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的探讨

2012-08-15

科技传播 2012年15期
关键词:管理员馆员理念

陈 岑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海口 571127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师生获取知识的中心,是学生在校期间能自由遨游知识海洋的场所,服务于教学和科研。作为知识的宝库,高校图书馆应不断加强服务管理,特别是在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外部信息环境在冲击和挑战着高校图书馆的传统服务。为使在校师生满意,满足师生对信息的需求,并在与同类的信息服务机构的竞争中取胜,图书馆需在满足读者需求的基础上加强服务管理理念,为读者在使用图书馆时提供优质的服务。

1 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的内涵

图书馆为使服务能有效的实施,应采用先进的服务管理理念。服务管理属管理学的范畴,在服务经济的影响下,服务管理在经济运行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影响着社会各部门的运转,即使在象牙塔中的高校图书馆也不例外。

图书馆服务管理的内涵涉及以下几方面:1)针对图书馆的管理者,可以是图书馆的馆长或图书馆的书记,管理者的决策和想法影响着服务理念;2)图书馆内的全体员工,领导人的决策和理念需要付诸于行动,图书馆馆员直接面向读者,图书馆馆员实施服务时的态度和理念直接影响这服务的质量。

图书馆服务管理首先要从组织内部机构的构建着手,为服务创造便利,以科学性和可行性为指导原则,保证服务管理理念能得到充分的实现;图书馆是读者获取知识、信息的场所,是获取精神食粮的场所,从图书馆馆舍的设计修建维护,图书馆馆员的衣着、形象到图书馆藏书、信息储备量,都是服务管理是实现的保证;图书馆虽然不追求利润,但可以适当的开展一些有偿服务,使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以促进图书馆馆员的服务意识;服务管理理念的实施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标准,量化馆员的服务质量,以读者的满意度为衡量服务管理的基准。

2 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的现状

2.1 基本树立服务理念,但未真正将读者作为服务的中心

因高校发展的需求及各高校软硬件之间的比较,高校图书馆在面临挑战下,已都能树立起为读者服务的意识。但因高校图书馆馆员的服务理念不到位,甚至有些馆员不能一改传统的工作模式,只将增加藏书量、图书分类编码、书架归类整齐、熟悉借还书业务、电子信息的完善等基本的业务作为工作的重点,却对服务工作不重视,或者是为了方便图书馆工作人员自身工作的完成,还对读者制定了规章制度,强制性要求读者服从,无视读者的需求或不便,忽略了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全体师生员工的宗旨。

读者是图书馆工作的对象,图书馆工作的开展必须以读者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员需要改变传统的工作理念,将读者放在工作的中心,让其他的工作围绕读者展开。

2.2 在实施服务管理时对读者缺乏信任

各高校的图书馆,馆舍建造独具特色,馆内设施齐全、环境优雅,藏书量丰富,但在服务管理理念的实施上却缺少对读者的信任。

在很多的高校图书馆中,禁止读者将包带入阅览室或各书库,必须将包存放到储物箱方可进入阅览室或书库,有些读者随身携带着贵重物品或储物箱满箱时,读者只能选择离开图书馆;高校图书馆阅览室、各书库为了方便读者复印资料,都有准备打印机、复印机和扫描仪,但在提供方便时,读者并未体会到真正的方便,因为每一次打印、复印或扫描都需要图书馆管理员来操作,读者不能自行操作,一旦读者需要的资料较多的时候,有些管理员会显现出不耐烦的情绪,或是因为其他工作的繁忙,管理员不能抽出时间来操作机器,读者只能等候。出现这些现象,归根结底都是对读者的不信任造成,在进行服务管理理念建设时,管理者已经在假设读者的行为,违背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管理理念。

