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祠堂的保护及功能研究

2012-08-15张伟喜党曼丽

科技视界 2012年14期
关键词:祠堂建筑功能

张伟喜 邱 耀 党曼丽

(九江职业大学 江西 九江 332000)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目标的重要战略构想,旨在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在经济区的建设中必定会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新农村的建设,而祠堂作为农村普遍存在的一种古老建筑形式,研究在经济区的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这些古建筑、充分发挥这些建筑的文化功能,为我国新农村的建设服务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祠堂的历史和现状

祠堂,又名宗祠、宗庙、家庙、祖庙、祢庙、家祠。“祠”即是祭祀的意思,祠堂就是祭祀先灵的场所、礼堂。古代朝廷设有礼部,礼部的地位很高,礼部尚书尊称春官或天官,京戏开场有“天官赐福”。隋代礼部设有礼部、祠部、主客、膳部四司,第二即祠部,为祭祀司,负责国家和皇家的重大祭典。后来发展,祠堂成为华夏先民的精神和英灵(魂)栖息的殿堂,祠堂成为历史教科书。一座祠堂,记载着始迁祖的由来,艰苦创业的历史,和历代祖先为人处世、道德良知、人口繁衍、宗族文化,功勋业绩,在祠堂中可知其沧桑演变,经验教训。

据《礼记》记载,古时候只有帝王、诸侯、大夫才能自设宗庙祭祖。直到明朝,朝廷才开始允许老百姓建“家庙”。后来,祠堂多建于家族的聚居地或其附近。作为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祠堂文化从夏、商、周朝开始兴起,到宋代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伴随着明王朝在民间祭祖礼仪限制的放宽,宗族开展了一个大建宗族祠堂的热潮,许多规模恢宏、美轮美奂的宗族祠堂拔地而起,出现一个“厅祠林立”的社会现象。

解放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的运动,北方地区的祠堂基本都被推倒砸烂或改造成了办公场所等。祖宗排位包括有些藏于其中的家谱等皆被焚烧破坏,如今北方已难见祠堂,不知祠堂为何、作何之用者比比皆是。现今社会虽然经济发展,人民拥有比较富裕物质生活,但是,文化的失落,精神生活上的缺失,也越来越限制中国社会的发展后劲。因此,以传统祠堂为框架,在继承传统祠堂各项功能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建构一种综合性新型祠堂就显得十分必要。这种祠堂应该包括骨灰存放、亲人祭奠、重修补修族谱、文化传播、民众休闲、扶助弱势人群等多种功能,以全新的姿态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助力。从历史意义上说,祠堂文化的繁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及其发展状况。

2 祠堂的功能研究

2.1 祠堂的凝聚功能

祠堂的凝聚功能主要是指祠堂起着统一族人的行为与思想作用,使得群、族社会生活稳定,族众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和凝聚力。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属于我国南方地域,村落一般是以同一姓氏积聚而居,由于历史的变迁,宗族人口日益增多,形成了各个较小的分支,而通过祠堂的各种祭祀活动,通过庄严的祭祀仪式,宣读族谱,通过祠堂就能够把族众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使族众了解家族的光荣历史,讲述先祖的“光辉业绩”,以励族人;还要宣读族规、家训,以教育族众;参加祭祀的人要思念祖宗遗训及其遗范,以教育自己下一代,祭毕,族人间还要行礼,后辈向前辈行礼;通过修谱建谱活动中修撰家谱过程中的反复登门拜访,不断了解情况,追根溯源,寻祖问宗,加强了家族内部人员和家庭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了家族内部的彼此了解和信任,达到了增强族众之间的感情,起到了凝聚族众的功能。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祠堂这个特殊“载体”,充分利用祠堂资源,挖掘祠堂文化积淀和传统道德积淀,把祠堂变成为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思想文化传播的阵地。在农村,群众对姓氏宗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较为强烈,许多祠堂都设立了诸如理事会、监事会、老人会等民间管理机构,其成员作为祠堂活动的“掌舵人”,为灌输新鲜血液、拓宽文化内涵、调解邻里纠纷、宣传思想道德和科普知识身体力行、不辞奔波,对社会安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2.2 祠堂的教化功能

祠堂的教化功能主要是通过以祠堂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对族众的教育、感化的功能。祠堂建筑一般修建比较高大、威严、肃穆,人处其间必定产生敬畏之情。在祠堂参加祭祀有严明的规定,包括与身份相符的穿戴、祭品的定式等等。通过参加这种场面宏大、礼节繁多的仪式,可以增强族众对所在宗族的自豪感。有的家族还规定年龄稍长的男孩子都要参加宗族内的祭祀活动,以使他们从小知道做人的规范,懂得各种礼节,形成特定的思维模式,可见祠堂实质上是一个家族精神教化的圣殿。而且当族中有办理婚、丧、寿、喜等大事时,一般都在祠堂中举行。在举行的过程中就对传统的文化和礼仪起到了传承和学习的作用,使得我国传统的优良文化和礼仪在族众中能够反复的传承下来。

