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特点与启示
2012-08-15徐敏丽
徐敏丽
(江南大学商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2)
1 美国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特点
1.1 计划与灵活结合,非功利教学模式
美国经济学教学体现了机动灵活,同时不缺乏计划的特点,同时美国教学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取向,这一点在美国经济学课程安排与学生成绩评价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美国的课时与课程表安排。美国大学课时安排与中国课时安排差异大。在美国,一个课时上1小时15分钟,中间不休息,两个课时连上是2小时15分钟,中间休息5分钟。而在国内一般是45分钟一节课,一次上课分两节或者三节。在安排课时美国显得机动、灵活,课程可以安排在上午、下午或者晚上。学生按照自己的习惯来选课,喜欢熬夜的学生可将课全部选在晚上。
美国老师上课计划性比较强,基本上都是按第一节课下发的课程计划来组织教学的。即便是中间出现意外情况,老师也会将落下的内容补齐,按照原来既定的安排组织教学内容。多数美国老师在课程的最后一节课依然讲解新内容,老师平时怎么讲,学生平时怎么听课,一切如故,很少有学生问一些关于考试信息。这点与中国的教学差异较大,因为在中国最后一节课基本上是复习、答疑,基本上为了即将举行的期末考试做好准备。
美国学生课堂与做作业抓得紧,学生测验成绩绝大部分A、B。考试一般都要举行2-3次,前一次考完的内容,下一次考试涉及较少。平时课堂表现、作业成绩的权重高达50%-60%,每次考试成绩只占20%-30%,所以,在美国好像突击效果不大。而国内班级人数多,老师难以辨别每个人的平时成绩,所以几乎人人一样。评价学生的成绩主要是依靠期末考试,学生很在乎成绩,有的学生选择突击,而有的选择与老师搞好私下关系,这样的成绩并不能真实体现学生对这门课掌握情况。
1.2 良好的课堂纪律,自觉的学习氛围
美国学生在课堂上非常遵守课堂纪律,在课下能自觉的完成作业,这从美国课堂组织、教材的选定以及美国学生完成作业中得以体现。
课堂组织与气氛。美国经济学课,从本科到研究生人数从二三十人,到十几人,甚至几人不等。美国基本上都属于小班上课,课堂气氛很活跃,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比较多。美国学生有很多是工作一段时间又来读书,或者是在外面有兼职,他们珍惜课堂的一分一秒,课堂纪律非常好,没有人玩手机,没有人交头接耳,更没有人打瞌睡。在美国逃课的也有,但是既来之则安之。这与国内很多课堂的学习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多而厚重的经济学教材。美国经济学老师为学生选定的教材不是单一的,往往有好几本教材,老师只讲重要的章节,其他内容需要学生自学,尤其是操作性内容老师一般不讲。这些需要学生课下自学。美国的书一般很贵,比国内书要贵好几倍,但是学生基本上愿意花血本买教材,这体现了美国人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国内的教材一般是单一的,最多配套习题。为了提高销路,国内的教材编写的比较单薄、深奥,学生一般听完老师的讲解,课后复习才能掌握知识。
数量大,难度高的经济学作业。美国经济学老师讲解的内容一般是模块分布,老师讲课严谨。例如求消费者效用最大化,老师非常注重讲解第二条件。而国内一般讲第一条件,往往忽略第二条件。美国的作业一般就是一道综合题目,一个题目有几个问题,题目很少涉及数字,就是一般性推导计算,它能综合考察学生对课堂与教材的掌握情况。即便在学生熟练情况下,完成一个题目也要好几个小时。基本上两三次课或者两周就有布置一次作业,学生做的很卖力,老师批得很认真。美国大学生的作业相对于国内是铺天盖地的多,美国大学生课后辛苦很多。国内经济学的作业量轻、难度小,相对于其他课程作业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增加经济学作业量与难度是困难的,而且学生抄袭严重,作业雷同,老师批改作业的兴致越来越低。
1.3 传统教学为主,多媒体教学为辅
在美国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法依然占有主要的地位,每个教室都配有一台以上的投影仪,它只是用于辅助教学。多数老师备课极其认真,每字每句在其教案中都得以体现,在讲述过程中老师推导的极其详细。老师总是做着从一般推导,到特殊应用这样的往复。美国老师经济理论功底深厚,运用娴熟,理解透彻,他们喜欢抽象思维,即使一个极其细微的发现,老师尽可能用相关原理来说明。而国内多数经济学老师是以多媒体为主导,而传统的粉笔加黑板为辅助来组织教学。多媒体的应用使得老师备课属于机械化,而且助长了教师的惰性,限制了老师的思维,减少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甚至影响了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甚至有的老师离开课件不会写字,不会讲课。
1.4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制度
与中国类似,期末需要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美国评教制度中,有几个比较显著的特点。首先,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是非常重要标准,老师选择的例题与案例要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极大提升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第二,教师应该具有非常严谨的态度,乐于助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尊重学生的言行举止,尊重学生隐私权,通过Email或者电话方式,学生向老师咨询考试情况或获得反馈信息。第三,老师应该勤勉,向学生提供课本以外的案例或者实际应用案例,并能及时将试卷、作业以及其他的材料反馈给学生。第四,学生学完这门课程,推荐其它学生选这个老师的课,是对其教学能力极大认可。第五,非常公平对待每个学生,老师一定要采取合理措施防止一切可能作弊的发生,且师生之间不能有利益瓜葛。而国内对于老师的评价指标多属于形式上,而老师与学生搞好关系,甚至是利益往来,评教自然就会好起来了。
2 美国经济学教学特点对我国经济学教学的启示
2.1 学习美国老师兢兢业业精神,采用科学合理的经济学教学方法
国内经济学老师应该向美国经济学老师学习。第一,提供自身的理论水平。经济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经济学老师要不断的学习最前沿的经济学理论,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第二,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课内、课外引导,培养学生自己习惯。第三,布置作业应逐渐与国际接轨,合理的设计作业题目,设计出一些学生想抄袭都无法抄袭的题目,真正提高学生能力。第四,不能过度的依赖多媒体,而应该适度的回归传统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2 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多样化教育服务
国内教学班级中学生规模太大,不利于课堂控制,学生很难与老师互动,所以应提倡小班授课,而且课程不一定总安排上午、下午,而应该选择不同的时间提供教学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这些都需要我们的教育系统有足够的教师资源以及足够的教学资源,所以提高经济学教学服务质量,必须加大教学投资。
2.3 借鉴美国教师评价标准,改变对老师的激励,变功利教学为兴趣教学,提高学生的素质
前面我们分析美国老师评价指标,其中老师是否激发、培育学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条。中国的教育太功利,太追求成绩,导致了素质教育的弱化,分数教育的强化。人们一味的追求结果而忽略了过程,使得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造能收到很大的束缚。所以当前改变对老师的激励标准,不是用学生成绩、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来考核老师,而是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劲头、用学生的素质提高来做重要的考核指标。
[1]David Colander.The Art of Teaching Economics.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Education[J].volume 3,issue 1,2004:63-76.
[2]侯俊华,汤作华.美国的经济学本科教育对我国地方院校的启示[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