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者有言睿智无声——谈美国文学对美国开明政治的促进

2012-08-15刘小勇

世界文学评论 2012年2期
关键词:教授文学政治

刘小勇

(刘小勇,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讲师,主要研究英美文学。Email:liuxy678@126.com)(责任编辑:王 婉)

一、德者有言睿智无声

受美国Henry Luce基金会和中美教育基金会(U.S.- China Education Trust)的资助,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于2012年7月16日-27日举办“美国研究课程建设和师资发展高级研修班”。该研修班为全英文授课,旨在为国内高校英语院系培养有意开设美国研究课程和从事该领域研究的高层次师资队伍。笔者有幸成为其中一名学员,和其他21名来全国各地的教师一起度过了忙碌而有意义的两周。英语学院对此次培训相当重视,派出了强大的师资队伍。英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梅仁毅教授、北外副校长金莉教授、英语学院院长孙有中教授、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付美榕教授、美国政治研究专家谢韬教授以及社会学专家李今朝教授参与了授课。授课教师阵容之大、级别之高,让其它类似的高校师资培训班望尘莫及,更让我们油然而生一种“我们真是幸运儿”的骄傲情怀。他们都有国外留学经历,有的长达十年。他们态度严谨、口语流畅、视野开阔、思维缜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对美国的政治、经济、历史、外交、思想和文学等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

梅仁毅教授是第一个给我们上课的教师。他已经70多岁了,可是在课堂上,他完全不像一位七旬老人。他精力充沛、声音洪亮、博闻强记,几乎不看桌上仅有的几页讲稿。在为时16小时的四次讲座中,他把美国建国伊始、西进运动、领土扩张、当下的历史和外交等大小事件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让人敬佩不已。他多次强调:美国外交历来都是奉行利益至上的原则的。美国政府认为:该是我的是我的,该是你的是你的,可是你得对我们美国资本敞开大门,这样该是你的也是我的了。他还举出不少例子来支持这种观点。我不时产生一种错觉:我是在听一位美国资深外交家在深入剖析美国历史和外交!每次讲座结束时,我们都对梅教授报以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课间他往往顾不上休息,跑到走廊上和我们谈论国家大事,表现出一个知识分子高尚的爱国情怀。

李今朝教授2005年获美国夏威夷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2007年,她结束了在美国十年的求学和执教生涯,回到自己的母校北京外国语大学。李老师给我们讲解的是美国的社会结构分布(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the U.S.)。这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李老师认真讲解了阶层、种族、种族不平等、性别、性别不平等、女性主义、性别歧视、民权运动等内容。她美音纯正、诙谐幽默,和国外学术泰斗联系密切。这次她邀请到在中国人民大学担任外教、亲历过美国民权运动、年逾八旬的美国三一学院保罗·劳特(Paul Lauter)教授为我们讲课。已是耄耋之年的劳特教授扎着小辫,满脸笑容地走进教室,给我们每人一张名片,欢迎我们与他联系。他鹤发童颜、声音洪亮、精力充沛,连续两个多小时为我们讲解美国社会和文化,并耐心回答我们提出的有关美国民权运动、中国设在美国的孔子学院、中国学生赴美求学深造等方面的问题,而丝毫不显倦意,着实让我们晚辈佩服。

