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港联动”模式下苏州港物流园区发展策略分析

2012-08-15王海燕

科技视界 2012年33期
关键词:太仓港保税区物流园区

王海燕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太仓 215411)

苏州处于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的“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发展良好,苏州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0%左右。自2008年起实施苏州—太仓港“区港联动、虚拟口岸”通关模式后,货物区间流转速度明显加快,并有效降低了企业进出口物流运作成本,提高了进出口企业的竞争力。而以港口这一综合运输网络的重要枢纽为依托建立的苏州港物流园区,有着优越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对苏州沿江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1 “区港联动”模式概述

1.1 “区港联动”的内涵

2003年12 月至2004年8月,国家先后在上海、青岛、宁波、大连、张家港、厦门象屿、深圳盐田、天津八个保税区与其邻近港区开展联动试点。“区港联动”本义为:保税区与港口的联动,将保税区与港口一体化运作,结合保税区在通关、退税方面的优势和港口的装运、中转功能,实现两者的政策叠加、优势互补,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所谓苏州-太仓港“区港联动”,主要指太仓港的港口功能延伸至苏州地区各海关直通式监管点、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综合保税区等特殊监管载体,海关将上述特殊监管区域看作是太仓港码头堆场,企业在上述任一监管场所办理报关、查验、放行等手续,仅需要“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即可完成整个进出口申报工作,货物可直接在太仓港进出口。

1.2 苏州-太仓港“区港联动”模式的优势

苏州-太仓“区港联动”,是对传统意义上的保税区-港口“区港联动”模式的内涵创新,“虚拟海港”使地处内陆地区的苏州特殊监管区域,具有了鲜明优势:(1)时间缩短,成本降低。通过简化通关手续,最大限度节约物流成本、节省物流时间。(2)手续简化。企业只需在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办理报关、报检等手续,就可以直接将货物中转出港,实现了“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3)属地化优势。“区港联动”项目得到了苏州市政府、海关、国检的大力支持。

2 太仓港实施“区港联动”的必要性

2.1 苏州市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

现代物流业是苏州市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十一五”期间,苏州物流规模显著提升,2010年苏州港货物吞吐量达3.3亿吨。根据苏州市“十二五”规划,依托苏州港等物流枢纽,发挥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和“港区联动”的综合功能,重点培育一批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和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将苏州建设成为长三角重要的现代物流枢纽城市。

苏州地区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集群地区,有张家港保税区、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各县市六个直通式监管点,昆山、工业园区、高新区、常熟、吴江、吴中六个出口加工区和苏州高新保税物流中心、太仓港保税物流中心等。

2.2 太仓港发展的需要

太仓港区位优势良好,东濒长江,南邻上海,西接苏、锡、常地区,紧邻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江苏最好的天然良港。

太仓港的建设目标是江苏第一外贸大港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集装箱干线港,但是目前近洋远洋航线的数量和货物吞吐量仍然比较有限,如何吸引周边腹地经济地区的大量进出口货源是关键。“区港联动”将能满足增加太仓港集装箱、货物的吞吐量和外贸航线的迫切需求,充分满足企业就近出海的需求。

2.3 太仓港具备实施“区港联动”的充分条件

首先,政府高度重视,为“区港联动”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和制度环境。太仓港口管委会、苏州海关、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太仓海关在南京海关、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运用海关现有快速通关成果,简化业务流程,形成“区港联动”快捷便利的进出境物流通道。

其次,港口管理相对成熟,为“区港联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太仓港区范围内建有许多出口监管仓库和保税仓库,仓储、中转业务较为发达,海关监管模式相对成熟和统一,有利于“区港联动”的实施。

第三,港口码头建设加快,货物通过能力大。港口建设资金到位,全面完成了集装箱三期工程,提高港口等级,增强核心竞争力,适应长三角经济发展对港口的要求。铁矿石、煤炭、石油等码头建设加快,增强了能源、原材料等重点物资的通过能力。

3 苏州港物流园区的发展策略

苏州港物流园区要充分利用园区政策优势和港区的区位优势,借“联动”的契机,推动发展现代物流,以多式联运方式为手段,发展地方经济,同时不断扩大对长三角及其他周边省市的带动效应。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管理科学规范,营造良好的物流环境

苏州-太仓港“区港联动”的物流园区,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作为“区港联动”的实施载体,园区法律法规、政策等软环境要素直接影响“区港联动”的运作。如在园区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叠加出口加工区的政策,实现国内货物进区退税和集装箱管理的优化,使区内真正实现货物的自由流动。海关监管上,可对园区采用封闭式管理,确保进出园区物流的畅通,结合海关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物流监控的全方位、全过程。全面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建立高效安全的通关流程和相应的管理系统,通过物流信息平台的硬条件来实现区港联动的软环境。

3.2 集聚国际物流企业,扩大物流产业的规模效应

“区港联动”的目的在于通过区港的无缝对接,发展物流,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在现有苏州物流业发展基础上,引进大型物流项目,在较高的起点上形成苏州现代物流产业的规模和质量。借助物流园区具有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和国际转口贸易四大功能,吸引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和航运公司入驻物流园区,作为其进一步拓展业务发展的平台,同时引进先进的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和服务理念,打造苏州物流产业发展高地。

3.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多种集疏运方式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是物流园区系统的重要要素之一。苏州在已建成苏嘉杭、绕城、沿江、沪苏浙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苏州段的条件下,要重点建设完善从物流园区通往港口的集疏运体系。首先要加强各种运输设施和线路之间的衔接,如高速公路与港口、码头、火车站、市政道路之间的接驳,形成有效运输设施线路网络。然后加强各建设主管单位的协调,在衔接现有运输设施的基础上,再改造和建新的项目。

3.4 优化组合区港功能,打造联动发展平台

通过实施“区港联动”,优化组合物流园区和港口的功能,一方面拓展港区功能,将保税物流仓储的服务环节迁移到口岸环节,实现口岸增值,另一方面使物流园区具有一定的口岸功能,能够更好地开展国际转口贸易、国际物流等业务,实现港口航运产业和物流产业的联动发展。物流园区可以集聚物流产业,形成物流产业群,建立商品信息平台、特色商品展示中心等,使苏州港物流园区早日成为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区域物流中心和一流的区域性国际采购、配送和分销中心,成为“长三角”的核心物流平台。

[1]董维忠.区港联动试点在我国八个港口城市全面展开[J].上海:中国港口,2004(9):20-21.

[2]邢慷弟.实施区港联动战略,创建一流保税物流园区[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4(2):27-31.

[3]朱云生.实施区港联动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J].天津:港口经济,2005(1):47.

[4]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S].

猜你喜欢

太仓港保税区物流园区
这个“五一”,太仓港区不负春光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简介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
物流园区的突围之路
一张图带你读懂第四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 看看全国物流园区都有哪些“新”变化
基于AHP-TOPSIS的物流园区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
太仓港区美锦码头设备安装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