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报刊科技传播的特色与影响
2012-08-15陶贤都童声杨
陶贤都,童声杨
湖南大学科技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082
童声杨,硕士研究生,所在院校:湖南大学,专业:科技新闻与传播
“五四时期,是中国历史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转折时期,中国新闻事业新的历史时期也由此开端。”[1]五四时期,大量报刊的创办和发展,为科技传播创造了条件,科学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同时对民众进行了影响较深的科学启蒙。
1 五四时期报刊科技传播的生态环境
五四时期,报刊得到了很大发展,各种新的报刊纷纷应时而出,形成了报刊繁荣的局面。据估计,在1919年,至少出现了400种白话报,“民国十年全国共有报纸1 134种”,[2]到1927年,大概有2000种之多,现代大众传播意义上的报刊开始出现。五四时期,也是中国科技期刊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创办了一批工程、农、林、水利科学方面的科技期刊,如《电界》、《矿业杂志》、《农学杂志》、《观象丛报》等。
五四时期新闻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也为报刊科技传播创造了条件。五四时期是中国报刊改革的重要时期。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在报刊上广泛使用,报刊编辑进一步改进,新闻体裁趋向多样化,使报刊日益生动活泼,吸引了更多的读者。报刊方面的改革,有利于科技传播效果的发挥。
五四时期,中国科学技术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当时的科学家认为,要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必须建立自己的科研体系,培养自己的科技人才。在这样的思路下,五四时期科学团体纷纷设立,如中华医学会、中国农学会、中国天文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中国气象学会等,几乎遍及整个科学领域。“根据1925年北京政府教育部发表的各种学术团体名单统计,1912年~1925年,先后成立了各种学术团体44个,其中研究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占半数以上”。[3]在这些科学团体中,汇聚了众多的科学家,他们大多受过国外专业知识的洗礼,希望通过传播科学的真谛,用科学的精神改造民众的思想,用科学的方法改造民众的思维,用科学的应用改造中国社会。这些科学团体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办刊物,进行科技传播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
2 五四时期报刊科技传播的概况
五四时期,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当时几乎所有的报刊都重视科学技术的介绍和普及,不同程度地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过贡献。在众多的报刊中,《新青年》和《科学》成为了当时科技传播最为重要的两大舞台。
1915年9 月创刊于上海的《新青年》为科技传播提供了重要的舞台。《新青年》将倡导科学作为办刊的主旨,从创刊到1922年7月休刊,共9卷,“这九卷《新青年》,自始至终,几乎每期都发表了宣讲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理念的文章”。[4]《新青年》中的科技传播,超越了五四之前的科技传播的境地,已经上升到了提倡科学精神、科技信仰的层次,有学者对此有过论述:“《新青年》的科学报道超越了科学文化的技艺表层,穿越了科学生活方式、体制——制度中层,直指科学精神、科学信仰深层,完成了由技入道的转变。”[5]
同于1915年创办的《科学》,也是五四时期科技传播的重要阵地。《科学》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份重要的科技期刊,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在《科学》第1卷第1期的《例言》里,对其宗旨和内容作了具体的说明:“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职志,而在将来中国的科学发达后则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求真致用两方面同时并重;栏目次序为通论、物质科学及其应用,自然科学及其应用,历史传记、杂俎”。[6]《科学》设置了大量反映国际科学最新信息和科学动态的重要栏目,如科学思潮、科学新闻、书报介绍、科学通讯、科学拾零,以及后来由此演变的栏目,研究通讯、书报评介、消息、文献集萃等栏目。