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努力推动大国大党对话机制

2012-08-15

公共外交季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中欧政党中国共产党

王 栋

政党外交作为政府外交的重要补充渠道,在总体外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秉持开放的态度,积极同国外各类政党发展关系。中国共产党同大国大党开展机制化交流具有特殊而又重要的意义,因为这关系到大国关系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关系到我国的长期对外战略,关系到我们同国际体系中的主要力量的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能够增进相互理解,彼此交流治国经验,稳定国家关系和推动务实合作。

政党外交作为政府外交的重要补充渠道,在总体外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比政府外交,政党外交的方式更为灵活、手段更为多样、更强调思想性和战略性,重在结交朋友、交流思想,不直接解决具体问题,但却对推动具体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秉持开放的态度,积极同国外各类政党发展关系。目前已经同世界上160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政党或政治组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其中包括同美国、俄罗斯、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组织的主要政党开展机制化交流。中国共产党同大国大党开展机制化交流具有特殊而又重要的意义,因为这关系到大国关系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关系到我国的长期对外战略,关系到我们同国际体系中的主要力量的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机制化交流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交往形式的稳定性、内容上的连续性,这有利于交流双方加深了解、增进信任。

中美政党高层对话机制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有远见的政治家都清醒地认识到,应超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的差异,摈弃偏见,不断增进战略互信,共同推动两国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虽然近年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双方在多个领域开展了务实合作,并建立了多种多样的正式沟通机制,但意识形态的差异和战略信任的欠缺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两国在彼此眼中的形象和双边关系。因此,加强对对方政治制度和价值理念的了解和认同非常必要,而政党交流渠道则可以在这方面起到更加直接的效果。

美国是典型的两党制国家,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大主要政党通过提名候选人参加总统竞选轮流执政。美国的政党组织松散,没有常设机构,主要是在议会中和竞选时期才发挥作用。但美国的政党对于社会的影响很大,政党在竞选期间会就国家的内外政策发表意见,一些重要的议题会成为竞选期间民众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影响着社会思潮,另一方面多多少少会反映到下届政府的政策中。2010年3月底4月初,由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和前助理国务卿威廉姆森率领的美国民主、共和两党代表团访华,期间举行了第一届中美政党高层对话。中国共产党与美国两党机制化交往的正式开启,为增进中美两国政党和政治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战略互信、推进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此后,第二、三届中美政党高层对话先后于2010年12月和2011年9月在华盛顿和北京举行。2011年12月8日,第四届中美政党高层对话在华盛顿举行。在四次政党高层对话中,双方介绍了各自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形势,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并在政治制度和执政理念等深层次问题上开展对话,这有助于加深双方的了解。

中俄政党论坛和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

俄罗斯是中国的近邻,随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入健康发展,两国宽领域、全方位的合作机制日趋成熟。近年来,两国执政党的友好合作快速发展。两党以机制化交往为依托,着力丰富交往内涵,创新交往形式,力求以党际合作推动国家关系的全面发展。在机制化合作方面,两党先后签署了《中国共产党与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合作协议》和《中国共产党与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2009—2011年合作备忘录》,成功举办了两届政党论坛,顺利启动了执政党对话机制。

中俄政党论坛是中国共产党与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在中俄“国家年”框架下共同主办的一项重要活动,于2007年5月在莫斯科首次举行,后被列为中俄“国家年”活动机制化项目之一,每两年举办一次。论坛以其政党外交的独特优势,成为中俄两党保持沟通、增进了解、凝聚共识的重要平台,是两党巩固两国政治互信、促进双边务实合作和国家关系继续全面深入发展的重要渠道。第一届中俄政党论坛的主题是“全球和地区视野中的中俄关系”,中方派出了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率领的中共代表团前往俄罗斯参加这次论坛,双方就共同关系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取得了良好的成果。2009年10月,第二届中俄政党论坛在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举行,以“中俄边境地区经济合作的现状与前景”为主题,集中体现了两党以政党渠道推动中俄务实合作的共同愿望。

