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项目化教学促进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012-08-15赵娜
赵 娜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3)
1 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对外交流日益增多,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听说技能已经成为用人单位招聘员工的重要标准。 教育部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中已明确指出“重视语言学习的规律,正确处理听、说、读、写、译之间的关系,确保各项语言能力的协调发展。目前,要特别注意加强听说技能的培养。”然而,在目前的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教学实践中,听说教学并没有获得较好的效果,听说课与读写课相比,所占比例明显不足;大班教学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按照传统的听说课程的教学模式,大部分同学在课堂上都很难得到开口说英语的机会;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相对单一,因此,尤其是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上缺乏对同学自主学习、 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口语测试体系尚不科学。 尽管有些高职院校在期末考试中增加了口语测试这一部分,但是对学生平时的口语学习过程没有进行科学的评价。
2 项目化教学简介
项目化教学是在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做中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和学相互促进的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它融合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理论,是一种探究型的学习模式。 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是职教专家戴士弘教授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媒介,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系统的教学方法。 在教师的设计和指导下,把课堂教学内容分类组合,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项目和任务,通过学生对项目和任务的完成过程及教师的讲评,把学习者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工作中, 学生可以开展工作式学习,自主的进行知识的建构,从而获得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或任务的知识和技能。 在美国,各方专家公认项目教学法是各种不同的教育中最佳和最适合的方法之一。 目前,国外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外语教学和第二语言课堂的研究有了逐渐深入的趋势。 我国教学研究者对这一教学法也做了一些探究,但主要是进行理论探讨和可行性分析,并没有很多实践研究,而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高职高专公共英语听说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并不多,因此有待探索。
项目化教学的意义在于消除了传统学科教育方式造成的理论和实践脱离的弊端,以不同的项目为核心,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通过项目的实施紧密结合在一起。 把项目化教学引入以学生完成任务为主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达到促进学生开口说英语、改进学生发音面貌、提高学生协调组织和合作能力以及注重整个学习过程等学习效果。 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必须由过去的应试教育转变为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 将项目化教学融入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改革是必由之路。
3 引入项目化教学于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改革
将项目化教学引入大学英语听说课堂,对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听说课程进行整体项目化设计, 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知识为目标的传统常规课程模式,探索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模式; 改变学生以前被动接收知识的过程,变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和尝试,促进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教学改革。公共英语课通常是大班教学。在听说课上,面对众多学生,教师很难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有效的口语练习机会。 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听说课上的口语练习出现“沉默似金”、“金口难开”的局面;受传统学习和教学方式的影响,我们的学生已经习惯于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听录音磁带,课后完成布置的作业。 如此的学习经历让他们不愿意与教师、与自己的同伴交流,获得口头交际的能力。 这样片面的学习效果,最不利的就是掌握英语口语的准确度和流利度。 针对以上情况,大学英语听说课程应进行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改革。 每次课堂教学中围绕一个任务学习某些语言知识,训练某些语言技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共同来完成并评判这个项目,把抽象空泛的语言知识变成可以用来完成某些具体任务的工具。 同时,在大学英语听说课程项目化教学中, 学生将以小组为学习单元。通过一段时间的小组讨论,小组共同研究和学习,再到最后的演示,学生们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及团队意识将会得到增强;其职业综合能力也会得到充分的提高。
[1]杨明,刘冬梅.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86.
[2]洪宵,付彬.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8(6).
[3]路海萍.课程项目化: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走向的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