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化平台的教学活动设计——《视频编辑Premiere》课程
2012-08-15李明君宿翠华
李明君 宿翠华
(烟台南山学院计算机与电气自动化学院 山东 龙口 265713)
教学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它既具有设计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学设计主要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的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促使学生按各自的特点有效发展,因而有利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保持最佳状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数字化平台是一个课程管理系统,也是一个被设计来帮助教师在网络上搭建一门课程,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多样的学习活动、完整的交流环境、有力的学习管理、简便的操作体验,为教师设计、组织、实施网络化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 《视频编辑Premiere》课程教学定位
《视频编辑Premiere》是多媒体、动画设计、广告设计、艺术设计等专业的的必修课程。Premiere Pro是一款非常优秀的非线性视频编辑软件,在多媒体制作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对者静态图像和摄像机捕获的视频素材进行处理,还可以对Maya和3D软件制作的动态视频文件进行专业的处理,可以完成专业级影像作品的制作和编辑。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掌握数字媒体的一般特征,通过了解模拟视频和数字视频技术的区别。掌握非线性编辑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Premiere的基本应用,能够运用Premiere进行影视素材的组接、裁剪,制作高质量的动画特技,设计美观的字幕,熟练处理音频,完成高质量的声画同步。
2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教学活动设计
《视频编辑Premiere》是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视频剪辑、视频特效、视频转场、字幕、运动效果等等。根据数字化教学平台的优势和《视频编辑Premiere》课程的特征,构建出在数字化平台中得教学和学习活动设计。
2.1 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的目的。根据教学目的,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以研究行为目标著名的马杰在其著作《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中提出一个教学目标应包括三个基本要素。[1]
行为:说明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能做什么。
条件:说明学习者表现学习行为时所处的环境、条件因素。
标准:指出合格行为的最低标准。
在 《视频编辑Premiere》课程的数字化平台的搭建过程中,课程的第一讲使用作品欣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作品欣赏可以对本门课程有一个基础的了解,并能够明确完成本门课程学习以后自己能够达到怎样的一个水平。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可对作品进行简要的分析,找出几个作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分析该课程中所包含的内容。
2.2 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活动是指学习者以及与之相关的学习群体为了完成特定的学习目标而进行的操作总和。学习活动是学习者身心发展的源泉,因此学习活动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
活动任务的设计至关重要,它是学习活动设计中最难的也是最具创造性的设计活动。高质量的活动任务不但要将新知识和技能与学习者原有知识技能联系起来,而且要将新的知识技能与学习者生活经验、实践领域以及学习者的兴趣点之间建立联系,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创作能力。
在《视频编辑Premiere》课程的数字化平台的搭建过程中,可以围绕我们在电视中所看到的电视栏目片头、影片特效、婚纱摄影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来设计案例,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给学生一个好的学习情境。并且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看电影或电视节目的时候注意视频中的特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创作能力。
2.3 综合教学资源
在 《视频编辑Premiere》课程的数字化平台的搭建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数字化平台的优势,按照教学活动设计添加教学资源和活动,最终形成由一系列活动组成的教学过程和一系列教学资源构成的教学课件和学习资源。如:在每一讲中分别设置基本操作演示区、作品效果欣赏和上机操作区等。其中,基本操作演示区是给出flash格式的基本操作演示,通过学习可以掌握基本的操作;作品效果欣赏和上机操作区是给出视频格式的作品欣赏,配合上机操作要求提示完成所给效果的制作。
2.4 几个活动工具的组合使用
(1)讨论区+wiki
该形式可以支持小组协作学习,能够实现以下三种功能。小组成员首先在讨论区进行讨论,然后共同在wiki中完成本组的作业;小组成员在wiki中做完协作练习以后,针对本组练习的情况及练习过程中的问题在讨论区内进行讨论。
该形式适合于那些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答案不唯一,存在讨论空间的作业。
(2)聊天室+wiki
该形式支持小组成员自主选择主题,进行协作练习。小组在同一时间内登录平台,在聊天室内进行实时讨论,确定小组练习的主题,然后小组成员在wiki中分工协作完成本组的练习。
根据同学们学习的情况给与不同的建议,实现适时的个别化指导。例如在小组的wiki中如果小组练习的结果不够理想,指导教师可以停止该小组的wiki,并建议他们去学习相关的知识或观看相关案例,在学习完成以后再在小组的wiki中完成练习。
2.5 学习评价
学习者学完每一个主题以后,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应该有一个反馈,所以在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之后,利用数字化平台的课后习题的方式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由于课程的操作性比较强,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当中设置了几个综合的课后作业,设置作业提交模块。作业提交以后,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给出评语,完成教学评价环节。
课程结束时给出结课作业,如学校宣传片、电影预告片等。从素材的搜集开始到素材的剪辑和后期效果处理整个过程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3 总结
随着教师们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认识和使用水平得到提高,信息技术逐步成为教师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数字化平台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数字化平台上的课程建设,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相整合,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学科教学。合理运用信息资源指导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和协作性学习。
[1]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