《科学》进行科学启蒙的同时,还介绍了一些国内外重要的科研成果,在启蒙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步。《科学》还发表过许多的专论,如《科学与工业》、《科学与农业》、《科学与商业》以及与教育、社会、和平、德行等等,将科学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联系起来,论述科学的巨大作用,吸引民众对科学的关注。《科学》刊登了很多旨在提高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水平的文章,内容广泛,涉及到科学技术的很多方面。在《新青年》和《科学》的推动和影响下,宣传科学技术的报刊不断涌现。另外,一些在五四以前创办的报刊,也纷纷加大了科技传播的力度。就杂志方面来看,《东方杂志》、《少年世界》、《少年中国》、《新生活》《青年进步》、《农商工报》、《中华学生界》、《学艺》等刊物都积极地进行科技传播。
五四时期,随着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深入人心,综合报纸上面的科技内容增多。《晨报副刊》从创刊开始,就重视科技传播,开设了“科学谈”、“卫生浅说”、“地质浅说”、“科学浅说”等栏目。这些栏目采取连载、专论等方式,发表了大量文章,介绍科学知识,涉及地理、地质、天文、物理、化学、生理卫生、动物学、植物学等方面,如发表了《电是什么》、《动物的寿命》等连载文章。上海《时事新报》是研究系的机关报,1918年创办副刊《学灯》。创刊初期着重评论学校教育和青年修养,后加强了西方文化和科学的宣传,介绍了很多西方科技知识,引起了读者的浓厚兴趣,在上海的学生中有比较大的影响。北京《晨报》的《晨报》副刊、上海《民国日报》的《觉悟》和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三种副刊,1919年刊出自然科学的文章176篇,1920年刊出84篇,1921年刊出124篇,1922年刊出94篇,1923年刊出77篇,1924年刊出24篇。另外,《申报》在五四时期,除了在平时的报纸上刊登科技知识方面的文章,还开辟新专栏、新副刊,刊登科技方面的知识。
总之,在五四运动时期,重视科学技术的介绍和普及成为很多报刊的使命,不仅科技类刊物进行科技传播,一般的综合性报刊也加大了科技传播的力度,报刊科技传播出现了繁荣兴盛的局面。
3 五四时期报刊科技传播的特色
五四时期,科学成为流行的话语,传播科学技术成为了当时报刊的重要任务。无论是综合性的报刊还是科技期刊,都将科技传播置于重要地位。综观五四时期报刊的科技传播,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3.1 科学精神的广泛渗透
科学精神是科学活动中以及科学活动与其它社会活动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近代中文报刊是由外国人首先办起来的,外人在华办的中文报刊不论是宗教还是商业报刊,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科技知识的报道占重要的比重”。[7]从1814年第一份近代中文刊物《察世俗统计每月传》到1915年前,在这百年当中,中国近代报刊科技传播主要传播的是自然科学知识、实用技术和器物层面,而不是科学精神的弘扬。而到了五四时期,这一状况得到了改变。五四时期,“科学精神是民主精神,也是爱国精神的根蒂,是整个五四精神的精髓”。[8]五四时期报刊科技传播的内容,既有对科学知识、科学研究以及物质文明的大力宣传,但更多的是指向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观念方面的传播。
科技知识的传播是五四时期报刊功能的一方面,而科学精神的塑造则是另一更深层的方面。无论是《新青年》还是《科学》,都十分重视科学精神的传播。提倡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文章在《新青年》并不鲜见。五四时期,《科学》杂志以宣传科学理念为主,希望通过鼓吹科学,在民众中普及科学观念,在社会上形成崇尚科学的风气,以此来达到开民智的效果。“实际上,中文文献中的科学精神一词,是由《科学》杂志最早创用的,也是由《科学》杂志长期坚持传播的。”[9]在《科学》杂志有许多介绍科学方法和科学理念的文章,如胡明复的《科学方法论》、任鸿隽的《科学精神论》、黄昌谷的《科学与知行》等等,对西方科学家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予以称道。《科学》杂志认为,“近代以来,科学之所以能发扬光大,并成经伟世界之大学术,就是因为其背后有科学精神之存在”。[10]《晨报》副刊等报纸,都在传播科学精神方面着力甚多,如《晨报》副刊1922年5月17日至26日连载的论文《科学与其价值》,阐释了科学的意义、方法和问题。
3.2 传播内容丰富,深度和宽度有所突破
五四时期,从报刊科技传播的整体内容来看,较之过去,无论是新颖程度、深度和宽度都有所突破,内容更加丰富。
五四时期,世界科学技术出现的变化,成为了报刊科技传播的重要内容。五四时期报刊科技传播涉及的内容广泛,大致包括科学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两个方面,另外,西方的科学方法,近代的科学家、科研机构和有影响的科学著作,西方科学技术史等,也被介绍给国人。
