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建筑滑模施工工艺

2012-08-15费云洪

科技传播 2012年14期
关键词:楼板滑模墙体

费云洪

江苏丰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苏淮安 223000

通常,高层建筑上部结构都具有层数多、结构布置竖向相同或者相近,标准层施工工艺重复多的特点。而滑模施工具有施工速度快、劳动强度低、机械化程度高、施工条件好、施工成本低等优点,因此,为加快施工速度、降低施工成本,采用滑模施工不失为一种绝佳的施工方法。本文对滑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存在的优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滑模施工技术的关键点以及常见的滑模施工种类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滑模施工技术的良好运用做出有益探索。

1 高层建筑施工中使用滑模施工技术的优势

滑模施工技术是指模板与建筑高度能够同步增到的施工工艺,这种施工技术特别适用于筒层建筑结构的施工,尤其施工场地狭窄的施工,采用滑模施工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施工方法,该法施工速度快、模板损耗小,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滑模施工是利用液压千斤顶将整个模板系统及操作平台提升,它可以连续不断的作业,从而很好的保证了混凝土的连续性,没有施工缝、结构表面光滑、机械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施工安全、快速等优点。液压滑模施工是一种十分优质、快速的施工技术,只需要安装1米多高的模板,就可以实现整个高层建筑的连续施工,最终达到设计高度。滑模施工的最大特点就是不需要进行脚手架的搭建,通过升降装置就可以实现滑模施工的不断进行。这种施工工艺省去了重复的安装固定模板,每天的爬升高度可达3m~5m,施工进度是普通方法的2倍以上,施工成本可节约五分之一,实践证明,滑模施工技术在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以及结构整体性方面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核心筒体、框架柱、剪力墙等是高层建筑主要的竖向结构,也是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控制的关键,因此,采用滑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滑模施工装置主要由三大构件组成,即提升系统、模板系统以及平台系统,这三个系统的有机组合实现了滑模施工的有效开展。这其中提升系统主要涉及到油路、控制系统以及支承杆三部分;平台系统主要是由吊架、辅助平台等组成;模板系统则是模板、围圈等组成。因此,滑模装置设计时应该根据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着重做好这三大系统的结构设计、力学验算、安全验算等,确保滑模装置的适应性、安全性、合理性。

2 滑模施工的技术要点

2.1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滑模施工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很高,只有搅拌出优质的混凝土,才能保证滑模施工的顺利进行。首先,必须要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配合比是混凝土质量的保障,只有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配合比试验,才能得到最优的配合比设计。其次,必须把好原材料质量关。原材料水泥、砂、碎石、粉煤灰、外加剂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因此,严格按照配合比设计的要求选用优质的水泥、砂、碎石、粉煤灰、外加剂等原材料。再次,加强混凝土搅拌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设计进行配料,配料称重必须准确。新拌混凝土应该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并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及时调整混凝土的塌落度,以便滑模施工。

2.2 混凝土的浇注控制

滑模施工技术混凝土浇注时应高度在关注下述几个关键点:1)确保钢筋的干净,如果钢筋不洁净的话,很容易导致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不牢;2)混凝土浇注速度、浇注高度等应该要均匀,这样才有利于模板的顺利升降;3)混凝土分区分层应该等厚浇注振捣,不得直接用吊斗或者布料杆直接入模,而是应该先将混凝土卸到分料器中,然后再均分到各个区域,确保各个区域的混凝土浇筑基本平衡,防止偏载。

2.3 模板的滑升

在初滑阶段应该要缓慢、匀速滑升,滑升的高度要小,以便检验整个滑模装置的强度,稳定性、安全性等,确定后续滑模施工的出模时间及提升速度。当滑模施工正常后,应该按照初始滑模确定的速度计出模时间均匀滑升,滑升应该平稳。滑升的速度应该根据混凝土的强度来确定,出模时间不得太短,以免先浇注混凝土强度不够而坍塌。

2.4 钢筋的制作与安装

滑模施工,顶板与墙体是连续进行的,钢筋制作、安装工程量大,工作条件差,交叉作业多,因此,必须要做好各工种间的相互配合协调工作及劳动组织,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

2.5 滑模施工的纠偏

纠偏是滑模施工中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若纠偏不及时、措施不当,将会导致结构的倾斜,甚至倒塌。经常用到的滑模施工纠偏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1)利用千斤顶来进行纠偏。千斤顶纠偏是指利用垫铁来对模板系统、平台系统进行施加力,让整个系统在千斤顶的压力之下朝着既定的方向偏移,从而达到消除偏差的目的;2)利用顶轮来进行纠偏。这种方法是指利用混凝土墙来作为支撑点,借用外力来使模板在上升中逐渐的到达正常位置,这样可以达到纠偏的基本目的;3)利用模板坡度平台来进行纠偏。在模板不断上升过程中,如果出现偏差,就利用模板坡度调整来进行纠偏,利用混凝土自身重量,强迫平台及模板系统朝着偏移的反方向滑升,从而达到纠偏的目的。

