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超现实主义文学的“梦”与“幻”

2012-08-15付馨慧

科技视界 2012年30期
关键词:潜意识文学作品灵魂

付馨慧

(吉林化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语 吉林 吉林 132022)

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现代资产阶级文艺思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法国出现的一个文学艺术流派,它的追随者遍及美国、比利时、西班牙、瑞士、德国、南斯拉夫、希腊、美国、墨西哥、巴西、日本及非洲。超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它是对传统艺术看法的巨大挑战。在其产生初期,曾广受批判,后逐渐为社会所接受。波及文学、绘画、建筑、音乐等各个领域。

超现实主义是伟大的艺术。超现实主义的大师用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段,展示出人们灵魂最深处的东西,给人们以震撼,让人们对自己的灵魂重新审视和深思!超现实主义作品就像是振聋发聩的呐喊,让人们听到“自我”的呼唤。超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虽然不如超现实主义绘画、建筑等方面耀眼,可是超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如梦如幻的描写,却是引导人们对灵魂深思和探索的领路者,它的辉煌,成为了文学创作中的奇葩。

超现实主义文学主张的理论依据来自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学和关于梦的阐释。超现实主义认为,文学艺术要在人的复杂性后面发现它的统一;现实的表面不足于反映实现本身;超于现实之上存在着“某种组合形式”,这种形式能达到事物的本质。这种形式之一是潜意识,另一种就是梦。潜意识,反映了人的灵魂和世界的内在秘密;表达了潜意识,才能达到人对自己的完全意识,才能解释现实世界的动因。梦,把人秘而不宣的东西完全剥露出来,既显示了过去和现在,也预知着未来。超现实主义文学在艺术手法上还提出要注意幽默,具有对一切事物采取笑谑态度的特点,被称为“黑色幽默”。超现实主义还提出追求“神奇”、“奇特”的艺术效果,他们的创作寓于各种不同的令人预料不到的形象比喻。

超现实主义文学宣称在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所谓 “彼岸”世界,即无意识或潜意识的世界,后一世界比前一世界更真实。强调诗人听从潜意识的召唤,写梦境、幻境,事物的巧合,提倡自动写作法,把梦幻和一刹那的潜意识记录下来,达到“纯精神的自动反应”。超现实主义否定现实主义和传统的小说,敌视一切道德传统,认为它是平庸、仇恨的根源,“追求”纯精神的自动反应,力图通过这种反应,以口头的、书面的或其他任何形式表达思维的实际功能。它不受理智的任何监督,不考虑任何美学上或道德方面的后果,将这思维记录下来”。

自1921年,超现实主义第一部实验性的作品出现,即布洛东和苏波合著的《磁场》首次提出了无意识书写和自动的写作的问题,对后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留下了许多文学作品。超现实主义者强调返回原始,强调人们的下意识或无意识活动,超现实主义否认理性的作用,超现实主义文学否定现实主义和传统的小说,其宗旨就是离开现实,如布洛东1924年出版的小说《可溶解的鱼》以及1928出版的《娜嘉》,就是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是典型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后来,1926年阿拉贡发表的散文集《巴黎的农民》,艾吕雅的诗集《生活的内幕》、《痛苦的都会》等等,均属于超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娜嘉》是超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的代表作,我们可以深刻的体会到超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的“梦”与“幻”,事实上是表达了对现实的强烈不满,鼓励人们有真正探索自我的勇气。作品把对下层妇女娜嘉的生活情景的描绘和对超现实主义作家的活动的叙述交织在一起,大大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主人公娜嘉确有其人。小说中特意包含了幅当作插图的照片,其中有娜嘉的各种小照。作品开头十几页的篇幅是探究“我是谁”这样一个问题,然后才写到主人公。“我”亦即作家本人是在街道上闲逛时遇见娜嘉的。在“我”和娜嘉告别是“我”问她“你是谁”,这一问题同作品开头作家对自己究竟是谁的探究是彼此呼应的。她毫不犹豫的回答“我是一个游荡的灵魂。”第二次见面时,她表现出对超现实主义诗歌的极大兴趣和认同。她丰富的想象和带有梦幻色彩的语言让“我”迷惑。“我”同娜嘉不断交往,对她的身世和感情世界的了解与日俱增,直到她被关进疯人院为止。

小说在描写作家和她的交往过程的同时,将对影剧院、咖啡馆、商店、街道等繁华的都市面貌进行的真实的描绘,和对娜嘉的描绘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作家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愤慨。作家借娜嘉这个活生生的人物,表现出超现实主义者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娜嘉尽管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但又和常人有着很大区别,她的话语和精神境界超越了世俗的道德观念的羁绊,被平常人看作精神病人,但这些话语正是她的真实内心世界的下意识流露。她生活于现实世界,又深刻的体会着超现实世界,她的肉体和灵魂是分离的。可以说,娜嘉是作家特意创造的一个超现实主义形象,一个表达现代文明社会中肉体与灵魂分离的超现实主义的标本。对这一形象的塑造,既揭示了现实世界对人的压制和摧残,又寄托了作家对人的本质和意义的思考,有着出浓厚的悲剧色彩。另外,小说里多次写到娜嘉的悲惨生活,这些描写尽管大多是她自己讲述,同样具有震撼人心的力度,反映了超现实主义作家布勒东对现代西方社会的全面否定。

超现实主义文学是继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之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又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重要流派。这一流派有明确的政治、社会和文学理论以及一套实验性的艺术特色,但情况极为复杂。超现实主义小说与以揭示世界的荒诞性为目的的存在主义小说不同,与纯客观描写的新小说也不同,却与意识流小说相似,但又不同于它的纯粹下意识描写,超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并且掺杂了超现实主义运动的经验和体会。虽然多是“梦”与“幻”的描写,但它强调了“自我”在现实中的存在和体现。超现实主义存在的时间较长,这个流派颇有吸引力和生命力,不少的现代派都是受其理论影响并发展而来。

[1][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心理哲学[M].杨韶刚,等,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7

[2]陈保红.论超现实主义的现实意义[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2004.

[3]布勒东,丁世中.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宣言(1924年)[J].当代艺术与投资,2009,(7):14.

[4]关春华.论精神分析学说对超现实主义的影响[J].理论界,2005,(7):25-26.

[5]王清丽.超现实主义的文化意义[J].美术观察,2006,(4):33-34.

[6]董艺.论《娜嘉》中的超现实主义写作原则[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

[7]李克.从反叛与重建走入深层困境──谈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命运[J].社科纵横,1996(2):53-55.

猜你喜欢

潜意识文学作品灵魂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第一眼看到什么动物,测试你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灵魂树 等
Modeling some 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CO2fertilization for global forests and forest industries
人闲一闲,等一下灵魂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潜意识欲望的诗意书写——柳梦梅形象的潜意识解读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