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价值观
2012-08-15闫国明任树芳
闫国明 任树芳
(军械工程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3)
以中国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价值观
闫国明 任树芳
(军械工程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积淀的产物,对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决定作用.随着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当代大学生在新的信息时代下,价值观形成中存在价值判断标准模糊、诚信缺失、道德行为失范等现象。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构建当代大学生国家责任意识,正确诚信观、金钱观、进取精神、正确交往观念等,是目前道德教育的重要意蕴。
传统文化;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大学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大学生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和前景,还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和前途,因为大学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当今社会环境急剧变化,各种信息扑面而来,价值选择多元,生活方式多样,这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社会责任感、心理素质等方面,并在这些领域带来了一系列的消极问题。如何充分利用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优秀资源,发挥传统文化的优秀作用,正确引导、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并付诸行动的问题。
一、当今大学生价值观的具体负面表现
1,价值观念判断明确,但价值取向是非不够分明。大学生在是非对错、价值判断方面有着较为鲜明的标准,但受社会大环境下的腐败、投机取巧、非法获利等错误思想的影响,大学生在具体事情的行为取向上是非不够分明,尤其是在涉及自身利益时,更是把价值观念抛却脑后。例如,所有人都知道考试违纪作弊是不对的,但在具体考试过程中,为了追求荣誉奖励,便通过违纪作弊得到高分,或平时根本没怎么学,考试时通过违纪作弊过关。当被监考老师发现后受到处分时,不但不深刻反思自己的过错,反而对老师产生一定的怨气。这表明一部分人虽明知是非对错,但把自我利益的实现放在第一位,而忘掉了价值观念。甚至对周围人的违法乱纪现象熟识无睹,见怪不怪。
2,社会责任感意识淡漠,对人生目的感到迷茫与困惑,学习的内在动力不足。一些大学生不知道除了自身之外还要承担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小我与大我的关系。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只讲索取,不讲奉献,或者奉献是手段,索取是目的。只讲人人为我,不讲我为人人。对国家和集体的事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态度,甚至有少部分学生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所有这些对人生的认识,导致了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生活空虚无聊。
3,生活上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倾向严重。当代大学生在面对五光十色,充斥功利主义和物质攀比的世界时很容易产生人生价值的困惑与失落。集中体现在对物质、功利、享乐的崇拜对人文精神、道德信念的漠视。在处理自我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时又容易将自我放大而忽视他人、集体、社会对自我的意义。面对金钱与真理不知孰轻孰重, 金钱主义、享乐主义不断滋生。许多学生把追求金钱作为生活的最终目的。
二、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及其对教育的积极影响
中国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著名的文明古国,它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全世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中与文化发展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和不可估量的独特作用。一直以来,我们所提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许多要求和规范,都可以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他们的历史渊源。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造就了无数的道德楷模和典范事例,有着极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财富。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我国的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教育的积极影响更是可以肯定的。
以前,我们的前辈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他们从小便知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报效国家成为栋梁之才。胜不骄,再接再厉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败不馁,卧薪尝胆,终成大器。在自古流传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影响下,不断地开拓创新。推动历史车轮地前进,碾出一朵朵文明中外的奇葩:四大发明的创造,英雄人物的产生,优秀诗歌的流传等等。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平主义传统和人道主义精神将成为润养未来教育的营养素之一。中国古代昭君出塞与文成公主和亲等典故,正是国家和平主义的表现。而“和为贵”,“仁政”等提法,以及老子关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论述,都代表着中国几千年一贯的人道主义精神。此外,从《礼记》里的“大同世界”,到康有为的《大同书》,再到孙中山的“天下为公”,都代表着中国和平、有为的精神。上述这些,对培养未来学生的理性思维与合作意识、和平精神都是有益的。
三、以优秀传统文化塑造现代大学生价值观
充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从大学生的人生理想的高度出发,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以提高思想认识、优化思想素质为目标。以继承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理想信仰、是非观念、行为习惯,改变大学生的价值标准,使其朝向健康、积极的方面发展。
1,以传统文化所彰显的忧惠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塑造大学生国家责任意识。作为有强烈国家责任感的人,决不会将自己与社会、与人民对立起来,更不会以自我利益为中心,而应将个人与社会、国家利益有机地协调起来,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找到人生的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中,体现着强烈的民族国家意识。孟子提出:“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之推而内之沟中。”这并非狂妄自大.而是充分体现了勇于担当的胸怀。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鼓励着历代仁人志士胸怀祖国,忧围忧民。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自己利益,表现了文人的高风亮节。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社会责任、国家责任教育的良好素材。
2,以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点,塑造大学生正确的诚信观。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诚信的研究,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的儒家。早期的诚信与宗教密切联系。《尚书·太甲下》中记载: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此处的“诚”主要是指笃信鬼神的虔诚。后来经过儒家学者的大力提倡,诚与信逐步摆脱了浓重的宗教色彩,而成为进行个人修养与经世致用的道德规范。在传统文化中,诚是“天之道”,是道德的本体和自然的规律,人们的道德修养必须遵循“天之道”。这是做人不可移易的法则。孟子把“诚”放到了道德本体的高度进行讨论。认为人若要加强自身品行的修养,诚是一个重要的原则。他说:“诚者,人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础。因此,对公民进行诚信教育是必要的,而对即将步入社会生活的公民——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更为紧迫。必须借鉴中国传统诚信思想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以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在市场经济社会坚守诚信、求真务实。
3,以传统文化中谦恭礼让、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精神,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交往观。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观点。孔子还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平等,相互体谅,相互宽容。对待别人将心比心,由己及人。曾子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孟子言:“信于友有道。”孔子更是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以谦卑的胸怀去待人,以忠信的态度去交友,才能获得真挚的友情。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养成关爱他人、忠信不欺、修身、克己、重感情、讲德义的传统美德,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为日后奠定良好的交际基础。
4,以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念,塑造大学生正确的利益观。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意识形态、文化现象、价值观念相互碰撞。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也使人们产生了种种困惑甚至迷惘,对于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时期的青年大学生更是如此。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施以正确的义利观教育,对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他们的健康成长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义利关系上,重义轻利思想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主流价值取向。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及宋明时期的新儒家都非常强调义利之辩,认为这是划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更是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主张。在当前的大学生中较多出现过度追逐物质利益的情况下,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传统的义利观教育,重点培养其见利思义、重义轻利的思想,有助于消除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拜金主义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5,以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观念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事业进取精神。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处世态度上显著特征就是提倡“刚健有为、自强不急”的入世思想,强调通过主体的自我修养以适应客体的发展。具体体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品质,体现为“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不屈不挠的精神。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观念,培养大学生求实、务实、进取的态度。寻找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长远意义。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闫素娥.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新探[J].教育与职业.2009(33).
[3]刘兆伟.论中华传统文化之核心一大学生研究弘扬民族文化之要[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4(4).
[4]王兴祥.陈玉林.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成长[J].雁北师院学报(文科版).1995(1).
[5]张岂之.大学生文化素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J].高等教育研究.1996(5).
[6]林群.赵伟.诚倩传统与大学生诚信教育C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