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努力做好新时期基层群众工作

2012-08-15万青艳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2年6期
关键词:矛盾干部群众

万青艳

(迁安市城区街道办事处 河北唐山 064400)

努力做好新时期基层群众工作

万青艳

(迁安市城区街道办事处 河北唐山 064400)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各种利益也在不断调整,如何做好新时期基层群众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心情更愉悦,情绪更稳定,干群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稳定,是摆在我们基层干部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不可以回避的课题。我认为,树立群众工作意识,敢于和老百姓见面,有一身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是不可缺少的。

第一,要树立群众工作意识。党的干部是否乐于做群众工作,并同人民群众的接触中建立感情,倾吐真情,是一个态度问题。一是牢记宗旨。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最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最基本的路线。现在,有的领导干部高高在上,对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有的方法简单、作风粗暴,有的决策不科学,给群众利益造成损失。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政治立场出了偏差。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尽心竭力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因此,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积极主动地做好群众工作。二是建立感情。“感人心者,须先于情”。人都是有感情的,我们共产党人感情的最高境界就是对人民群众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常思民之忧,不忘己之责,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领导干部只有同群众建立了感情,就会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落到实处;领导干部只有与群众、与实际和与民情接触多了,就会减少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

第二,要敢于和老百姓见面。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任务重、头绪多,我们许多干部往往感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可见,对于纷繁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具备良好的素质,靠学习养足底气,靠创新高扬锐气,靠严明树立正气,才能敢于应对矛盾、主动触及矛盾、及时化解矛盾。一是养足底气。我们一些干部之所以怕负责任,对一些问题处理不好、处置不了,除了思想上群众观念淡薄外,也与自身的能力不强有关。领导干部应少应酬、多学习,学政策、学法律、学技术、学与群众打交道的方法和艺术。通过学习来养足底气,工作起来就能顺心应手。二是有锐气。工作就是解决问题。群众最关心、最紧要的事情,往往也是较为棘手、难办的事情,解决起来不可能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有一种开拓创新、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新办法、新思路破解难题。如果遇到问题绕道走,甚至捂着、盖着,问题只会越拖越大、越积越多。三是树立正气。两袖清风,一身正气,是领导干部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理直气壮地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前提。如果自己不干净,怎样去说服教育群众,又怎敢到群众中去做工作呢?唯有思想上忠诚可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工作上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作风上严于律己、勤勉敬业、务实高效,我们的干部才会深受人民群众的信赖。

第三,要有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仅有热情和干劲,而且要有办法、招数,善于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一是兼顾各方。既要注意维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又要兼顾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二是为民谋利。要切实做到化解矛盾和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相结合,关心群众疾苦和多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少一点腐败,少一点官僚,真正时时事事为百姓多想一点。三是化解矛盾。群众工作中的许多矛盾问题,大多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这就要求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和说明、说服、教育的前提下,加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宣传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努力从源头上化解,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集中力量强化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工作,切实做到:力争化解一批矛盾、解决一批问题、稳定一批人员、消除一批隐患,诉求合理的要解决到位、诉求不合理的要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要帮扶到位、违法滋事的要依法处置到位;要建立健全经常化、制度化的人民内部矛盾协调机制,善于用法律手段处理各种矛盾和纠纷,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要推行干部接待群众制度,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和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一把手”要真正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要对影响本地区、本部门社会稳定的信访突出问题包干负责,逐项逐人落实责任制,实行挂牌督办,严肃责任追究。

猜你喜欢

矛盾干部群众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多让群众咧嘴笑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