2.3 祠堂的文化功能

祠堂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艺术,祠堂的各种礼仪、规矩也是一种文化。族规对于“忠”、“孝”、“节”、“礼”的规定,关于修身、齐家、敦本、和亲之道,关于“职业当勤”、“崇尚节俭”、“重视教育”、“济贫救灾”等规定,都能够起到对文化的传承和教化作用。

在新形式下,各级政府也不失时机地引导祠堂活动,发挥祠堂文化“以德育人”功能,培育时代道德风尚,为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祠堂阵地作了有益的探索。摒弃祠堂内的菩萨、神位等东西,在祠堂举办成年宣誓仪式、尊老爱幼、移风易俗教育等宣传教育活动,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大部分祠堂都可以作为村活动中心,里面可以设有杂志书籍、娱乐器材、健身器材、运动器材,如兵乓球桌,象棋、卡拉ok等,每天开放时间段,供人们在闲暇时休闲和娱乐。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特别是乡风文明建设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2.4 新形势下祠堂的经济功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家族式工厂迅速发展,但是土地资源的缺乏却限制了部分工厂的发展,租用具有较大面的祠堂成为家族式工厂的一种较低成本的选择。而且,对于部分保存比较完整、具有一定建筑文化价值、体现地方特色的农村祠堂,加以保护和整修,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地方,以祠堂为中心进行的旅游景点开发以及展览馆、博物馆的改造,如中国最美乡村——婺源就是很好的案例。通过大量的报道、图片或文字展示等,让民众加深了对祠堂历史、文化、建筑审美价值的认识,同时也增强了村民对祠堂的保护意识。其合理的利用与开发不仅有利于文物的长久保护,并拉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些收入可以用来对孤寡老人进行帮助,也可以设立村奖学金、助学金,为那些学习好、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不但能够解决部分家庭困难学生的实际困难,而且能够对村内学生起到一个激励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祠堂的经济功能。

3 祠堂建筑的保护和发展

祠堂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是我们研究当时社会、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内容的重要资料,而且部分祠堂建筑形式也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

由于“文革”运动的破坏,鄱阳湖地区原有祠堂在不同程度上都遭受了破坏,如何对这些原有建筑进行保护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调查发现,对现有保存比较完整的原有祠堂一般采用“保护性修复”方法进行保护,而对于破坏比较严重的祠堂一般都重新建造,对祠堂的保护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修旧如旧的原则

对祠堂建筑进行保护和维修坚持 “整旧如故,以存其真”,保留建筑的原有的形式和特色。

(2)整体保护的原则

建筑和环境是整体存在的,不仅要保护祠堂建筑本身,而且要保护祠堂建筑一定范围之内的景观,保护古树、古井、原有的附属建筑物等,才能体现出祠堂建筑的整体文化内涵。

(3)以人为本的原则

对祠堂建筑的保护首先要考虑村民的各种因素,以人为本,保护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祠堂建筑的各项功能,以便为人服务。

(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祠堂建筑的保护应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保留其原有的历史形状,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对于重新建造的祠堂,一般在设计过程中都需要考虑现有祠堂的具体功能,需要考虑祠堂的成本以及将来的主要用途,考虑祠堂的凝聚、教化、文化及经济等各个不同方面的功能,将祠堂建筑的形式进行布局,尽可能将祠堂建筑的功能融入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去。

4 展望

祠堂功能的多元化走向体现了新形式下祠堂新的建设、保护及利用的方向,如何对祠堂古建筑进行保护,以及在保护的同时进一步地开发利用祠堂,需要我们更多地研究。更多的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探讨祠堂保护和文化功能,这将有利于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有利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保护和利用:4.1 对部分保存比较完整、具有一定建筑文化价值、体现地方特色的农村祠堂,迅速加以保护和整修,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地方,以祠堂为中心进行的旅游景点开发以及展览馆、博物馆的改造。

4.2 对部分新建、扩建及改建的祠堂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其将来的功能,结合文化、休闲、经济等方面的内容,在设计布局过程中就规划其具体建设形势。

4.3 应充分发挥祠堂的经济功能,增加祠堂的收入,采用奖励机制,带动乡村学生学习的氛围。

[1]许慎.说文解字:现代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李小兵.祠堂的教化功能研究:以江西吉安A村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09,4.

[3]李芳.传承与再生:无锡惠山古祠堂群的保护和更新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9,6.

[4]傅慧平.人类学视角下的祠堂重建:以江西某村落为个例[J].新余高专学报,2009,4.

[5]张筠.广州祠堂的文化意义及其保护:以黄浦区横沙朱氏祠堂为中心[J].神州民俗,2011.

[6]龚德才,周健林.无锡曹家祠堂古建筑保护[J].文物保护,1999,7.

[7]张飞.鄂东南家族祠堂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11.

[8]王炎松,徐靓,朱锋.鄂东杰构:阳新县祠堂建筑及文化特征初探[J].建筑,2006,11.

猜你喜欢

祠堂建筑功能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梁家祠堂史话
建筑的“芯”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
祠堂,祠堂
书院、祠堂与湘学学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