五四时期,报刊传播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内容广泛,数学、物理学、化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以及19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的交叉学科和分支学科都得到了介绍。对于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报刊也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如无线水雷艇、电灯、飞机、无线电等。例如,《科学》杂志介绍了实用性强的新式净街机、新式电话机等。除以上内容外,关于采矿、机械、汽车、火车、造船等方面新技术的介绍,在当时同样也十分多。
五四时期的众多报刊,既重视介绍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知识,同时也开始注重报道国内学者的科学研究成果。例如《科学》杂志,在介绍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时,也报道了一些国内学者有关气象、化学工业技术等方面的成果。如《科学》杂志在1916年就发表了竺可桢的第一篇科学论文《中国的雨量及风暴说》。《观象丛报》在第1卷、第2卷上连载了中国现代气象学事业先驱者蒋炳然的《实用气象学》全文。另外,像《学艺》、《中华医学杂志》等,在介绍西方科技知识时,也已经开始注重报道国内学者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新技术发明创造,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3 注重传播内容的通俗性
如何让高深的科学理论、科技成果让普通读者能够读懂,这是报刊在进行科技传播需要考虑的问题。科学技术对于普通民众较难理解,考虑到当时中国国民的文化水平不高,报刊在进行科技传播时,很注重传播内容的通俗性,力求做到以最浅显的文字和明白的图片,阐明高深的科学道理,介绍新近的科学知识,启发读者,从而使文化水平不高的读者也能够读得懂,看得明白。
《科学》从一开始就十分注重科技传播语言的通俗性。《科学》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帜志,为文不敢过求高深,尽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进行报道,“每一题目皆源本卑近,详细解释,使读者由浅入深,渐得科学上智识,而既具高等专门以上智识者,亦得取材他山,以资参考”。[11]《科学》杂志上面通俗易懂的科技内容,对于缺乏科学知识的中国人来说,具有重大的启蒙意义,有利于培养人们讲科学、爱科学的风气。例如张准在第2卷第8期上的《论水》、竺可桢在第3卷第3期上的《说风》等文章。另外,像“调查”、“新闻”、“杂俎”等栏目的文章,就更加通俗易懂。像第1卷第3期的杂俎栏目就有“身体轻小之优点”、“近世之七大奇物”、“地球人与宇宙之星”这样一些引人入胜的文章。
《晨报》副刊在进行科技传播时,也是比较注意通俗性和娱乐性,“科学的材料,也未始不可做得人人能懂”。[12]比如在《晨报》副刊的“开心话”栏目中,夏敬农发表的《雷祖爷欢天喜地》里,针对看见窗门缝里射入电光,便只道是闪电娘娘拿了两面大镜,窥测人心善恶的封建迷信,生动形象地介绍说:“英国出了一位培根老爷,说天上这些雷公电母之流,只要人有力量,都可以捉来听差当老妈……点灯的是他,传话的是他,送信的是他,拉车的也是他;热得受不了,有他给你当扇,冷得受不住了,有他给你当炉子。”[13]这种“开心话”栏目的文章,借助简洁通俗的文字和幽默风趣的情调,宣传了科学知识。
3.4 传播形式活泼,注重效果的反馈
为了达到传播效果,五四时期报刊在进行科技传播时,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注重传播手段的多样性。
五四时期报刊在进行科技传播时,科学故事和科幻小说是重要的形式。例如在《科学》杂志上,赵元任编写的有关地球知识的《科学会话》、董时编写的以故事形式介绍生物学知识的《科学常识》、竺可桢写的《钱塘江怒潮》(2卷10期)、《空中航行之历史》(第5卷连载),既有科学性又有可读性。《科学》杂志在第4卷第4期发表了赵元任翻译的科幻小说《七天中三个礼拜日》。小说通过生动风趣的航海,说明了东西半球的时差问题,涉及到了不少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为了更为集中地进行科技知识的传播,五四时期许多的报刊采取专刊和连载的形式来进行大量的介绍。“近代以来的中国,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最先注意到这种报刊专栏和长篇连载的社会作用”。[14]连载和专刊在知识的传播上更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更容易引起读者的重视,所以传播的效果就更明显。《科学》杂志上出版过大量的专刊和连载文章。《晨报》副刊对地质学介绍,每次连载,几乎都发表在第一版的头条位置,仅1921年10月至12月间,就达8次30多期。
