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管理
2012-08-15陈银凤内蒙古财经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陈银凤, 马 双 (内蒙古财经大学 计算机信息管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论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管理
陈银凤, 马 双 (内蒙古财经大学 计算机信息管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随着电子商务日新月异的发展,第三方物流在中国也大规模地展开,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但在中国,物流信息化是近些年才逐步发展起来的,大多数物流企业和IT厂商都还处于一个逐步摸索的阶段。其中,很多物流企业是从原来的交通运输企业或仓储企业转型而来,所以缺乏必要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整合集成,很难适应网上电子商务对物流配送的要求,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就以此为思路,分析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第三方物流;信息化;MIS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第三方物流在中国的发展迅速升温,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由于很多物流企业是从原来的交通运输企业或仓储企业转型而来,缺乏必要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整合集成,很难适应网上电子商务对物流配送的要求,这成为制约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运用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获得准确、及时的客户信息,而信息的及时、准确直接关系到物流工作流程的平衡。物流信息化的关键目标是要平衡物流系统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寻求企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1 第三方物流信息化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迅速普及,越来越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始关注自身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也意识到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对物流成本有较高的控制性,其成为物流企业的重中之重。
1.1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与特征
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在国外,第三方物流常被称为契约物流、物流联盟、物流伙伴或物流外部化,类似于外协或契约物流。
1.2 第三方物流信息化含义
第三方物流信息化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商品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
1.3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化的逐步推进,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迅速。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开始关注自身物流管理系统的建设。然而,一个高效的物流管理系统最为关键的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由于信息技术的存在,为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互补共生、取长补短提供了有利条件,也消除了企业与市场之间的隔阂,拓展了国内、国际市场的业务,缩短了商品进入消费者手中的时间,有效地弥补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天生不足,为其提供了核心的竞争力,促进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长远发展。
1.4 第三方物流信息化的优势
物流信息化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更好地掌握成本的可控性及对物流信息的及时处理,物流信息化还为第三方物流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准确掌握物流综合管理的第一手信息资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能加快对顾客订货的反应能力,加快订单处理速度,缩短从订货到交货的时间,进而提升顾客的满意度;产品的售后服务,送货上门,退货处理,废品回收等也可以通过第三方物流的信息系统来完成,保证物流企业为顾客提供稳定、可靠的高水平服务。同时,物流信息化可以对大量的物流信息进行采集、分类、汇总和分析等,并快速从这些信息中获得对本企业日常管理和战略决策有价值的内容,以此保持和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物流企业决策者可以根据这些信息的内容和基于这些信息内容的分析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和响应。
2 我国第三方物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物流信息化在我国是从20世纪70年代才逐步展开的,20世纪80年代进入铺垫阶段,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程度还不高,发展也不均衡,信息化总体水平偏低,条码及射频技术等物流检测技术普及率不高,EDI、GIS、GPS的应用也十分有限。对于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可归纳为以下四个主要方面:
2.1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建设总体上还处在初级阶段,即各个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也处在不同层次上。据博科资讯物流供应链研究中心截至到2010年的统计,目前全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比例在25%~30%之间,华东地区的建设比例已经接近85%,西北地区的建设比例不到20%。从不同级别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累计投入来看,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累计投入主要在100万~1 000万之间,而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累计投入主要集中在50万以下。
2.2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以基本内容为主,极少采用供应链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企业和企业之间是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只有到了成熟的产品链、价值链、服务链形成后,企业和企业之间才有一种依存和战略合作的关系,它们在业务上才会产生协同的要求。一旦建立这种要求,企业之间就需要用一套管理信息系统把这一要求固定下来,以执行业务上的协同操作。其次,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信息化建设层次比较低,造成信息不畅、企业上下游之间的信息流没有打通,流通环节成本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是现代物流管理意识薄弱、信息技术应用和物流设备落后、物流信息资源管理混乱、
缺乏物流信息管理专业人才。以往国内物流企业重视资金流和物流,但忽视信息流。现在越来越多的货主关心的并不是物流企业有多少个仓库和多少辆车,而是关心该企业能否及时了解整个物流服务的过程,能否将所提供的信息与客户自身的信息系统实现真正对接。可以说,有无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能否实现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成功转型的关键所在。而我国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绝大多数只是停留在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的初级阶段,而这些系统也并没有真正实现对物流过程和操作手段的优化。
2.3 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选择走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信息化道路。最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是上海圆通速递,其是目前国内大型民营快递品牌企业。在2000至2010年的10年间,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第25次信息统计,圆通速递的年营业额已达近百亿元。该企业能保持高速发展,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是关键所在。可以说,上海圆通速递信息化最成功的经验就是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信息化建设与企业运营管理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的道路。
2.4 物流企业间的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基于Internet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真正实现了物流企业之间、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物流信息和物流功能的共享。平台通过Internet可以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若干物流企业汇聚在一起,远程进行业内信息发布和业务数据传输;平台通过网络将各地用户的订单汇总,对物流资源进行统一调控,通过规模物流,做到以最低的成本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信息及个性化的服务。对于目前还不具备全面开展信息化的中小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通过会员注册即可加入物流信息平台,低成本地开展网上业务,共享物流业内信息,拓宽业务范围。因此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以其跨行业、跨地域、多学科交叉、技术密集、多方参与、系统扩展性强、开放性好的特点对现代物流的发展构成了有利支撑。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一般包含以下功能:通过商品与车辆的跟踪提高交货的可靠性,保证商品运送的准时性,提高对用户需求的快速响应性,提高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工作的协同性,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总的来说使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的捷径。
