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探析
2012-08-15余伟
余 伟
(嘉裕集团西区总部 四川 成都 640000)
建筑项目之间可能在技术复杂程度、规模大小或工程性质上有不同,但在管理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作为建筑工程产品的工程项目、耗费的人工、材料、机械和投资都相当大,建筑施工企业付出巨大投入,想获得理想的、满足需求的工程产品,在既定时间内能发挥作用。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建设的速度,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安定。
1 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
一是选好项目经理、建立项目班子,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 项目经理作为项目整个实施过程的管理核心,一定要懂技术、善管理、敢创新、精预算、会经营。 二是要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团队,首先实现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的优化。 除了项目经理,其他各生产班组、材料采购、技术质量、安装、财务劳资、经营预算、行政后勤的人员从年龄、知识结构、施工经验、数量上配备合理。 三是团队要进行全面的管理策划,确定工程所要实现的进度目标、质量目标、文明工地创建目标、安全管理目标、成本控制目标。 建立和健全项目部各项管理制度,责任到人,让每个员工都知道该干什么、怎样干、干到什么程度。 整个项目施工团队做到目标明确、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四是收入分配进行绩效考核,制订激励约束措施,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首先由项目经理牵头,根据每个员工的工作目标量化分解,每一个月都要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其工作完成情况、各小组配合情况、为项目管理、项目创新建言献策情况、为成本降低所做的贡献情况、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反映情况,制定每个人的绩效奖金,真正实现按劳分配。 其次是项目部要制订分阶段、分目标的激励约束措施,分别确定每个员工实现目标的奖励措施。 极大地调动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奇迹性。五是创建学习型团队。项目部要求全体管理人员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学习, 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在熟悉图纸、勘察设计文件、施工合同、招投标文件的基础上,要学习国家强制性条文、施工验收规范、推广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企业管理体系文件,不断提高全体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更好的为工程服务。 要结合项目部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按计划的开展集中学习。 同时,要组织项目部的员工参观正在施工的同类工程和获奖工程,吸取经验,取长补短,使所建工程真正做到低价运行,一次成优。 鼓励项目部的职工参加各种如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考试,达到干一项工程育一批人才的目的。 只有勤奋学习,善于总结,善于创新,才能不断提高团队的整体水平,在项目部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 六是营造和谐的项目团队。 通过文明工地建设,给职工创建一个整齐有序的施工环境,使大家在工地感受到家的温暖。 员工之间要互帮互助,谁有困难大家都伸出援助之手。 经常组织大家进行一些体育活动比赛和短距离的旅游、歌咏比赛、集体宴会等,使员工能在紧张之余适当得到放松,加强沟通,增进友谊。 对个别不能完成任务、不思进取的员工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积极去引导、鼓励、凝聚。 对那些善于搬弄是非、拉帮结派、推诿扯皮的员工要毫不留情的从团队中驱逐出去。 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使项目部全体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每个员工都感到集体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2 加强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对策
一是合同措施, 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合同要求在合同工期内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并以实际完成工程量(符合设计图纸及质量要求的)为依据按施工合同约定的方式、比例申请支付工程进度款。 因此,合同措施是施工单位进行目标控制的重要手段,是确保目标控制得以顺利实施的有效措施。 二是经济措施,施工单位要想取得好的工程进度控制效果,实现工期目标,必须突出强调施工工期,并且形成具体奖惩措施在进度控制过程中对施工团队起到震慑或良性引导作用。
3 加强工程成本管理措施
一是要有效进行预先控制。 在施工展开之前,都要把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组织准备、施工工艺、技术准备、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现场准备等问题提出来,组织专业人员对现场进行勘查,反复优化,编制详尽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根据要求配齐生产要素。二是要搞好责任成本控制。切实转变观念,强化成本效益意识。 树立“企业管理以项目管理为中心,项目管理以成本管理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树立集约经营、精耕细作和挖潜增效观念;树立责任、成本、效益意识,营造全企业重视、项目全员参与、施工全过程控制成本费用的良好氛围。 只有这样看待成本管理,才能有效地控制投入风险,实现真正的成本效益。 建立健全项目责任成本集约化管理体系。抓好工程成本的核算与管理。应该将工程项目中的间接费用收入按一定比例划分为分公司间接费用和项目经理部间接费用,以明确责任,加强费用控制,为项目经济责任指标的考核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建立完善企业内部成本管理的激励与制约机制; 建立完善内部成本管理的控制机制,实施对施工现场成本管理的过程控制。 对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成本费用的支出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重点控制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现场经费的支出;建立完善分包工程项目的竞标与监管机制,降低分包工程成本;建立成本考核的预警机制, 特别是在是实行内部承包责任制的企业,要对项目成本实施全过程的跟踪考核,在考核过程中做到尽量提前发现可能发生偏离成本管理目标的潜在因素,及时予以纠偏调整,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使内部承包责任制落到实处。
4 加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
一是提高质量意识,加强质量教育。 提高所有参加项目的全体成员的质量意识,特别是项目领导班子成员的质量意识,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把项目质量优劣作为考核项目的重要内容来对待,以优良的质量来提高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竞争能力。 工程质量的优劣,在极大程度上取决职工的素质,所以要对职工进行质量意识和职业道德、质量管理知识和专业技术的教育。 二是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项目领导职责。 质量责任制是要明确企业中每个人在质量工作中具体的责任和权力。 项目领导班子成员要围绕项目质量管理的目标协同努力各尽其责搞好工程质量。 项目领导班子成员、各有关职能部门或人员都要明确自己在保证质量工作中的责任,各尽其职、各负其责,以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此外,工程交付使用后,要进行回访,听取用户意见,并检查工程质量的变化情况。 及时收集质量信息,对于施工不善而造成的质量问题,要认真进行处理,并系统的总结项目质量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对策,克服质量通病,不断提高项目质量水平。 三是确定项目质量目标。 在项目管理中进行质量控制设计,应该对整个项目,各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乃至分项工程,都制定出明确的质量目标。 质量控制设计是实现质量目标的具体技术措施, 要明确规定各单位工程、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质量要求和保证质量的措施。 通过质量控制设计, 把参加这个项目的全体员工有效的组织起来,把实现质量目标作为每个员工完成本职工作所应达到的目标。四是贯彻国家法规,认真贯彻国家和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质量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贯彻国家和各级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质量管理制度,并结合本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拟定管理细则和工艺标准。 认真组织实施同时要运用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实行方针目标的管理,确定项目的质量管理目标。 五是控制分包质量。 项目总承包单位根据分包合同有责任监督和监管各分包单位工程质量,在选择分包单位时必须对该分包单位的技术能力和施工质量进行调查了解。
总而言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建设工程招投标为主要特征的建筑市场已经形成,行业市场的竞争突出体现在造价竞争上。 施工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在项目施工中以尽量少的资源消耗和劳动力消耗来降低企业成本,做好质量、工期控制。 把影响企业成本的各项耗费控制在计划范围之内,做好工程项目管理,以实现企业的最大利益。
[1]刘石林.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J].中外建筑,2004(4).
[2]杨进军,刘桔.论国有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6).
[3]石勇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