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有效提问的思考

2012-08-15

科技视界 2012年36期
关键词:彩泥胶囊案例

蔡 琳

(昆山市锦华幼儿园 江苏 昆山 215300)

1 提问的内容,问什么?

1.1 紧扣教学目标

探究活动应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教师通常以提问的方式将之传达给幼儿。如果提问体现了活动目标和活动的重点、难点,就能促使幼儿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地进行猜想,反之,则会使活动偏离方向而无效。

案例一:在活动“物体的沉浮”中,教师把积木、纸、铁块、橡皮泥等材料放在一块布的下面,问:“猜猜我为你们带来了哪些好玩的东西?”幼儿开心地说:“是变形金刚。”“是陀螺……”这些答案都被一一否定。看到幼儿实在猜不出,教师只好将材料全部呈现。 然后问:“这些东西放人水中会怎样呢?”幼儿答道:“橡皮泥会烂的。 ”“纸会湿的。 ”“铁块和积木会沉下去。”……出人意料的发言,教师不知如何回应。就这样,两次猜想占用了宝贵的时间,以致后面的探究活动只能草草结束。

案例中教师的第一次提问完全是天马行空,幼儿只能是不着边际地瞎猜。而第二次提问则缺乏明确具体的指向,致使幼儿曲解了问题,回答当然无法朝着教师预期的方向发展。 与其这样绕来绕去,倒不如开门见山地直接导入活动,先让幼儿观察材料,然后问:“如果把这些东西放到水中,你们猜一猜是沉还是浮呢?”使得幼儿的猜想有了明确的方向,进而在操作实验中验证猜想,思考为什么。 也就是说,教师的提问要紧紧围绕活动目标,突出活动重点,指向性要强,撇开一些非教学因素的干扰,以自然有效地生成预期的活动效果。

1.2 紧跟幼儿发展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情绪、思维和行动很容易受到同伴及周边事物的影响,注意力容易分散。 但只要教师能根据幼儿的认知特征和兴趣来创设问题情境,就有助于提高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集中注意力,促使幼儿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

案例二:在活动“有趣的三角架”中,教师讲述彩泥和彩棒是一对好朋友,它们常在一起玩游戏的故事后,依次提出了以下问题:(1)可以用什么办法让彩棒站起来?(2)彩泥也想到彩棒上去看看,用一根彩棒能把彩泥顶起来吗?(3)两根彩棒能不能呢?再多一点呢?通过一次次的操作探究,幼儿发现了用三根棒就能方便稳固地把彩泥顶起来。

案例中“彩棒和彩泥做游戏”的情境使得原本抽象、枯燥的科学原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趣味。 在此情境中,教师从幼儿的发展角度出发,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层层递进地设计出接近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和智能水平的问题,从而帮助幼儿梳理了已有知识,将无序、零碎的经验变得有序和完整。

2 提问的方法,怎么问?

2.1 顺势追问——让幼儿体会“科学味”

幼儿的探究需要教师适宜的指导和帮助,幼儿的科学发现往往是在教师有效问题引领下的发现。 追问能让幼儿积极思考,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 然而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忽视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从而错过了介人的最佳时机,致使幼儿在困难无助中失去探究的兴趣。

案例三:在活动“比较水的多少”中,教师出示了四个分别标着1、2、3、4 的瓶子,两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两个形状、大小不同,瓶中装有不同量的水。 教师问:“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多? 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少?”在幼儿准确迅速地说出3 号瓶里的水最少后,教师又问:“在剩下的三个瓶中哪个瓶里的水最多?哪个瓶里的水最少呢?”在教师指导下幼儿分别将1 和2、1 和4、3 和4 两两进行比较,但无法准确说出哪个多哪个少。 而教师仍不厌其烦地让幼儿继续比较,幼儿原本高涨的探究热情降到了零点。

其实,当幼儿无法正确说出答案时,正是教师引领幼儿开展进一步探究的契机。 这时的问题引领尤为重要。 教师不妨顺势追问:“既然用眼睛无法比出瓶中水的多少,我们何不想一想有没有其他好的办法呢?”这样一来,既调动了幼儿原有的关于测量的经验,又为幼儿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和目标。

