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百姓餐桌安全
2012-08-15周松玉
浙江人大 2012年10期
为了百姓餐桌安全
“据不完全统计,市区具有一定规模的餐饮店有3000余家,日常餐厨垃圾达到200吨以上,请问我市餐厨垃圾去向在哪里?政府如何监管?监管的责任单位是哪一家?下一步如何打算?”
2012年8月29日,温州市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食品安全专题询问会在该市人大机关二楼多功能厅举行。一个个尖锐的问题从委员、代表口中抛出,“飞”向应询的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
“如何能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水产品?”“地沟油源头的餐厨垃圾谁来管?”类似问题,决非空穴来风,而是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在执法检查、工作调研中发现的重点问题,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等。
可以说,问题的背后,蕴含了该市人大常委会会前的深入调查和精心准备。
从今年6月开始,连续3个多月,温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由人大代表、食品专家、媒体记者等人员组成的5个执法检查组,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和各位副主任的带领下,分赴11个县(市、区)暗访明查,政府有关部门也纷纷开展检查。
随着执法检查的不断深入,监管网络漏洞不少,“无证无照”大量存在,责任追究力度不大,检测过少信息不畅,准入准出制度执行不严,生产经营者责任落实不到位等等导致食品安全形势严竣的六大“症结”,逐渐浮出水面。
“面对面坦诚沟通交流的方式,更有利于人大与政府共同研究问题、推进工作。”温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笑华说,开展专题询问并不是要给哪个部门施加压力,而是人大要在依法监督中支持、推动政府更好地发现问题、改进工作,解决好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
温州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人员表示,结合现场询问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将整理形成审议意见,交由市政府处理。同时,市人大常委会将选择其中的重点问题,持续开展跟踪问效,决不一“问”了之。
周松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