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2012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

2012-08-15

科学中国人 2012年15期
关键词:担子秧田正气

张 猛

评2012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

张 猛

2012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为《放下顾虑》。这题目不好,因为有些人不该做,有些人不能做。

“顾”字的意思是回头看。人朝前走或做事的时候,不向前看,反而掉头去看后边。这是放心不下。

“虑”字的繁体是“虎”字头下一个“思”字,简体是“虎”字头下一个“心”字。在老虎嘴边动的心思,不是惊慌,便是害怕。

如此看来,“顾虑”这个词的本来意思,离不开放心不下、担惊受怕。

一个人活着,开心最好,如果一天到晚处于放心不下、担惊受怕的状况,那就不是人过的日子了。

什么人会那样过日子呢?

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对邪气的顾虑,一种人是对正气的顾虑。对邪气有顾虑的是好人,对正气有顾虑的是坏人。

君子坦荡荡,以诚对天下,身正不怕影子歪,没有顾虑可言。但有一等无辜者,但求安身立命,养家糊口;偏偏世风日下,正义无法伸张,小人趾高气扬,致使无辜者左右为难,举措维艰,顾虑重重。他们要想放下顾虑,不惧邪气,需要法制和正义来支撑。

大恶之人,以恶为正,从不思悔改,作恶多端,横行无忌,没有顾虑。但有一等小人,整天做些见不得人的坏事恶事,说些心口不一无中生有的谎言谣言。这等人行事之前,少不得自己给自己打气壮胆;临到下手或开口,便需要放下对正气的顾虑;事后也未必消停,即使白天也怕鬼敲门。他们的顾虑,来自一点尚存心底的良知。如果让他们放下顾虑,岂不是放辟邪侈、无恶不作了?

君子与大盗,皆无顾虑可放下。小人若对正气有顾虑,主动放下那就是去作恶,岂能让学生为他们写作文?只有无辜者对邪气的顾虑,说放下未尝不可,但要有社会道德法制为基础;否则,小老百姓得罪了恶人,惨遭报复,又没处讲理,正不压邪,那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岂不是把羊往狼嘴里赶么?

《放下顾虑》之类的文章,君子无须做,做了是说教;大盗不屑做,做了是灾难;小人不该做,做了是造孽。能做的只有小老百姓。但是,如果正气不得立足,社会没有法度,身为百姓,就不能做这类文章,因为做了等于玩命。

所以说,这题目不好。

不仅题目不好,该作文题的下面还给了一段阅读材料,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更是十分不妥。

这段阅读材料既不像扩展性提示,又不像是限定性规则,不伦不类,好比一张狗皮膏药贴在了鞋面上。

而真正的问题还不在于这张狗皮膏药是否贴对了地方。真正的问题是:这张膏药所要求的药引子实在不好找。

说白了就是:这道题包含有不公平因素并且容易产生误导,所以是一道不合格的试题,应当列为“无效”,作文成绩不应该计入总分。

【理由一】就内容来说,春天插秧的细节,城市考生未必熟悉、北方考生也未必知情。即使是南方水稻产区的农村考生,对于“挑秧”和雨天挑着重担子走在“溜滑的田埂上”也未必具备相关实际见闻和切身体验。作为“全国卷”,让大半考生陷于不知情的地步,进而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这就足以认定该阅读材料给整道作文题硬性添加的是不公平因素。

【理由二】对于没见过雨天挑秧的考生来说,如果他们对这段材料中的描写无法理解,无从“选好角度”,因而“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从而做出了错误的评点或解释,是不应该扣分的。

【理由三】由于不公平因素的存在,误解将难以避免。这种情况下,如果严格按照“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的要求来制定评分标准的话,将怎样在评分标准中充分体现出公平竞争的原则呢?显然,那是做不到的。

所以,这道作文题违反了公平竞争原则,应该列为无效。一道无效的作文题,其成绩自然不应该计入总分。

最后说说考题所附材料的内容问题。——这份材料给笔者的印象是缺乏农村生活和劳动的常识,人物形象模糊,情节不够完整,虚构成分明显。

插秧的时候,分拔秧、装秧、挑秧、打秧、插秧等几个环节。拔秧的人从秧田里把秧拔起来,用稻草捆成一把一把的,然后将秧把子一个个秧根朝下,立在秧田里,几十个一丛。一般一丛能装一两担。装秧的人将秧一把把整整齐齐码上秧架子,然后一架子一架子地放到田埂上去沥水。便于挑秧的人来了就能挑走。也有把秧把子码在田埂上等挑秧人来了自己去装的,那要看人手多少和进度快慢了。人手不够,就没有专门装秧的人。挑秧人一到,自己下秧田装秧。力气大的多码几层,小孩子的话少码几层。挑秧起身时最费力气,因为码在下层的秧都带着水,直起腰来,水就哗哗地淌。这时要颠几下担子,让水淌得更快,然后起步,上田埂,奔大田。到了大田田头,还要打秧:把秧把子一个一个等距离地扔到已平整完毕、等待插秧的水田里。有经验的挑秧人,了解插秧者的习惯,打秧的时候很有分寸,总能让插秧的人插完一把正好能拿到下一把。又省时间又能保证效率。要是打稀了,插秧的人得自己挪步去捡秧来插;打密了,插秧的人就得一边插,一边往左右推开积累的秧把子,都耽误时间。

材料中说“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也不知道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人物形象模糊。当年笔者在农村当知青的时候,见过小学生挑秧的。出题人在这里不明说,是避免“使用童工”之嫌吧。走遍世界,农村孩子帮家长干农活,似乎都没有法律禁止。这个顾虑多余。此外,材料中没有提到装秧,不知道这个“我”所挑的秧担子是怎么来的。要是自己装秧,就得赤脚下田,衣服鞋子那时就不得不脱了。没头没脑的,上来就说“我挑着一担秧苗”,情节不够完整,欠妥!

通常插秧是从距离秧田最远的田开始。材料中说“走了没几步”,就“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这应该是插秧期快结束的时候了。妈妈对“我”能大声喊话做思想工作,可见秧田到大田距离很近。殊不知在田野里,隔五六十米喊名字就不易听清楚,何况成串的词儿?三五十米远,如果只管送秧而不下田插秧,直接一手提几个送过去也来得及。没有重担了,还有必要脱鞋吗?笔者经验,穿套鞋、解放鞋、乃至人字拖,都可以在泥泞的田埂上走;即使失足滑到,也不过一只脚滑到水田里,难得会全身摔倒在田埂上。至于弄脏衣服的顾虑,农村长大的孩子有几个不知道衣服上沾点儿泥水其实不难清洗?

显然,妈妈的形象和语言都有明显的虚构痕迹。水稻产区的农家大婶,喊自家儿子多半是“伢子、崽啊、儿子啊”或者直呼小名,极少用“孩子”来喊的。而“注意力不集中”、“甩掉了多余的顾虑”这类措辞,很难想象是出自农妇之口。倘若出自教师之口,或五七干校里的下放干部之口,倒是情有可原。

抛出如此粗糙的“材料”,限定考大学的高中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真是难为考生用牛刀来杀鸡了。

【附录】《2012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放下顾虑》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子,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猜你喜欢

担子秧田正气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自己的担子自己帮着担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正气文天祥
正气方天祥
感怀
担子越重越要爱护挑担人
一场直面问题、压实担子的大考
浅谈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