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常用词典》六月出版
2012-08-15
共产党员(辽宁) 2012年6期
土豆=花生?公车=公交车?窝心=贴心?细微的语言差异经常让两岸人士“会错意”。将于今年6月出版的《两岸常用词典》将化解这种尴尬,让两岸人士语言沟通更加顺畅。
这本两岸合编的中华语文工具书已经编纂完成,共收录7000多字、3.5万词条。两岸共同建设的“中华语文知识库”网站也正式向全球免费开通。
沟通中,最让人郁闷的是两岸用语中有很多同名不同义的词语。例如,“土豆”在大陆指的是马铃薯,而在台湾地区则为花生;“窝心”在大陆地区表示郁闷,在台湾则是开心的意思;在大陆很常见的“脱产学习”中的“脱产”,在台湾地区人士的头脑中则是转移财产的意思。
此外,词典还收录了属于大陆方面特有的离休、绿色食品、个体户等词汇,及台湾地区常用的安公子(一种毒品的俗称)、博爱座(老幼病残孕专座)、拜票(拜访,争取选票)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