3 我国第三方物流业信息化存在问题的探讨
目前,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相比,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业的信息化建设处于初级阶段,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物流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高速发展。具体说来,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以下一些问题:
3.1 对物流信息化的认知上第三方物流企业存在许多误区。第一,很多第三方物流企业重视硬件投入,却忽略软件投入。于是物流企业动辄大量的资金去购置发展所需的眼见为实硬件设施,而对于软件的投资却觉得不值得,不能接受花上百万资金去买一张小小的安装软件。第二,在企业中存在盲目信息化和消极信息化两种对立的错误思想。前者认为信息化无所不能,而后者则认为没必要进行信息化建设。还有对信息化建设缺乏耐心及信心,错误地认为信息化即可以马上带来经济效益,没有在预定的时间得到预定的经济收益,就减少或终止信息化的后续进程,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信息化进程的缓慢。
3.2 信息化建设目标与企业的业务流程和战略目标不匹配。目前,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缺少整体的规划与布局,不能与企业的业务流程和战略目标相适应,对于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大多采取短视的方法,只能片面的解决某个作业环节的局部问题,致使整个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平台和各节点之间信息无法流通。另外,我国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至今仍沿用传统的揽货、装卸、运输等运作方式,面对低信息化程度的零散货主,缺乏应用物流信息系统的积极性,更没办法考虑信息化战略。
3.3 第三方物流企业缺乏相应的信息化人才。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多是从原来的货运或仓储企业转型而来,信息化基础和实力普遍较弱,信息人才严重短缺。传统的货运仓储企业多以体力劳动为主,改型之后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固有观念没有完全转变过来,企业中缺少物流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信息人才,不能很好地完成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用和维护,直接影响了企业物流控制的信息化进程。
4 我国第三方物流业信息化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面提出的若干问题,相应给出以下一些解决对策和建议。
4.1 增强第三方物流企业主体信息化意识,加大企业的软硬件投入。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大多取决于企业的总体信息化意识,特别是物流企业决策者的信息化意识。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决策者要对物流信息化问题有科学长远的认识,正确对待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科学对待其周期长、收益慢的问题,认清物流信息化的直接作用是改变工作效率,最终提高生产效益,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在实施过程中也难免要损失某些人的利益,企业的决策层要对这些方面正确对待,以保证物流信息化的持续建设。
4.2 根据物流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其信息发展的策略。物流信息化是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服务的,其信息化战略的选择要由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和业务实力来定位,必须与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相匹配。第三方企业未来的发展,可以成为主导行业的大型企业,或者成为大型物流集团的具有少量物流资源的从业者。即物流企业要根据自身的企业发展规划和战略,制定相应的物流信息化发展规划。对于前一种发展目标的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要提高要求,以增强在同类竞争企业中的竞争能力。对于后一种发展目标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以服务为主,主要用来满足企业和客户的物流活动需要。同时需要以需求为导向,统筹规划,分层分步实施。物流信息化的进程与发展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信息化水平相关,要与企业规模及物流服务需求相一致。另外,物流信息化建设涉及面广,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其实施过程的有效性,保证信息系统能够发挥整体可观效益,物流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策略制定相应的信息统筹规划,以给各部门的信息建设提供统一的规范,使其共同发展。各部门在企业的整体规划下,要根据部门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分步骤实施建设。另外,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和需求,分期分层实施物流信息化,以保证人力物流的持续投入。
4.3 发展物流联盟式的信息化模式,快速吸引高素质物流信息化人才为我所用。一方面,目前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多是中小型企业,资金有限,为了建设大规模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走企业联合的道路是一项明智的选择。另一方面,各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水平之间相互作用及影响,各企业相互合作,建立物流联盟,可以提高共同的物流信息化水平,以产生更高的效率,实现双赢。最重要的是可以快速吸纳高素质的物流信息化人才。人才的缺失,使信息化进程停滞不前,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快速大量吸纳构建信息化平台的人才及团队。另外,第三方物流企业还要加强自身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实施信息化全员培训,提高员工对信息化项目的认识及管理操作方法和技术。并在物流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引入相应的竞争,以激励和约束员工,鼓励他们自觉的投入到信息化发展中去。
5 结束语
中国物流信息化是近些年才开始发展,物流企业和IT厂商都还处于一个逐步摸索的阶段。目前,很多IT厂商在物流行业的经验积累还很欠缺,对物流企业的流程及用户信息化需求还没有深刻的认识,导致目前很多物流信息系统没有深入到物流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并不能为这些物流企业带来运营和管理上的真正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从增强企业主体信息化意识,完善信息化建设培训体系。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其信息发展策略,发展物流联盟式的信息化模式,快速吸纳高素质物流信息化人才等这几个方面来改善提高物流信息化进程。
[1]王欣.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黄中鼎.现代物流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汝宜红.物流运作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Discuss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Our Country
CHEN Yin-feng,MA Shuang(Department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Hohhot 010051,China)
As electronic commerce changing with each passing day,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in China also launches on a large scale,and becomes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new blood.But in China,the logistics information is only in recent years gradually developed,most logistics enterprise and IT companies are still in a gradually grope for stage.Among them,a lot of logistics enterprise transforming and coming from the former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 or storage enterprise,and they are lack of necessar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nd integrated business mostly,and hard to adapt to the online electronic commercial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requirements,which have become restriction of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development of one of the main bottleneck.This paper in this way,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existing problems,and puts forward some solving countermeasures.
third party logistics;informatization;MIS
F253.9
A
1002-3100(2012)11-0096-03
2012-07-09
陈银凤(1978-),女,内蒙古临河人,内蒙古财经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数据库;马 双(1989-),女,内蒙古包头人,内蒙古财经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系,研究方向: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