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走新路”须有大气魄
2012-08-15本刊评论员
■ 本刊评论员
“敢走新路”须有大气魄
■ 本刊评论员
后发赶超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
一个地区,要实现后发赶超、后来居上,除了积极借鉴吸取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更需立足自身实际,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新路。
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内区域发展,无论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其发展之初都面临着重重困境,但无一不是凭着一股子“敢走新路” 精神,勇于创新、敢于实践,最终成为区域发展中的佼佼者。
贵州不乏“敢走新路”的精神。1978年,关岭顶云公社“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率先实行包产到组;1987年,湄潭成为全国首批9个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其“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湄潭经验”获得全国推广。20多年来,毕节、安顺两大试验区勇于探索创新成果不断……然而,盘点改革开放30多年的贵州,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贵州自己和自己比,有了巨大的进步;与其他省市相比,显然是落在了后面。
我们需要反思。这些年来我们的思想是否不断解放?“敢走新路”气势是否够足、气魄是否够大?“敢走新路”的步子是否完全放开?……
近两年来,贵州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埋头苦干、砥砺奋进、自信自强,第一次大规模到中央企业和香港招商,第一次召开全省工业大会和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第一次召开支持贵阳加快发展大会,第一次举办国际酒类博览会暨贵阳投资贸易洽谈会,第一次承办国家级大型体育运动会……在“赶”与“转”中实现发展大提速。
事实证明,正是全省上下在 “敢走新路”上有了大气势、大气魄,迈开了大步子,才取得了令人瞩目、令人鼓舞的发展成就。
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给贵州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文件明确在贵州实施的试点13项、示范17项、重要规划13项和重大工程项目176项,批准贵州做试点示范,特别鼓励贵州先行先试、先人一步、率先突破。
立足本地实际闯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新路,对贵州的今天来说,十分重要。
省委书记栗战书对此特别指出,善走别人走过的成功之路,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敢走别人没有走过的新路,就一定能走出一条符合贵州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
(执笔:蒋叶俊 责任编辑/唐福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