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代表履职常态化

2012-08-15黄志平

浙江人大 2012年9期
关键词:拱墅区工委选民

/黄志平 吴 菁

让代表履职常态化

/黄志平 吴 菁

今年7月20日9点30分,陆珊溢等6位拱墅区人大代表准时出现在杭州拱墅区湖墅街道仓基新村社区的“人大代表接待站”。

在近两个小时的接待会上,7位来自湖墅街道各社区的居民代表,一股脑儿向人大代表道出了社区准物业管理、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庭院改造等10多个问题。在现场,代表们认真聆听、仔细记录。会后,他们还对选民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调研,并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反映。

从去年开始,湖墅街道的两个人大代表接待站在每季度第一个月的20日都会举行一次这样的活动,由辖区内21名杭州市、拱墅区人大代表就近或对口接待。据了解,湖墅街道至今已举行了12次代表接待活动,收到选民建议、意见120余条,其中有86件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得到落实,解决率在70%以上。

创新机制,让代表履职常态化

近年来,为加强代表与选民、群众的联系,湖墅街道人大工委不断为代表搭建履职新平台。比如2010年推出的集中接访、定时受访、上门拜访、发卡信访、网上普访、座谈会访等“六访”选民活动,现已深入人心。

2011年,湖墅街道人大工委又推出人大代表接待站机制,在霞湾巷社区和仓基新村社区分别设立了代表接待站,使闭会期间的代表工作常态化。

在这两个固定的代表接待站,除了配有常用的办公设备,还建立了代表进社区记事制度、代表接待制度、代表考勤制度等完备的活动制度。同时,街道人大工委还制定了详细的代表接待计划,于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通过短信、会议、张贴公告等形式公开代表接待日的时间、地点和代表姓名等,以方便辖区内群众及时到接待站反映问题和诉求。

代表接待站的创设,既解决了代表无活动场所、接待选民无去处的难题,也破解了人民群众找不到代表的困局。用当地群众的话说,现在的人大代表是“见得到”、“叫得动”,对群众的事儿是“抓得实”、“办得好”。

搭建平台,倾听民意解决问题

“我们辖区公办幼儿园少、规模小,民办幼儿园师资力量又欠缺,很多家长都犯难,不知道该把孩子送哪儿上幼儿园。”在今年1月份举行的接待活动上,拱墅区人大代表朱薇耐心记录下居民的诉求,并积极向区教育部门反映情况。目前,区教育部门已计划在该区域筹建新幼儿园。

自从湖墅街道推出人大代表接待站机制以来,像朱薇这样积极为民排忧解难的例子还有很多。毕竟,除了拉近代表与选民的距离,畅通民意、回应选民诉求、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湖墅街道创设代表接待站的最终目的。

每次代表接待活动结束后,接待代表和街道人大工委都会对选民和群众意见建议进行分类处理。其中,属政府信访类别的,转信访部门办理;属街道职权范围的,递交街道各科室办理。比如,去年有选民提出,一些老小区庭院改造后,信报箱设置太小报纸无法正常存放,防盗门屡屡损坏等。接待活动一结束,代表便向街道有关职能科室反映了相关情况,最终使这些问题都被列入湖墅街道2011年重点实施项目。

此外,如果选民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属区职权范围的,由接待代表直接联系或以建议形式递交区人大常委会,再由区人大常委会转交区政府办理;属市职权范围的,则委托辖区内的市人大代表以建议形式向市人大常委会反映。

试行了一年多,湖墅街道代表接待站既为代表联系选民搭建了平台,提高了代表闭会期间的履职积极性,也使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解决,形成了一个多赢的局面。据了解,拱墅区人大常委会目前已计划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拱墅区工委选民
牢记使命担当 忠诚履职尽责 拱墅区纪检监察开拓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
中共梧州城工委
另辟蹊径的《选民登记》
听奶奶讲当“选民”的事儿
成立学校少工委 推进少先队改革实施
不负当初对选民的承诺
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浙江省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现场会在杭州拱墅区召开
韩国工委筹备成立申请书
韩国工委筹备成立同意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