢于实践。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放在首位,不仅要注重形式的多样化,而且还要有规划与总结,明确学习主题,总结学习成果。组织生活模式要围绕大学生学习特点,以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方式展开;组织生活模式的设置要体现学生党组织的民主性,广泛征集意见及建议,尊重学生的自我精神,实现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以下,将针对如果开展组织生活提出实效性建议:

3.1 加强党建工作队伍的培养

党建工作队伍大多数都是学生工作者兼职党务工作,党建的专职人员并不多,并且缺乏经验。党建工作干部队伍素质直接关系到党建工作的成效,所以,要有效开展党组织生活,首先就要培养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建干部队伍。在培养过程中,要保证工作人员有充足的工作时间和精力,要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加强学习与交流。

3.2 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

从制度上进行规范,为开展良好的组织生活提供保障。一方面,应强化学生党员的纪律观念,及时做好检查与公示,规范制度建设,确保组织生活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奖惩机制,把组织生活开展情况纳入党内各类评优。

3.3 为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提供保障

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增加对学生党建经费的投入,为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开展提供充足的后勤保障。同时,学生党支部可提前做好预算与审批,做到勤俭节约,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另外,在不影响组织生活政治性的前提下,也可适当引入社会资助资金,与外单位党组织合作开展组织生活,扩大组织生活参与面。

3.4 利用网络创党建

网络技术成熟为组织生活提供了更便捷的学习交流方式,给组织生活融入了新鲜和时尚元素,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让组织生活的形式丰富起来。在获取政治信息方面,比起传统传播方式,上网则少了时空的限制,环境更宽松和自由。运用网络来开展组织生活是大学生党员乐于参与的方式,它缩短了青年与党组织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组织生活更具时代感,更具感染力,使组织生活在新形势下,更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1]

运用QQ群、论坛、博客、微博、飞信等形式,过好网上组织生活,已经当为组织生活新兴的方式,受到学生党员的普遍欢迎。通过网络途径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是对传统学生党建工作模式的改革和完善高校学生党支部应大胆创新,使大学生党建工作顺应时代发展。

4 结束语

组织生活模式的创新以及制度的完善,根本目的是让党组织更有凝聚力和号召力,更好的为群众服务。学生党员是党组织的生力军,是党未来的希望,有效的团结起来,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在广大学生中的感召力。为此,作为长期在党建基层的工作者,有责任开展好组织生活,引导他们学习党的理论、了解党的历史。

[1]张彦.高校班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模式设计的原则与方法[J].教育与职业,2010(32).

[2]阳洪霞.QQ群: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力平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3).

[3]徐长安,张杰,邓兰.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研究[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4]周东斌,张良浩,彭国存.试析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模式创新[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3).

[5]李书娟.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研究[J].科教文汇,2010(4).

[6]周碧蕾.新时期如何依托网络创新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J].文教资料,2011(3).

[7]叶帆.以电子党务促进党建创新[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5,18(1).

[8]李春霞.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研究[J].世纪桥,2011(9).

[9]陈子辰.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组织生活学生党员高校学生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一图读懂党的组织生活该如何过
如何过好党的组织生活
黔南州文联党支部与新寨村党支部召开双向组织生活会
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会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