五四时期,许多报刊开辟科学问答的栏目,解答读者的疑问,使传播者和受众之间形成了积极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如《新青年》设立有“读者论坛”、“通信”栏,向读者提供相关信息或回复读者的咨询。
4 五四时期报刊科技传播的影响
五四时期,科学崇尚和科学意识深入人心,据学者统计,“当时以科学命名的杂志多达70余种,倡言科学以为宗旨的大小刊物更有百余种”。[15]五四时期中国报刊科技传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学传播达到了新的规模,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报刊科技传播为进步势力批判封建主义和迷信思想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五四以来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与报刊的广泛宣传有着密切的联系。五四时期报刊科技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的力量只有经过广泛的传播才能取得效果。五四时期报刊的科技传播,广泛介绍了科学知识,不仅有众多国外的科技知识,还有中国科学家的科技成果,为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经过报刊的大量介绍和宣传,国人的科学意识提高,科学研究得到重视,一批科研机构得以建立。
五四时期报刊科技传播,包括了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应用和科学的本质等内容,为国人勾勒了一个完整的科学形象,对广大民众起到了科学启蒙和普及的作用。报刊对科学的介绍和宣传,增强了国人对科学的兴趣,对于提高国人的科学水平和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五四时期的许多报刊,都将提倡科学,反对迷信作为重要的目标。如《新青年》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痛斥所谓“灵学”,从多方面论证鬼神为无稽之谈,进行唯物主义的无神论宣传。《科学》发表了《雷电说》、《说虹》、《论早婚及婚属嫁娶之害》等文章,宣传科学常识,破除人们传统的封建迷信思想、陈陋观念。《晨报》副刊也刊登了许多反对封建迷信思想的文章。
总之,报刊作为近代中国的重要媒介,在五四时期的科技传播中充分发挥了其大众媒介的功能。报刊在向民众传播科学技术知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正是依赖报刊,国内外的许多新兴科技知识才被我国民众接受。报刊传播范围广阔,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在引导民众科学观念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报刊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民众与科学之间的距离缩短,从而使科技进入民众当中。
[1]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二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1.
[2]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358.
[3]数据来自《第一回中国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1106-1108,1421—1423页附表统计.
[4]田中阳.论《新青年》的科学话语传播[J].求索,2006(6):175.
[5]吴廷俊,张振亭.科学报道视野中的新青年[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4):10-11.
[6]社员.例言[J].科学,1915(1):1-2.
[7]廖声武.论近代中文报刊的科技报道[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4):76.
[8]徐辉.科学精神是五四精神的精髓[J].民主与科学,2009(20):8.
[9]樊洪业.《科学》杂志与科学精神的传播[J].科学,2001(2):30.
[10]任鸿隽.科学精神论[J].科学,1916(1).
[11]例言[J].科学,1915(1):1.
[12]晨报副刊[N],1921年4月9日第1版.
[13]晨报副刊[N],1921年11月20日第1版.
[14]刘为民.科学与现代中国文学[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401.
[15]郭正昭.中国科学社与中国近代科学化运动[Z].中国现代史专题研究报告第1辑,台湾:台湾“ 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 ,197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