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共对武汉教育事业的接管与改造
2012-08-15李珊珊
李珊珊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湖北武汉 430000)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共对武汉教育事业的接管与改造
李珊珊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湖北武汉 430000)
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传播文化、引导社会价值规范、凝聚人心的重要任务。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共通过保护与接收武汉的教育事业,并在此基础上对原有的教育事业和教职员工进行改造,最终在武汉建立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事业。在接管与改造的过程中,武汉的教育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
中共 教育事业 接管 改造
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传播文化、引导社会价值规范、凝聚人心的重要任务。教育事业对于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如列宁所言:“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内是建成不了社会主义的。”[1]中国的近代教育事业起步较晚,又因战乱而处于风雨飘摇当中,保护与接收原有的教育资源,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逐步改造,使之成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是中共在城市解放之后对待原有教育事业的方针。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中共通过保护、接管、逐步改造,在武汉建立了新民主主义教育事业。
一、接管原有的公立学校
解放前,武汉的学校由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组成。武汉的公立学校起源于清末,在民国期间有缓慢的发展。解放战争期间,由于国民党挑起内战,国民经济衰退,公立学校办学经费捉襟见肘,师生生活困难,武汉市的公立学校陷入窘境,学校师生尤其是学生思想比较激进,希望中共早日解放武汉和接管学校。在武汉解放后中共接管前的真空时期,武汉的学生曾自发地对反动学生进行斗争,提出了停职清算贪污教职员工的要求。
根据中共中央在新解放的城市成立军管会作为地方政府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地方公共事业的接管以及地方治安的维持的指示,解放前,负责攻占武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成立了武汉市军管会。军管会下设物资接管部、交通接管部、军政接管部和文化接管部,分别负责各部门的接管事务。武汉三镇教育事业的接管工作由文化接管部下的教育处负责。在接管工作开始之前,文化接管部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一是稳定秩序。为了稳定师生的情绪,军管会在入城后粮食极为短缺的情况下给各学校发放了生活维持费。此外,为了制止学生中由于“热情过高”而导致的无政府主义行为,文化接管部教育处分14个地区派代表与学生见面,讲明党的接管政策和学生们应该持有的态度。二是进行充分的调研工作。教育处在接收工作开始之前从原地下关系所提供的材料中了解了武汉教育的基本情况,并根据基本情况讨论接管的方针、要求、步骤和工作方法。教育处根据武汉的公立学校的实际情况,将全部接管人员分为大专、中学、小学3个接管组,接管组分别设有代表,代表文教部门执行接管任务。
在各项准备工作完成之后,从1949年6月10日开始,文教接管部教育处本着先稳定后接收的政策开始正式接管武汉的公立学校。接管工作分五个步骤进行:第一步,稳定学校管理人员的情绪。接管代表和联络员先深入到各个学校召集主要负责人(校长、教务、事务主任、级任导师等),在宣布接管命令的同时说明中共对知识分子和文化教育部门的政策。第二步,做群众的宣传动员工作。接管人员召集了全体教职员、工友、学生大会,在宣布接管命令的同时,揭露国民党欺骗、麻醉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罪行,宣传中共的知识分子政策,告知他们中共是爱护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是愿意帮助他们进步的,希望学生们对学校的处理方式多提意见。第三步,清点学生人数,分组了解学校情况。第四步,正式接收学校的文信印鉴,清点学校财产,组织学生进行简单政治学习。最后一步,宣布处理的办法和处理的情况。
在接管的过程中,文教接管部妥善地对流亡学校和学生进行了遣散和安置工作。解放后流亡到武汉及附近的学校有:湖北各县的学校 7个,河南的8个,湖北临时中学3个,山东、安徽均有,共有教职员学生约7000人。文教接管部设立了流亡学生联络处,专门处理这一工作。对于流亡学生中愿意参加受训的,文教部“准其报考干部学校或参加部队”,“愿意回籍,由原校教职员率领回籍”,文教部发给路费。“各地分散招收动员参加受训工作有[共]计两千人,其余全部遣送回籍入学。”[2]由于文教接管部教育处的接管干部在接管的过程中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入群众当中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在接管的过程中采取稳步前进的方针,因而,武汉三镇公立学校的接管工作和流亡学生的遣散工作完成得比较顺利,没有出现大的骚乱,学校的秩序比较稳定,为后面的改造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整顿与接管私立学校
私立学校是武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1949年春,武汉三镇有“高等学校12所,其中国立4所,省立2所,私立4所,教会办2所;有中学63所,其中省立8所,汉口市立4所,私立35所,教会办 16所;有小学 311所,其中公立90所,私立221所(含外国教会办28所,佛教办7所,善堂办31所,公馆办10所,行业办10所,回民办2所);有职业学校6所,其中国立1所,省立4所,教会办1所;有私立技术补习学校15所”。由此可见,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占到武汉学校总数的一半左右。受战乱的影响,很多私立学校陷入困境,处境极为艰难。