2.2 适时反问——让幼儿产生顿悟

反问就是把问题倒过来提出,以反推正,是训练幼儿逆向思维的重要途径。适时有效的反问,会使幼儿产生心理和认知上的矛盾冲突,能将幼儿容易忽略的内容提出来,引起幼儿的注意,促使探究活动不断深入。

案例四:在活动“会翻跟头的胶囊”中,当幼儿得出了“在胶囊中放人重的会滚动的东西,才会使胶囊翻跟斗”的结论时。教师抛出了一个问题:“胶囊一定要在轨道上才能翻跟斗吗?” 一名幼儿自语:“不一定。 ”教师反问:“那你认为它可以在哪儿翻跟斗呢?”“在木板上。 ”“还可以在钢琴上、地上翻跟斗。 ”孩子们就这样又展开了猜想,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又一次的实验活动开始了。

此案例中,教师为了培养幼儿的批判性思考力和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引导幼儿反问“胶囊一定要在轨道上翻跟头吗?”当个别幼儿有了怀疑后,马上再次通过反问引导,从而使“胶囊还能在哪里翻跟头”这一问题明确为全体幼儿的共同问题。 二次反问使幼儿产生了顿悟,在猜想、实验、交流中,对物体滚动的内外因素都有了一个初步的较为清晰的认识,简洁的几句话演绎出了“峰回路转,别有洞天”的精彩一幕。

3 提问的主体,谁来问?

3.1 提问不应是教师的专利,应巧设探究留白

由于受传统教育中重知识、重灌输的影响,有些教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倾向于“告诉”幼儿科学知识。 造成了“满堂灌”现象。 或为了恪守“完美”的活动设计,只允许幼儿带着问题去探究,不愿与幼儿互动,使得幼儿不能有效发起提问。

案例五:在观摩活动“磁铁”中,教师带来各种磁铁、铁制品和非铁制品,并采用一问一答式讲解磁铁的正负极,什么是同性相吸,什么是异性相斥, 幼儿的探究也在教师的指挥下亦步亦趋。 观摩者问教师:“为什么不让幼儿自己去探究呢?”教师回答说:“这节活动要教给幼儿的知识点很多,让幼儿去慢慢发现,浪费时间,活动任务肯定完成不了。 ”

此案例中教师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以牺牲幼儿的提问权为代价,尽管讲得口干舌燥,可教学效果甚微。 我们知道,学习主体没有任何问题的科学活动是没有生命力的,久而久之幼儿会丧失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幼儿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探究发现学习,探究需要做观察、需要提问题、需要假设和实验,这是一个发现空白、探究未知、发现真理的过程。因而教师应刻意创设探究中的“空白”,提供幼儿提问的机会。

3.2 把提问权交给幼儿,鼓励幼儿质疑

质疑是孩子学科学的起点,科学探索要依靠问题不断推进,鼓励和引导孩子提出问题,能激发孩子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欲望。

案例六:在活动“沉浮的秘密”中,教师拿出两杯水(一杯是清水,一杯是浓盐水)和两个鸡蛋,让幼儿猜:这两个鸡蛋放在杯子里会怎么样?幼儿猜到两个鸡蛋会沉下去,但结果是:一个浮在水面,一个沉了下去。当教师将两个鸡蛋交换了杯子后,幼儿又发现:原来沉下去的蛋在另一个杯子里却浮了起来,而原来浮起来的那个蛋却沉了下去。 这时,幼儿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问题也就油然而生:为什么蛋在这个杯子里是沉的,到了那个杯子里就会浮起来呢?杯子里的水不一样吗?

在科学面前,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教师所创设的活动情境中隐含并折射出的“科学问题”不应该由教师一个人直接提出,而应给予机会让幼儿尝试着提出。 幼儿发起的提问更贴近他们的思维实际,更能诱发他们深入地探究。 案例中,教师不失时机地放手,适时地挑起了幼儿的认知冲突,使得幼儿提出了如此精彩的问题,对探究“沉浮的秘密”充满了期待和兴奋,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获得了有效激发,促使他们对沉浮的科学现象有了创造性的思考和认识。

猜你喜欢

彩泥胶囊案例
Shugan Jieyu capsule (舒肝解郁胶囊) improve sleep and emotional disorder in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nvalescence patients: 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trial
Shumian capsule(舒眠胶囊)improves symptoms of sleep mood disorder in convalescent patient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捏彩泥
创意彩泥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彩泥天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聚焦“毒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