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仰在基层闪光
2012-08-15郭竹林
郭竹林
(作者系中共晋城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民族因信仰而立,政党因信仰而生,人因信仰而有了价值追求。最近推出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集中展现和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追求自由、追求真理的坚定信仰,为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深化创先争优、推进转型跨越,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和力量。
实践证明,共产党人从来不缺少信仰,他们在战争年代的牺牲、在建设时期的奉献、在改革时期的开拓,都是对信仰的忠诚实践。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些熠熠生辉的优秀典型无不扎根在最前线、最基层,无不坚守在最平凡的岗位,他们用朴实无华的一言一行、日积月累的点滴奉献证明,只有在基层扎下信仰如磐的根,才能在时空响彻信仰不变的音。
要用最简明的逻辑诠释信仰。人无信不立、无信不力、无信不利。惟有心中有信,才能不懈追求、才能保持警醒、才能心怀正气。作为共产党人,首要的就是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党的宗旨、坚守信念理想。《信仰》中的革命先烈之所以永驻民心、彪炳青史,就在于他们能够以信仰为修为、为理想而献身。我们当前面临的环境没有战火生死的考验,也不不一定需要肩挑背负的磨砺,但在“四大危险”面前,坚定信仰的任务却比任何时期都更繁重、更艰巨。我们的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定“信仰不可失、不可再失”的决心,带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永远保持对党的事业的不息热情,以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自觉行动,坚守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让信仰深入内心、融入灵魂。
要用最平凡的方式表达信仰。信仰不是高高在上、不是夸夸其谈,而应该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行动。《信仰》中每一个感人肺腑、发人深省的故事,都诠释了信仰的崇高,也阐明了信仰的平凡。夏明翰、刘胡兰的慷慨就义源于信仰,焦裕禄、孔繁森的鞠躬尽瘁源于信仰,雷锋、郭明义的点滴奉献也同样源于信仰……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人,就是要立足岗位,把信仰融入对本职工作的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容不得丝毫虚假,搞不得半点做作,这样才能在微小处显示出厚重感。就是要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挺身而出,一往无前,不畏惧困难,在紧要关头具有十分出色的表现。就是要用平凡的一言一行感染别人、带动别人,时刻在生动实践中锤炼党性,时刻用信仰的纯粹释放能量,积聚共产党人向上向善的“云效应”。
要用最基层的土壤哺育信仰。人民永远是靠山,基层永远是根基,信仰应该从最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基本立场和观点中去培育、去寻找。如果说信仰是一棵伫立历史长河的大树,那么基层无疑就是最为肥沃的土壤、永不干涸的源泉。《信仰》中的优秀典型正因为来自基层才无比亲切,正因为扎根基层才影响久远。我们新时期的共产党人,更要坚持从基层来、到基层去,始终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主动到基层最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问需问计,坚持工作战斗在一线、矛盾解决在一线、亲民安民在一线,以把准基层脉搏、服务群众利益的务实之举,凝聚共产党人信仰的强大力量。要坚持信念教育、岗位争创、关怀激励常态化,激励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在生产一线、项目一线履职尽责、干事创业,以基层特有的创造性、开拓性和实践性,把信仰外化为全社会的普遍行为,不断焕发出党在基层的无穷生机和活力。
光辉在传承,事业在延续。信仰不仅是对历史使命和未来挑战的沉重担负,也是最基层的深刻孕育、最平凡的默默坚守。我们只有让信仰之光照入灵魂、落地基层,才能建起共产党人理想追求、使命担当的“生命支点”,让党立于不败之地,让党的事业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