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是中国共产党与统俄党为高级别对话而设立的一种定期交流方式,对丰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内涵,巩固双边政治互信和宏观把握协调两党合作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6月份统一俄罗斯党代表团访华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和统一俄罗斯党签署了新的两党合作协议,决定建立两党之间机制化交往。2009年6月份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在中国启动。2010年3月,中俄执政党对话机制第二次会议在莫斯科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与统俄党最高委员会主席、俄国家杜马主席格雷兹洛夫共同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两党代表一起,共同探讨后危机时期的国际形势、各自国家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

中国共产党和统一俄罗斯党同为各自国家的执政党,加强两党的交往合作,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执政党的对话具有战略性质,充分体现了两党对通过党际对话为俄中两国人民谋取福祉的高度负责态度。通过沟通和对话,中俄双方一致认为,两国之间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应该着眼于未来长期合作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两党机制化交往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未来发展铺垫着深厚基础。

中欧政党高层论坛

中国同欧洲政党的交往历史由来已久,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本着“超越意识形态差异,谋求相互了解与合作”的精神,全面拓展了同欧洲国家各类政党的关系。进入新世纪,中欧党际交流日益活跃,交往范围和交往内容不断扩大。2010年是中欧建交35周年,35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欧关系不断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双边关系之一。在中欧关系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中欧政党关系也顺势而为,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深层次的新型党际关系逐步形成,最具标志性的就是中欧政党高层论坛机制的建立。

2010年5月,以“全球性挑战与中欧合作”为主题的首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2011年5月和11月,第二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分别在北京和布鲁塞尔召开第一次和第二次会议,围绕“中国‘十二五’规划和‘欧洲2020战略’:中欧合作的新机遇、新前景”这一主题开展中欧政党交流。2012年5月,又在布鲁塞尔举行了第三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中欧在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双方在一些问题上也有着不同的看法和主张。而中欧合作需要双方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彼此尊重对方的价值观和发展方式,尊重各自选择自身发展道路的权利。借助中欧政党高层论坛这一平台,中国共产党同“意识形态截然不同,价值观截然不同,政策主张截然不同”的欧洲主流政党广泛接触与交流,就中欧各自面临的形势、党际关系、中欧关系、治党理政、全球性问题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了看法,达到了增进相互了解,促进政治互信,深化党际关系,推动中欧关系稳定、健康发展的作用。通过日益活跃、富有成效的政党交流,欧洲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了解也在逐步深化。中共所展现的开明开放的鲜活形象替代了封闭保守的刻板印象,而这种转变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除了中欧政党高层论坛外,中国共产党还同一些欧洲主要国家的主要政党建立了机制化交流,例如,中国共产党与德国的两大政党社民党、基督教民主联盟均建立了定期的政党对话机制,与法国执政党人民运动联盟、西班牙执政党工人社会党签署了《两党交流与合作谅解备忘录》,与欧洲议会最大党团人民党党团建有年度互访机制,与欧洲社会党开展了定期研讨活动,与英国各主流政党还设立了“中英年轻政治家论坛”。上述机制化交流同中欧政党高层论坛一样,共同服务于推动中欧关系的深入发展和双方政党、政治家加深对对方国家的了解。

