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遵义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彰显特色

2012-08-15哈文丽

当代贵州 2012年6期
关键词:长征弘扬志愿者

文|本刊记者 哈文丽

遵义医学院是一所具有61年本科办学历史的高等医学院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弘扬长征精神、加强传统教育、丰富校园文化、注重社会实践、为基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已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鲜明特色。正是因为彰显了这一特色,学校为国家、为贵州、为基层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弘扬长征精神是核心

近年来,学校在对长征精神育人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升的基础上,凝练为校园文化精品栏目——“十个一”工程,即听一场长征题材的报告会,看一部长征题材的电影,读一本长征题材的书,唱一首长征题材的歌曲,重“走”一段长征路,举办一次弘扬长征精神、立志成才的演讲比赛,开展一次祭奠红军烈士墓的活动,参观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一次以长征为主题的座谈会,写一篇弘扬长征精神、立志成才的心得体会。通过这些活动,全校师生员工接受了生动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教育和励志教育,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重要作用。

加强传统教育是主线

修齐治平、国家为先。在2008年突如其来的雪凝灾害和地震灾害面前,全校师生先后捐款上百万元,交纳特殊党费28万余元;抗震救灾中成立了以副院长为队长的医疗队,奔赴灾区第一线,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共接纳100名(贵州省共接纳280名)地震伤员进行治疗。此外,全校学生踊跃献血,先后有2000多青年志愿者参与医疗服务。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学校在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中,积极引导广大学生认真评价自己,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坚强毅力。引导毕业生生准确定位,面向基层就业,从基层扎扎实实做起,自强不息,有所作为。同时,邀请在基层做出突出贡献的校友回母校作有关大学生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的相关讲座。

以人为本、重义轻利。学校一直传承精益求精、吃苦耐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2005年至今,已有27726人次学生参加了以义诊、卫生健康知识宣传、农村卫生状况调查、计生宣传及计生普查、科技图书、药品捐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宣传为内容的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了敬老助残、社区服务、学校支教、义务献血宣传等志愿者活动,成立了“119”消防志愿者服务队和遵义市第一支义务献血应急服务队。

注重社会实践是重点

学校将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建立了遵义会议会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遵义县龙坑镇(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基地)、仁怀市鲁班镇(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3个基地。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公益劳动、科研小组等活动。

近三年学校组织大学生医疗卫生服务团4支,参加全国青年志愿者农村(社区)实践服务活动,获得省级以上先进个人22人次;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连续三年荣获国家级和省级“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目标

根据贵州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大,乡镇医院缺乏正规培养的医务人员现状,学校开办了民族医师班和农村医师班。1996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视察学校时高度肯定了举办这两个班的成绩,并指示我们继续开办,办出特色。

2006年和2007年学校进行了两次“遵义医学院历届本科毕业生工作情况调查”,调查毕业生总数3510人,结果表明: 63.02%工作在县乡两级医疗卫生部门,390人担任了医疗卫生等部门的领导,1001人成为学科带头人(主要是医院业务科室主任),遵医毕业生已成为贵州基层医疗卫生战线上一支重要骨干力量。

猜你喜欢

长征弘扬志愿者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
The Main Modes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ir Impact on Tradition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