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地位作用
2012-08-15冯亚铭
冯亚铭
(濮阳市体育运动学校 河南 濮阳 457000)
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开发智慧能力,形成学生健康个性为根本目的教育活动。 可是,以往一提到教育质量,人们只是以该校升学率, 或主要学科教学及所配备的师资力量来衡量,却忽视了体育教育的质量。 事实上,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的体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也应该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不可忽略的标准。
1 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 本人变为现代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况争的社会, 学校的教育不过是为在社会上能更好的竞争而进行的一种比较系统的学习, 一个人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下生存,仅仅有一张毕业证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完善自我理论的基础上对自己进行全方位的锻炼, 不仅是身体上的还有精神和品格上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一点学校教育的良性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学校体育”是教育事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运动场上的体育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社会的缩影,社会的人必须懂得自己对社会(运动环境),对他人(运动场上的人际关系)的责任,并以此(体育道德和规则)为准绳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真培养自己的公正态度,提高竞争与协作的能力,这在本质上是一个学会做人的问题,同时,通过竞技优胜取得的过程,还会使学生体会到,任何成功的人都必须具有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胜不骄、败不馁,善于调节和控制自我的优秀品质,这本质是一个学会做事的问题。
通过体育教育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集体主义等道德品质。在体育活动中,常常要求克服困难,勇敢奋斗,这就有利于对学生勇敢、坚毅、果断、机智等意志的训练, 这些在体育的实际活动中表现出的道德品质和意志,比在教室里的学习中表现更容易,教师针对学生的种种表现及时纠正培养, 与其他课程相比效率更高, 效果更好, 通过体育能卓有成效地育人, 这是已被实践多次证实了的。 体育具有通过各种活动培养一个人的优秀品质和优育道德作风的功能,这种特殊功能,是其他学科和活动所不可比拟的,人在从事体育活动,尤参加运动竞赛时,情绪往往兴奋高涨,其潜在的品质和思想作风最易真实地表现出来,而规则、裁判、道德、精神文明规范等都是有效的教育措施,而且这种教育过程是在极为自然,生动活泼的活动中进行的,所以一般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运动场上不仅有可以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顽强的意志品质,而且可以培养遵守纪律、服从裁判、礼貌待人、顾全林大局等好作风,这些对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塑造人才的重要方面。 学生在积极投身各项运动中,并在主动与他人紧密合作的配合过程,能够使消除社会交际的羞涩感,能够从诚实,公正,合作,竞争等体育品质中形成积极进取,勇敢果断的态度和行为,从而逐渐形成了对现代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 可以说体育教育对现代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一种催化剂的作用。
2 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学校体育是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和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我国学校体育的根本目标是通过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其健康发展,为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服务。 学校体育在本质上是把人的全面发展和人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放在首要的位置上,符合而且突出了素质教育的根本特征。 然而,素质教育不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行动从学校体育的整体实践上来看,学校体育目前没有真正作到主动占领属于自己的教育时空, 大部分学校体育教育只是为了应试,并没有真正的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对此应引起广大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素质教育离不开体育现在体育早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以体育为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不再是书本的理论,而是人类实践的事实,学校体育在开发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品性,促成学生的社会化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已越来越引起教育界乃至家庭与社会的重视。
3 抓住重点,加强管理,全面开展体育教育
3.1 领导重视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校领导能够明确办学目的,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就能够带领出一支能力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就能够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 相当长的时期以来,许多地方和学校仍热衷于应试教育,把办教育的目的歪曲了。 在指导思想上,重视文理科学习,追求升学率,只重视对学生进行书本应考知识的灌输,忽视德、智、体、美、劳和心理素质与动手能力的全面培养,使得众多的教师违心地千方百计致力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把实施素质教育挂在嘴边。 虽然对体育活动有安排、有计划、有制度,却又认为课外活动开展多了会影响学生的文化学习,担心学生“玩野了,玩疯了”,导致成绩下降,所以不抓落实检查, 甚至还有意地减少或占用体育活动时间。 这种做法对教师安排组织体育活动和学生参加体育活动都会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因此,只有领导重视。实现全面管理,这些不利因素才能逐渐被消除。
3.2 建立一支有现代教学思想,勇于改革创新的教师队伍
广大教师尤其是体育教师是课内外活动开展的具体实施者,体育活动安排的好坏,是否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关键在于指导教师是否有严谨的教学计划,合理的安排,明确的指导思想。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开展好体育活动的保证。 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开拓、创新、务实求真的精神;有讲政治、讲纪律、讲奉献的良好职业道德;应努力树立现代教育观、教学观,加速从经验型向开拓型、研究型的转化;具有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水平,能对学生素质进行综合评价,注重开发人、塑造人,并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益于学生的体育活动。
3.3 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一定的配套设施
开展体育活动要有好的环境和设施条件。 体育形式多种多样, 需要占用一定的器械和场地, 如果没有一定的资金投入,没有一个开展活动的场馆和相应的器械,再好的计划、再好的教师也就只能纸上谈兵。因此,学校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一定要把学校的各类活动室(馆)、活动用品配齐、配套,使教师们能够愉快地组织开展好体育活动。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崇高的理想,又有丰富的知识、健强的体魄和动手能力。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永远繁荣昌盛。 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教师必须认真切实抓好学校体育工作,使体育更好地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服务。S
[1]课亚龙.学校体育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曲宗湖.学校体育探索[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3]谢花.体育论理学[M].华南师大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