中国共产党和日本民主党交流机制

中日两国是东亚近邻,双边关系对于彼此的周边环境、东亚地区局势非常重要,但由于日本在历史认识、钓鱼岛等问题上不时做出错误言行,导致双边关系有时处于敏感和脆弱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中日两国通过政党交流渠道,维持了双边关系的基本稳定,为两国关系的好转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国共产党与日本民主党交流机制诞生于2006年。当时,中日关系受到之前历史认知和钓鱼岛问题的影响走入低谷。当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时任民主党党首小泽一郎率领的民主党代表团时,双方达成重要共识,决定建立两党定期交流机制。2007年1月和12月,机制第一次会议和第二次会议分别在东京、北京举行,两党关系进入机制化交流的新阶段。2009年8月,民主党在日本众院大选中获胜,实现历史性政权更替,中日关系发展面临新形势。在这一背景下,两党决定尽快举行该机制的第三次会议。在中日双方协商下,第三次会议主题确定为“新形势下的中日关系”,下设三个专题:中日关系和地区合作、两党内外政策和党建、两党关系和机制化交流。2009年11月,会议在东京隆重举行,双方代表结合新形势下的中日关系,围绕三个专题,深入地交换了意见。2012年3月,中国共产党与日本民主党交流机制第四次会议又在北京举行,两党与会代表以“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的回顾与展望”为主题,围绕促进中日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推进大国大党对话机制具有多重意义

增进相互理解。对很多西方国家来说,中国国情特殊,政治体制同他们有很大区别,他们在看待中国时多少会有“异样”的感觉,容易造成战略误判和相互不信任,要克服这一“先天”障碍只有靠“后天”的努力,双方必须要通过交流加强相互了解。政党交往正是一条不可替代的重要渠道,是双方交流政治理念、政治智慧、政治经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渠道。通过政党渠道可以使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有效提升国家形象和影响力。如果能在政党层面实现相互理解和信任,那么国家关系的长期性、稳定性就有比较好的保证。特别是通过同西方国家和国家组织之间的政党机制化交往,双方对于彼此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有了更深的了解,逐步减少意识形态上差异对双边关系的负面影响,对增进双方的理解与信任作出了积极贡献。以中美政党高层论坛为例,通过双方政党领导人的沟通与对话,深化了对彼此价值理念和政治制度的认识,为相互尊重对方的意识形态选择铺垫了更坚实的基础。

交流治国经验。虽然各国国情不同,政治制度、体制机制各异,但在当今时代,在国家发展和治理这一问题上,具有很多共性特点,面临着很多相似的挑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同先发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似甚至一样的经济社会问题,这需要我们借鉴“他山之石”,更多地了解别国做法、得失和经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同外国政党包括各类政党的交往,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一条同国外执政党相互交流治国经验、执政理念的直接渠道,双方可以在很多具体问题和领域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同时,这一过程也是一个润物无声的过程,可以使国外更加了解我们执政理念,对我们的政治体制合理性、优越性有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在具体问题上的交流,也可以间接实现弥合意识形态分歧的作用。以中欧之间的机制化交往为例,双方通过这一平台将各自的未来发展规划相互对接,借鉴彼此的发展理念,寻找相互合作的空间和机遇,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稳定国家关系。通过同相关国家的主要政党,特别是大国大党建立机制化交往平台,可以有效降低两国关系因为政治周期和政府更迭造成的波动,可以保证我们对新上台外国政党及其领导人不陌生,双方的交流和交往不必从零开始。而另一方面,即使是在野的大国大党,其政治影响力也可以通过议会活动和社会活动广泛地影响一国政策走向,间接地影响着双边关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政党渠道的机制化交往对于稳定国家关系,特别是同大国或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的国家的关系,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推动务实合作。虽然政党之间的交往主题更多具有宏观性、战略性和思想性的特点,但这并不排斥政党交往渠道对于解决具体问题和现实问题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利用大国大党的机制化交往平台,两国执政党高层领导可以直接商讨具体问题,并且开展务实合作。例如在中国共产党同统一俄罗斯党之间的机制化交往过程中,就曾经将边境地区的经贸合作作为重要内容,并且取得了突出的实际效果。而在一些比较敏感的具体问题上,由于政党交往更加灵活、直接和人性化,往往可以解决一些通过政府层面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大国大党交往机制的另一方面意义。

猜你喜欢

中欧政党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2020中欧数学奥林匹克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欧民间大使——季波
斯洛文尼亚:上帝宠爱的中欧人间天堂
建筑师行迹中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