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特点及施工质量控制方法探究
2012-08-15马小军
马小军
(宁夏路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宁夏 银川 750004)
0 引言
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关系到路面的使用性能关系到施工企业的信誉和生存。所以如何有效地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科学地分析施工中引起施工质量事故或缺陷的产生原因,及时正确地提供相应施工对策,是多年来路面施工技术人员的主要任务。针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出现了许多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1 沥青路面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内容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质量评定、对评定结果进行计算机辅助决策,方便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质量控制。而任何一个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由于在实施中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它的内部和外部条件都随着项目的实施、发展而发生变化,即项目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管理系统,即及时获取施工中的各种关于质量方面的信息,针对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社会与政治等方面因素,控制与协调施工过程中各项管理活动,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分析方法和手段,使他们能全面了解施工状况,帮助他们对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合理的对策,并将施工中各项管理活动的效果及时反馈。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系统应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它能及时获取施工中的质量信息,并按国家规范的技术要求和标准对其进行评价。为此,该系统应具有数据输入、数据检测、保存结果、保存数据、读取数据和绘图等功能。系统的建立也相应分为这六部分。
数据检测是整个系统的基础,是系统进行检查的依据,因此,我们在国家规范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数据检测的数据库。通过数据输入和检查,能合理地检查出各种技术资料是否符合规范。数据库应根据数据的类型和特点来建立,以达到储存与调用方便、迅速的目的。
检测结果保存在文本文档里,即对沥青路面工程选择的各种材料指标和沥青路面铺装的试验项目进行保存,针对施工过程中材料和铺装中需要控制的各种指标,通过与数据库数据的分析,检测出材料和铺装指标是否符合规范,供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考。
保存数据是将检测的技术资料保存在建立的文件夹里,方便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日后对数据的查看和使用。
读取数据部分是系统检测结果的显示,按照施工管理部门的要求,随时显示出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技术资料,以便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及时全面地了解沥青路面工程的施工情况,从而达到正确指导施工的目的。
绘图部分是对保存的数据进行比较详细的以图像的形式的表现方法,随时显示并打印出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技术资料。通过对一段时间内某种指标图像的对比,可以清楚的显示出这段时间内指标的符合状况。
2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问题的主要特点
2.1 影响因素多
沥青路面施工中技术问题的影响因素往往不止一个,一般是由多种影响因素组合作用产生的,通常施工人员、材料、施工机械、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都可能导致质量问题。当然,在这些因素中有的起主导作用,而其它的则可能只起辅助作用。
2.2 模糊性
在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时,有时很难分清主要影响因素和次要因素,二者的界限不明确,即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此外,在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中,对于某些施工情况下,施工质量问题症状与施工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具有模糊性,即施工质量问题症状可能会成为另一个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而其产生原因也可能是别的问题的症状表现。
2.3 实时性
沥青路面施工中,采用的是大规模的机械化施工,生产效率高,进度快,同时也要求对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否则将导致不合格沥青路面产生,带来资金和时间上的浪费。因此,施工中质量问题的实时性对问题的解决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及时正确地处理相应的施工质量问题。
2.4 与施工机械关系大
沥青路面施工的技术要求高,所以大量采用机械化施工。但是,因为不同的施工单位配备的施工机械不同,不同施工机械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效率也不尽相同,导致出现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问题也不同。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与施工机械密切相关,给质量控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也使质量问题的解决更加复杂。
3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3.1 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如上所述,沥青路面施工中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是比较复杂的。因此,针对具体的施工问题要认真分析所有可能原因,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排除不可能的,同时在可能的所有原因中确定主次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处理对策。施工质量问题的最终解决,完全依赖于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是否全面、正确。沥青路面施工专家系统作为解决施工技术问题的一种工具,也要对具体的施工问题进行详细的影响因素分析。
常用的质量因素分析方法有:排列图法、因果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等。例如对于沥青混凝土压实过程中出现的横向裂纹问题,进行质量因素分析,最终目标是获得完整的因果分析图。
首先,要尽量收集可能导致该问题的所有原因。根据专家调查和资料整理结果,产生横向裂纹问题的原因有:
1)沥青摊铺层过薄且出现过度碾压;
2)施工环境不良引起的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太低,可能是风、雨或气温低的影响;
3)压路机存在加速、减速或转向过猛等操作不良现象;
4)特殊路段碾压,如在弯道上碾压较厚的摊铺层;
5)沥青混合料存在材料上的不足,如沥青用量不足,级配不合理,混合料过细等;
6)压路机线压力过大,或者过早使用了振动压路机;
7)压路机的驱动轮和被动轮位置不正确。
然后,分析上述原因,对其进行简单的分类,可以分为沥青混合料、沥青层厚度、施工环境和压路机操作四类,将具体的原因划归不同的子类。
3.2 质量控制方法
现行沥青路面施工控制方法中,绝大部分是依据预先确定的施工质量标准对施工时的具体技术指标进行控制,通过一定数学方法处理后,得出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然后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评价,首先需确定要控制的质量特征和相应的质量标准。根据施工中不同施工子流程的不同,选用在子流程中最能体现施工质量的技术指标作为施工质量控制指标。而相应的质量标准一般采用国家颁发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评定及检验标准或者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质量标准。
然后,选用一定的数学处理方法或者建立施工指标的数学模型来处理施工检测到的各种数据,通过把处理后的施工指标与质量标准进行比较,确定施工质量是否出现异常。常用的数学模型主要有:直方图法、管理图法和以数理统计和概率论为基础的质量评价方法等。目前开发的一些施工管理系统中,采用了基于质量、成本和进度的综合控制方法,虽然摆脱了传统的施工质量控制模式,但是对于具体的施工问题,仍然缺乏有效的处理方法。
最后,采用质量因素分析方法对施工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从而据此提出具体的施工对策。常用的质量因素分析方法有:排列图法、因果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等。
4 结束语
总之,对施工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定量分析,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施工问题的本质,但是对于具有明显不确定性的施工质量问题只进行定量描述,会忽略许多有价值的施工信息。因此,在对问题定量分析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1]李福普,沈金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实施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宋金华.等级道路施工技术与管理[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