武汉市文教局根据中共中央对私立学校“积极维持,逐步改造,重点补助”的方针,在接管之初给予了私立学校财政和政策上的扶持。1950年2月,武汉市文教局公布了《私立学校暂行管理办法》,对私立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方向和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此后,文教局本着以公扶私、公私兼顾的原则,对成绩优良而经费困难的豫章、建华、震旦、树人和寿昌等5所私立中学和21所私立小学给予了经费补助,在豫章、建华和震旦等3所中学设立了百分之五的人民助学金,解决了善堂会馆小学经费问题。[3]由于政府的扶持,这些私立学校重新焕发了生机。但也有私立学校违反教育方针,校长和管理人员贪污严重,对于这些私立学校文教局进行了整顿,对学校的管理人员给予了处分。1951年下半年,武汉市接管了管理不善的私立技术学校,并在其基础上创立了技术学校与师范学校。[4]
解放后,由于人才的缺乏,武汉的短期技术补习学校迅速崛起,这些短期技术学校对培养国家所要的技术人才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但是,有的私立学校以赚钱为目的,“巧立名目,骗取学生费用”,“甚至出现了‘飞机学校’,收了钱不见人”。有的私立学校成为反动分子的集散地,“个别学棍,蔑视政府法令,横行霸道”,武汉市教育处对私立学校的360名教职员工的调查显示,“参加反动会道门者250人”。这种情况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整顿私立学校成为群众的呼声。为此,武汉市教育局于1952年开始对武汉市私立短期补习技术教育进行了整顿。对于极端腐败的学校采取严格取缔的办法,如忠信、会群会计学校;对于经济困难,各种条件不具备,无发展前途的学校,通过做领导人的思想工作,协助其转学转业;对于办理的比较好但条件比较差的学校在其自愿的情况下进行合并;对于那些办理有成就的学校,协助他们与贸易部门合作总社劳动局等机关订立合同加强领导,培养干部,准备将来将其转为正规的中等职业学校。1952年9月,教育部发出《关于接办私立中小学的指示》,提出将全国的私立中学全部由政府接办,改为公立。武汉市教育局根据中央“先外后中,先坏后好,先难后易”的原则,接管了中学6所(内教会学校4所,私办2所),占总数的60%;学校43所,幼儿园5所(内教会学校35所,私办学校13所),占总数的31.8%。[5]在接管的过程中,武汉市文教局在事先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工作,接管过程较为顺利。接管后,通过对学校的整顿,使学校的面目焕然一新。武汉市私立中小学的接管工作在1956年全部结束。
三、改造旧的教育,建立新民主主义教育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了改造旧的教育,建立新民主主义教育事业的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据此,中共在继承革命根据地教育经验和学习苏联新式教育的基础上,开始对中国教育进行改革。武汉市教育局根据中共中央精神,在武汉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开始对原有的学校进行改造。
第一,确定教育面向工农群众的方针。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旧教育制度和内容进行了深刻的批评,他沉痛地指出: “工人阶级不仅经济上被剥夺,政治上被奴役,文化教育上也受到强势群体的排斥。”因此,他期望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能够 “由国家出资对一切儿童毫无例外地实行普遍教育,这种教育对任何人都是一样,一直进行到能够作为社会的独立的年龄为止”[6]。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与实践者,因而果断地提出了教育要面向工农群众的方针。根据中共中央精神,1949年寒假,武汉市教育局颁布了工农子女入学优待办法,大规模地吸收工农子女入学。此外,武汉市委做出《关于加强工农业余文化教育的决定》,强调普及文化教育,着重进行识字教育。武汉市文教局根据市委的指示先后开办了4所职工业余学校。1950年政务院颁布 《关于举办工农速成中学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的指示》,武汉市文教局开始准备训练工农速成中学师资。1951年3月,武汉市工农速成中学正式开学,有学生4个班,141人,其中工人占9%,中贫农占77%。1952年5月开始,武汉市进行了扫盲试点工作,到12月底,共有30315学员,其中工人26506人,干部1356人,农民1274人,居民279人。在工农教育的问题上,武汉市文教局紧跟中央精神,贯彻中央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武汉市工农群众的文化程度有了一定的提升,很多不大识字的人逐渐能够写信、写通讯稿和简单的生活工作记录,有的还能写诗歌快板,编短句。
第二,改革旧的学制。中国旧的学制有许多弊端。例如,小学修业年为六年,分为初、高两级,致使劳动人民的子女难以受到完全的初等教育;技术学校没有地位,工人、农民的干部学校、各种补习班和训练班,在学校系统中没有应有的地位。为了克服这些弊端,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公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它以政府法令的形式确立和充分保障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机会,小学改行五年一贯制,取消了初小和高小两级修业六年的分段制度,确立了技术学校、专门学校、专科学校和专修科的地位和制度。1951年11月,武汉市教育局在三十三小、三十六小,进行学制改革试点。1952年,武汉市教育局组织京津参观团,向先进地区学习,为小学学制改革做了充分的准备。随后,小学由四二制改为五年一贯制。[7]1952年下半年到1953年10月,武汉市人民政府领导武汉地区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工作,以克服学校在设置分布、科系分工上脱离实际的现状,确立了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院校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使高等教育更有效地为人民和国家建设服务。
