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V与广播电视制作格局发展

2012-08-15暴略宏

科技传播 2012年11期
关键词:平民化民众受众

暴略宏

汉中市略阳县广播电视台,陕西汉中 724300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资源的发展,公众参与传播媒介的欲望愈来愈强。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随着传播媒介的规模化发展,公众真正实现参与目标的却很少,由此受众参与理论深得传播学界研究学者们的探究和关注。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自我展示、言论自由的欲望愈来愈强,因此受众传播理论在我国掀起了研究的浪潮。尤其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的DV的问世,DV新闻便随之诞生。

1 DV发展的必经之路

1.1 选题的价值判断

众所周知,选题是作品的生命之源,无论是作品形式、表现方法还是素材内容都受选题的影响。DV作品的受众范围受其选题是否服务于民众、是否赢得民众的喜爱等影响。另外,DV作品凭借主流媒体进行传播时,其所呈现的“平民视角”应最大限度地贴近社会主流生活,最大程度地展现时代发展脉搏,最大规模地展示社会民众的精神风貌。

1.2 主题与内容的把握

主题的突出性与内容的法向力是每部作品的支点,主题引领着内容,内容彰显着主题。与此同时,两者要依托电视理论,肩负起服务大众的重任,这也是保持传播链条完整性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因而,DV作品的制作要符合民众的审美观,具有很强的文字叙述能力,通晓大众传播的规律所在,掌握作品创作的节拍与风格。

1.3 摄制技术的跟进

像因拍摄技术所造成的虚焦、晃动、偏色等引起感观不佳,像因丢帧、画面截取不当等引起视听效果不理想,这些DV作品如果只是为了自己欣赏还可以“蒙混过关”,但如果把它放在主流媒体传播上,无论是技术还是制作方法都不符合大众媒体所需,更不用说能引起民众的共鸣和追捧。无可置疑,每部作品的得与失取决于技术水平的高低,同样每部作品的受众程度也取决于技术含量的高低。早期时,DV作品来源于民间,几乎与专业媒体毫不相关,而当它逐渐走向专业化时,其传播特性必然要与主流媒体相吻合。

2 DV新闻特点

2.1 传播主体平民化:真正的平民新闻

一般意义上,DV新闻几乎让所有民众都有机会亲近和运用媒介,并参与新闻的创作与传播。当前很多DV新闻都来源于非专业DV拍客的录制。DV拍客来自于社会各界,他们随时随地、无时无刻都可以打开相机,用自己独到的眼光捕捉身边的丝丝屡屡,他们以平民的角度来拍摄和反映平民百姓的生活,记载着世界万物、世间百态,折射出最引人入胜、活灵活现的具有原始气息的生活形态。就像社区的歌舞比赛,广场舞文化,左邻右舍的大事小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等等,都是平民化的最真实写照。可以这样说,从DV新闻的传播者来看,就已经凸显出其平民化的特征。

2.2 传播内容生活化:丰富了民生新闻

早在2004年,民生新闻就以其接近生活、服务民众的特色赢得了观众的好评,在全国各地都有其忠实的“粉丝”。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民生新闻都来源于专业媒体人的创作,观众依然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境地,这些民生新闻也未能真实地反映出平民阶层的生活状况。而随着DV新闻和DV节目的崛起,传播者和受众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新闻素材的选取真正地以受众为出发点和着眼点。像中央电视台十套的“讲述”栏目,江苏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等,它们都是以普通人的人生故事为主要表现对象,叙说发生在人们身边的是是非非,它们真实、生动,体现了平民化、贴近性、本土化的特点,获得观众的认同和肯定。通过DV新闻,人们可以感受到大千世界、社会百态和奇闻异事。

3 DV纪录片的特点

纪录片犹如一面镜子,能透射出世界万物的千奇百态,尽管其所反射的故事情节或多或少会有偏差,但这种偏差是在我们能承担的范畴之内,也是纪录片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就拿赛博空间来说,尽管它的出现对真实空间是一种破坏,但追根溯源它是可以自我矫正的。但这种矫正具有滞后性,它是在出现问题后才进行补救的。信息并不是具体的物件,它仅仅是事实的表现,这是不言而喻的,它只是传播信息的一种手段,并不是实体,看不见摸不着。信息来源于现实,它是根据现实进行改编和创作的,它可能是关于事物本身的信息,也可能是与其相关联的其他事物的信息,还有可能是反映事物本身实质性内容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全世界乃至整个宇宙都离不开信息的传递,所以说信息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但信息的事实与信息叙述的事实是不尽相同的。对于民间DV纪录片来说也不例外,它也不是实物,只不过是对现实的拍录、写真,其本身的真实与其所传递的信息内容也是截然不同的。

4 DV将促进广电制作格局的发展

随着DV摄录设备的兴起,新闻媒体又迎来了一个划时代的进步,一个“平民化”的制作时代到来,广电制作格局也将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第一,随着制作人逐渐年轻化,关于计算机特技的运用,老制片人与新制片人迥然不同,由过去的畏惧转变成了现在的依赖。可以说,当今这代制片人都是玩游戏机长大的,凭借着他们对计算机软件的驾轻就熟,愈来愈敢与专业计算机操作人员相提并论,就像当前物流行业的蒸蒸日上,民间编辑能力越来越强,新闻媒介行业将会有愈来愈多的全能型艺术人才;

第二,电视行业需要众多综合型人才,同时电视制作分工越来越细,相当一部分专业型技术人才逐渐被调到技术服务部门,随着技术知识的普及化和社会化,电视行业内专门从事技术性工作的媒体人会愈来愈少;

第三,电视制作将向多元化发展,廉价的录制设备将促使制播相分离。因电视行业的迅猛发展,一部分电视节目也逐渐走向社会化、平民化。面对无限的市场和多样化的受众,无论是高清度电视还是民间自制DV,无论是拍摄技术的差异还是创作风格的迥异,各类电视节目都将通过各类传播媒介进行传播,并服务于各自不同的“粉丝”;

第四,摄影技术和创作技巧犹如电视产业发展的双节棍,它们之间是矛盾的统一体。就如一项新技术的衍生必将引起新的灵感,进而产生一种新的制作方式和牟利手段。反之,新的制作方式和牟利手段也必将逐渐促使新技术的完善与成长。

5 结论

DV正以只争朝夕的速度前进着,它依托着得天独厚的资质深深地扎根于民间的沃土里。它作为一支影像创作方面的新起之秀,在广播电视圈这一行当里逐渐彰显其发展瑰丽,并转变了原有的广播电视传播方式。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DV被电视媒介收编后,其平民化、贴近性、本土化是否能一直被保留,并不重复以往商业电视剧发展模式步其后尘,这就离不开广播电视媒介与DV创作者的通力合作。只有在市场化与修改化中间找到中间值,DV影像才能在广播电视传播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宽。

[1]朱红军.一个人的影像——和贾樟柯谈电影[J].东方,2011,7:15-16.

[2]冷冶夫.DV物语:使用画面讲故事[J].传媒,2010,3:8-9.

[3]时宇石.DV时代:艺术的生活化和生活的艺术化[J].新闻界,2011,1:23-24.

猜你喜欢

平民化民众受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平民化视角
关于电视新闻平民化的分析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电视新闻平民化不等于娱乐化
关于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