2.3 图书馆服务管理质量不稳定,专业性不强

因为服务管理理念不到位及与利益不挂钩,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管理质量不稳定,时好时坏,时高时低,特别是在期末考试复习、晚自习时间、各种大型考试前等高峰期,各种服务方面的问题尤为凸显,如阅览座位不够,储物箱不足,打印、复印需等候,设施损坏维修不及时等,或是网络不通畅,自助查阅机不能为读者完全开放。当然,这些问题在非高峰期有可能不会出现。在高峰期,图书馆管理员因为工作繁忙,或是因为精神、身体原因,情绪也会出现很大的波动,直接影响了服务管理的质量。主要表现为图书馆管理员态度不好;表情冷漠;业务不熟悉;遇到问题,不能及时处理,甚至无视读者的反映;动作迟缓,工作效率极低。或者有些管理员,对业务不熟悉,不能在读者所能接受的时间内完成服务;管理员与管理员之间的协调性不强,工作没有整体性;交接班时时间观念不强,出现人手不够,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服务质量,使服务质量不高,给读者的印象就是服务管理质量不稳定。

3 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的完善

读者作为个体,有思想、情感,对图书馆的管理质量往往有着较高的要求。为提高图书馆的服务管理质量,增加读者的满意度,高校图书馆应尽快改变传统的服务管理理念,紧跟现代化的步伐,针对读者多元化的思想,展开服务。

3.1 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增强对读者的信任

为了使读者能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高校图书馆在细节方面可充分做到尊重读者,信任读者,为读者提供方便,真正做到满足读者的需求。如在图书馆的布局方面、恰当的安排开放时间、选择适合读者的服务方式或是以尊重读者为原则制定规章制度等。在信任读者的基础,可将图书馆做到最大限度的开放,读者能更加自由的使用图书馆,而不是进入阅览室或书库必须存包或使用代书牌,让读者自助使用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让便利设施真正发挥作用,在图书馆中可设置自助借还书的机器,减少读者等候的时间。在高峰期,图书馆管理员应对馆内大声喧哗的行为进行适当制止,为其他的读者营造安静的环境。将服务工作由“以事务性工作”转变为“以读者为中心”,实现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的高质量。

3.2 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员的服务态度和质量

作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员,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体现在专业技术、沟通交流、职业道德方面。高校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重复性强,且枯燥,这就要求管理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有服务精神、强烈的责任心,为使服务专业化,管理员必须增强服务意识。有必要时,图书馆应开展专业的服务培训,要求管理员在工作中做到平易近人,态度和蔼,为读者在获取知识时营造出好的氛围。

除了必要的培训外,图书馆可采用激励机制,激励管理员提高服务意识,真正将服务贯穿到工作中。可设置评价体系,由读者和管理者对每名管理员的服务做出综合评价,每周或每月评出优秀服务之星,并将服务之星的姓名或照片在图书馆中展出,及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通过此类的激励方式来增强管理员之间的竞争意识,也使读者切实感受到图书馆对服务管理的重视。

3.3 了解读者需求,让业务工作充分为读者服务

虽然每个读者到图书馆来都是为了查阅资料,增加信息量,但不同读者对信息的追求类型不同,而且在高校中师生对信息的要求量大、专业性强,高校图书馆要通过多方面搜集信息和增加藏书,及时的为读者提供必须的信息和信息。当然,在采购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的为了增加藏书量忽略实用性,而是要有“藏为用、为用而藏”的观念,使图书馆内的每一本书都能为读者所使用,同时也要尽可能的做到读者所需要的每一本都能在图书馆找到,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体现出“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管理理念。

为使图书馆所采购的书本能被详尽使用,而不是束之高阁,图书馆应建立与专业读者及专业人士的沟通平台,定期的了解需求动态,采购的书不仅要有大众所需,也要有专业人员所需的,使图书馆的藏书有针对性和专业性强。采购人员也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以能选择同系列的书籍中质量高的。同时,要能及时接受新信息和新书,以最快的速度更新图书馆的信息和藏书。唯有如此,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管理才不会停滞于表面化的服务,而是真正的从读者的需求为中心,让读者感受到图书馆人性化现代化的服务管理理念。

[1]伍素梅,刘艳梅.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探讨[J].科技信息,2011(20).

[2]徐慧峰.浅谈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服务[J].科技创业月刊,2004(12).

[3]李莉.高校图书馆培育阅读文化初探[J].民族论坛,2010(9).

[4]张麟.高校图书馆义务馆员参与阅读推广工作探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2).

[5]吕英.高校图书馆实施阅读疗法新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3).

[6]刘靖莉.对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服务的思考[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

猜你喜欢

管理员馆员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我是图书管理员
我是图书管理员
可疑的管理员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