第三,改革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旧的教学内容是以蒋介石的独裁文化为指导而设立的,其目的是为了维护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反共反苏是旧的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完全不符合新民主主义教育精神的。从1949年开始,武汉市教育局对教学内容作了调整。首先是废除了原来的各个学校中的公民、党义、童子军和军事训练的课程,开设了政治课,讲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问题、马列主义基础知识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其次是进行了课程精简。精简课程的目的在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加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从而能够使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克服原有教育中的教学与实际相脱节的矛盾。
在教学方法上,旧的教育以教师的强制性灌输为主,没有照顾到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武汉三镇教育事业接管工作结束之后,武汉市教育局首先废除了国民党的训导制度,实行校长负责制,即校长负责统一管理学校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然后,开始重点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了更好地推动武汉市教育改革的进行,文教局采取了“培养典型推动全盘”的做法,布置了“小学新教学法”“幼儿园新教学法”等重点实验和重点检查工作。新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启发了教师主动钻研问题的精神,促进了教师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此外,在工农教育方面,工农中学采取了自然科学新教材与新教学法,摸索了工农干部的特点,加强了文史课教学研究。业余学校经常进行专业学习,梳理为工农服务的思想,批判了办学与教学中的不正确的观点,听取学生意见,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在职工的教学上,各厂的教师通过开展教学研究会,相互观摩,互相交流经验,使教学水平获得了提高。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学校中形成了尊师重教、教学相长的民主作风。
第四,教师的思想改造。首先对教师进行理论教育。武汉刚解放的时候,教师对共产党和武汉市人民政府缺乏正确的认识,不了解政策,很多教师担心国民党会卷土重来,“有变天思想”。武汉市教育局对教师进行了革命启蒙教育和政策教育,主要包括革命的基本问题、目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通过教育,教师中的思想混乱的情况基本上得以克服,教师的顾虑也逐渐消除,教师们开始逐步地向中共和政府靠近。紧接着,教育局通过讲习会这种形式对教师进行系统的正规的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教师对历史唯物主义有了比较全面的认知。其次,结合实践对教师进行教育。解放后,各项社会改革都在进行。教育局结合各项社会改革对教师进行教育。例如,为了克服1950年的财政困难,武汉市人民政府先后组织了劳动建校、一碗米救灾、购买公债、低薪等运动。教育局结合这些运动,组织教师到工厂、农村等地进行参观,使教师在思想上和情感上跟劳动人民互相靠近。教育局还组织师生员工亲自动手,劳动建校。通过亲自动手,增强了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感,同时也确实起到了缓解财政困难的作用。例如,通过教师的劳动建校,武汉市的小学增加了137个班,解决了13944个学生的上学问题,节省了修建装置费1.2亿元。全市公立学校杂费办公费统一管理,下半年利用结余经费又解决了6000儿童课桌凳和中小学教学设备。通过对教师的思想改造,使马克思主义观念深入人心,大部分教师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各项政治活动当中,积极地改造自己,中共的意识形态成为教师的共识。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共对武汉市教育工作的接管与改造从总体上说是成功的。解放前夕,武汉市只有幼儿园11所,1952年发展到73所。武汉市率先创办了3所工农速成中学,为中南区之冠。普通中学教育上,除了接管、接办了全部教会中学和私立中学改为公办外,又建了一批新学校,重点发展高中,中学教育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通过对学校的改造,中共成功地清除了原有学校中的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倾向,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学校的主导地位,中共的观点和政策深入人心,学校的发展方向、办学宗旨、人才培养的目标都遵循着中共的既有设想,从而成功地占稳了武汉市的教育阵地,实现了对武汉市教育事业的领导。○
: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2]武汉市文教接管部一个月工作初步总结[M].武汉解放,武汉出版社,1996.
[3]一九五零年文教工作总结[B].武汉市档案馆:全宗号12,目录号 1,案卷号 5.
[4]武汉市一九五一年教育工作基本总结[B].武汉市档案馆:全宗号70,目录号1,案卷号218.
[5]一九五二年教育工作总结[B].武汉市档案馆:全宗号70,目录号 1,案卷号 218.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一九五二年教育工作总结[B].武汉市档案馆:全宗号70,目录号1,案卷号218.
李珊珊,女,中共湖北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讲师。
责任编辑 潘 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