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资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

2012-08-15栾晓军

科技视界 2012年14期
关键词:内资外资企业外资

栾晓军

(宁夏银星多晶硅有限责任公司 宁夏 吴忠 751100)

1 我国制造业中外资经济的主要特点

在对外开放最早的第二产业中,外资经济高度聚集在制造业部门。经观察发现,我国九成左右的外资经济集中在制造业,规模以上的外资企业是其核心发展力量,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难以忽视的重要贡献。外资企业在解决就业、资本形成、创造价值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内资相比,外资经济主要突出特点有:

1.1 在制造业的30个行业中,内外资经济各有七成左右的资产总量汇集在资本、技术密集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10个高新技术产业或重工业中。从地区分布看,外资经济的集中程度很高,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西部地区经济规模很小。

1.2 外资企业的科技投入力度明显不及内资企业。从科技投入看,在制造业中外资企业科技投入的相对规模赶不上内资企业,国内科技研发的主体依然是内资企业。2008年,外资企业中的科技活动人员占其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86%,明显低于内资的3.43%。此外,从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来看,外资和内资企业分别为1.25%和1.84%。可见,外资企业科技投入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外资企业的经营效率普遍高于内资企业。从经营效益看,外资企业的盈利能力要显著高于内资企业。从资产收益率看,2008年外资企业为6.84%,而内资企业为5.14%。在制造业内部,内外资企业经济效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技术密集的重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上。

1.3 外资企业的出口倾向高于内资企业。外资企业的出口倾向明显高于内资企业,且出口结构也优于内资企业。在我国制造业实现的40005.76亿元出口交货值中,外资企业占72.05%。此外,在外资企业当年创造的工业销售产值中,46.18%用于出口,高于内资企业的10.25%。就出口结构而言,外资企业的出口主要集中在一些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高的行业,而内资企业则大部分是一些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

由此可知,制造业中规模以上外资经济在行业和地区分布上同内资企业具有一定的共性,可在经营效率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尽管外资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处于高端,但其在我国的科技投入力度还较为薄弱。此外,外资企业产品主要销往国外市场,而出口倾向和出口结构又是内资企业难以匹敌的。

2 我国制造业中外资的发展

2.1 投资方式由中外合资朝着外商独资方向发展,在外资经济贸易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外合资作为一种双赢的引资,投资方式曾被广泛的利用,并且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外资经济的主要形态。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善,不确定风险的降低和各国投资政策的放宽,规范和透明,外商独资的企业迅速利用这一良好经济机遇迅速发展起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保持着较快增长速度,跨国公司实施独资化方式主要有新建独资企业,在原有合资企业中增加投资和扩大股份占有额,或者直接收购和兼并国内企业。外资对中国制造业增长的贡献。从1990年到2005年,中国GDP以年均9.8%的增长速度上升,大约有1.9个百分点来自利用外资的贡献。在工业总产值中,外资企业工业产值的比重也由1998年24.74%提高到2005年的31.74%。1998~2005年平均占工业总产值28.96%,即我国工业总产值中每100元中就有28.96元是由三资企业创造的,外资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较大。

2.2 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是是指一国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单独或共同出资,在其他国家的境内创立新企业,或增加资本扩展原有企业,或收购现有企业,并且拥有有效管理控制权的投资行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以东部地区为代表,我国在充分利用劳动力,自然资源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国际直接投资和接受国外企业的代工合同等方式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迅速建立起全面开放的外向型经济,通过融入全球经济,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在这一过程中,国际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国际直接投资从1990年的102.89亿美元,大幅增加到2006年的694.7亿美元。快速增长的国际直接投资通过经济起飞资本,推动当地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劳动力就业,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等推动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对外贸易扩大和产业进步。其中,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由于跨国公司投资具有规模大,起点高,投资总额大的特点,可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短缺,尤其是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建设。另外,随着跨国公司投资力度的增强,增加了我国的财政收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有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3 结论

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进入中国的外资毫无置疑是一个帮助者。它们带来了成功的管理模式、制造技术,帮助中国的制造业开发市场,树立品牌,推动了中国相对落后的制造业的发展。同时,也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必须审慎应对,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特色的发展道路。

[1]罗智波.中国利用外资的形式与对策社会科学研究[J].2009(5).

[2]桑百川.外资控制并购国有企业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6).

[3]陈继勇.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内资外资企业外资
外资企业在中国国内价值链中的采购结构及产出用途
中外资管合作大有可为
人民币债券为何持续受到外资青睐
外资进入A股:用其“利”防其“弊”
穿透虚假外资企业的“包装外衣”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内外资对中国碳排放影响的比较
天津:今年前两月引进内资项目1574个到位资金855.35亿元
浅谈外资企业收购民营企业的成败因素
FDI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