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爱听短话
2012-08-15宁武县关工委张秀章
宁武县关工委 张秀章 张 晶
群众爱听短话
宁武县关工委 张秀章 张 晶
近日,我们到基层宣传胡总书记“7·23”重要讲话,听到不少农村干部说,时下有的领导干部下基层,喜欢讲长话,而且“长而空”,群众不爱听。他们不管啥场合,也不管对啥人,都是滔滔不绝,长篇大论,讲得百姓心烦。看来,转变干部作风,讲精炼的话,讲管用的话,讲真心的话是一个重要方面。一句话,干部要善讲短话。
讲短话群众爱听。话语贵精练,文章忌冗长,这是古今中外的通理。人们都喜欢听言简意赅、有真情实感的话,反感言之无物、拖泥带水的套话空话。有的干部认为,讲话长点可以帮助群众深化理解,会产生良好效果。实则不然。现在的年轻人,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有时一点就明,若讲起话来滔滔不绝,不但不能吸引他们听下去,反而会让他们心生厌烦,只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因此,不论下基层的干部还是在基层的干部都要养成长话短说、繁话简说、套话不说的好习惯,坚决防止讲长话,浪费大家的时间,影响大家的工作。
讲短话靠素质能力。讲短话看似容易,做起来却不易。要把一项任务、一件事情、一个问题用最精炼的话说出来,没有严密的逻辑、清晰的思路,是很难办到的。这种素质能力需要长期历练和积累,最根本的是要学好党的创新理论,提高政策水平,掌握实际情况,增加知识储备。心里有东西,讲起话来才能把得准、放得开、收得拢,从而才能讲得短。群众对这样的短话有兴趣听,而且听得进,记得住,能很快付诸实际行动。
讲短话体现思想作风。讲话的长短是责任意识、自身修养、时间观念等的体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的是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善讲短话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作风。革命战争年代一切讲话,都以短为贵,说多了可能会贻误战机。这种作风需要继承发扬,千万不能把讲话作为某种待遇或特权,更不可逢会必讲,每讲必长,似乎不讲长话不足以体现重视,话不讲长不足以体现水平。我们应该努力做到每次讲话都要简明扼要、惜时如金,绝不可云遮雾罩,唆唆。要把善讲短话,作为改进作风、密切党群关系的一种法宝,来继承和发扬光大。
(责编:郭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