3 常见的几种滑模施工方法

3.1 墙体滑模、楼板并进施工法

采用这种施工工艺的具体流程如下:首先就是利用模板将混凝土浇筑到楼板底,然后进行钢筋的捆绑,进行模板滑动,再就是仔细观察已经浇灌的混凝土是否有麻面等问题,同时进行模板的清理,然后进行内模板的脱空与停滑以及平台的吊升,再然后是楼板的模板系统、安装楼板钢筋、并检查,接着浇筑楼板与阳台混凝土,再就是在内模板下口处安装“L”形堵板,将上一层楼板的模板系统吊装完成,封闭活动平台板,最后安装上一层门窗假口、墙体竖向筋接长,上层墙体滑模。

这种方法施工速度快,一般三天便能完成一个结构层施工,当施工完5、6层结构后,便可以提前进行门窗安装、水电安装、内装修等工作,可以大大的缩短整幢建筑的施工工期。另外,该法施工楼板与墙体连接为整体,因此结构具有很好的整体性。

但是,该方法也存在以下问题:1)当模板下边滑升到楼面位置时,支承杆的长细比比较大,所以应该考虑将支承杆的间距加密,并且注意对支承杆的加固;2)当内模板完全脱空时,支承杆的长细比过大,而此时上部砼的强度不高,对支承杆的嵌固作用也比较弱,所以在风荷载的作用下容易失稳;3)这种方法的缺点就是耗费大量的工时,对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要求比较高,这是因为每一层模板的需要不断的进行倒转,会耗费大量的劳动。

3.2 墙体先滑、楼板跟进法

该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滑模浇筑墙体,在楼板位置预埋楼板钢筋或者预留孔洞→滑模施工超过楼板高度时,将预留的楼板胡子筋扳直→按照前面的程序继续向上滑模施工墙体3~5个楼层→再反下去安装楼板模板系统、钢筋等→楼板浇筑混凝土。

这种方法楼墙体滑模施工对楼板的施工影响不大,因此,工序安排时间比较充足,内装修及水电安装等工作也可以提前进行,可缩短工期。另外,楼板采取一次抹光,施工质量比较好。楼板的模板可以采用定型台板或者H型支架,便于拆装,劳力消耗小。但是该法钢材消耗量大,一次性投入成本高。另外,楼板与墙体之间的存在施工缝,若处理不当就会出现质量问题。

3.3 楼板配合墙体随滑随浇法

其施工工艺流程:墙、柱滑浇至梁底—墙、柱及框架梁滑浇至楼板底→柱继续滑浇、墙梁空滑至内模下口平楼面标高→剪力墙两侧的楼板支模、绑筋→墙、柱滑浇,梁空滑,留出楼板施工缝→框架梁两侧的楼板支模、绑筋,墙、柱滑浇至上层楼板底→浇筑楼板混凝土。

这种方法的最大好处就是高空作业量的大幅度减少,因为墙体的浇筑基本上就是采取的边滑动边浇筑的方法,这种施工方法不需要在墙上预埋与楼板钢筋连接的胡子筋或者孔洞,通过事先将钢筋绑扎完毕,在利用滑模施工时,仅仅是预留了施工缝,楼板端头的钢筋被顺带的浇筑在了墙体之内,省却了不必要的施工程序。

4 结论

滑模施工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具有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施工成本低等一系列的优势,因此深受高层建筑建设者的青睐。但是,滑模施工技术难度较高,施工控制难度较大,对混凝土连续施工的要求很高,因此,必须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及施工过程控制工作,尤其是要重点控制混凝土质量及纠偏处理。

[1]贺海珍.液压滑模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及控制措施[J].山西焦煤科技,2007(11).

[2]王艳霞.高层建筑滑模施工方案设计浅析[J].广西城镇建设,2008(5).

[3]蒋悦鹏.滑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09(3).

[4]杨丽娟, 王锐.浅谈高层建筑滑模施工中的水平和垂直度控制[J].华章,2011(15)

猜你喜欢

楼板滑模墙体
预制叠合楼板的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应用研究
装配式叠合楼板施工质量控制
厨房、卫生间楼板渗漏的主要原因及防治
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及墙体保温技术分析
四边简支PK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受力性能分析及应用
基于组合滑模控制的绝对重力仪两级主动减振设计
PMSM调速系统的自学习滑模控制
并网逆变器逆系统自学习滑模抗扰控制
承重型3D板墙体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秸秆砖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