金莉教授主讲《美国女作家作品选读》这门课程。她数十年如一日研究美国女作家的作品,著作颇丰,还担任北外副校长、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委员等多重职务。日常行政和社会工作之繁杂可想而知,可这丝毫没有影响她授课。由于时间紧,她只要求我们读八位(19世纪和20世纪各四位)美国女作家的作品,多数是短篇小说。金教授学识渊博,在课堂上娓娓而谈。每学习一部作品前,她都首先让大家回答一些问题(不认真预习的话是无法回答的),以帮助理解小说的大概内容,然后对小说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需要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前四部小说The Story of an Hour,A New England Nun,The Yellow Wallpaper,Uncle Tom’s Cabin是19世纪女作家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当时美国女性地位低下,她们要做的就是成为真正的女人:虔诚的、贞洁的、顺从的和顾家的女人。1848年在纽约州举行世界历史上首次妇女大会,美国妇女运动正式开始,而美国女性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开始有独立意识。后四部作品Roman Fever,Good Country People,Everyday Use,No Name Woman是20世纪美国女作家的作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当今美国文坛黑人女作家和华裔女作家占有不可忽视的位置。金教授对上述八部小说中女性的处境、女性心理、女性意识的变化和发展、宗教的虚伪性、黑人文化的保护、华裔女作家作品中的中国女性等问题的精彩讲述和分析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谢韬教授在国内接受过长期系统的英语专业学习,后赴美国潜心研究美国政治多年,2007年获美国西北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现在是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特约评论员和《经济观察报》专栏作家,并经常接受BBC和VOA的采访。他这次主讲《美国政治》这门课程,共计8课时。上课前几天,他就给每一位学员发了一份阅读材料,里面有他一年多来发表在《经济观察报》的部分时评文章,如《从债务危机看美国政治体制的精神分裂症》、《大选之年看美国政治》、《佛罗里达的悲剧:种族、枪支和自由》、《美国人的道德和不道德》、《移民、选举与美国的文化认同》等等。我们在课前就细读了美国政治研究专家就美国政治和中美关系发表的看法,对理解课堂内容是大有裨益的。课堂上。他那带有磁性的嗓音和声情并茂的讲解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一一分析了联邦制、个人和政府、国会、总统、联邦法院、政党等美国政治的基本组成部分,还不时提醒我们哪些方面存在着潜在的研究价值。谢韬教授对美国政治持批判和借鉴的态度,其观点犀利,他的文章和课堂里比比皆是,带给我们不少感触和思考。

付美榕教授是英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其学术领域为美国经济。在8小时的课程中,她和声细语地讲解了建国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计划、奴隶制和美国内战期间的经济、大商业和工业大国的崛起以及二战后的经济发展四个方面的内容。付老师教学方法多样,课堂讲解、短片播放、分组讨论、代表发言、点评总结等环节有条不紊进行,旨在加深我们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这些方法在我们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也是很有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的。

英语学院院长孙有中教授行政工作繁忙,但是他从没有因此耽误一节课。他给我们带来了四场关于“美国的思想传统”的精彩讲座。他从思想史研究的主要方法、美国思想史研究的典型方法、美国思想的主要领域等方面为我们介绍了美国的思想传统,并不时把美国思想大家的作品片段、已经出版的研究论文或著作作为例子给我们参考。他多次指出:中国学者从事美国思想研究一定要有现实的关联性和关切性,这样才有价值和意义。孙教授广阔的视野和幽默的语言使得很多抽象的思想概念和观点顿时明晰起来,我们如醍醐灌顶般不时点头或发出会心的笑声。

此次培训日程安排紧张,课堂上的一些知识还没有来得及消化和吸收就到了我们该从研修班结业的时候了。学习期间各位老师给我们复印了一些极具参考价值、新近出版的英文原版资料,需要我们花时间和精力去研读。这是一场美国研究领域里睿智人物赋予我们的知识盛宴。它开阔了我们的学术视野,激发了我们的研究热情,对我们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和长久深远的。

二、美国文学和开明政治

这次培训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涉及美国的政治、外交、经济、历史、社会、思想和文学等方面,它们对美国研究无不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从一个文学研究者的角度谈一下美国文学对美国开明政治的促进。如刘安海所言:“在社会生活中,政治对文学的影响最大,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要求文学必须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必须有利于社会的运作和发展。”①政治对文学的影响表现在政治带有强制性,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干预社会的文学活动,对文学的作用是巨大而直接的。凡是政治比较开明,统治阶级实行利于文化繁荣的政策时,文学的进程就会顺利,甚至出现繁荣的大好局面。文学的发展无疑又会不断推动开明政治的进程。

(一)文学传播民主和自由吸引人民关注和参与政治

毋庸置疑,美国文学从一开始就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独立革命时期的文学作品多数具有强烈的政治性,为英属北美十三个殖民地脱离殖民统治造势助威。建国之初的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以模仿欧洲文学居多,题材多选自北美本地和本地人的生活。19世纪30至40年代,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潮影响甚广,直接影响了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废奴运动和为美国女性争取投票权的早期女权主义运动。斯托夫人在南北战争前发表《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废奴小说引发社会轰动。后来林肯总统曾对她说:“你就是那位引发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文学可具有何等的政治影响力可见一斑。“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很快使文学的创作和生产成为大工业的一部分。”②这段时期美国文学的创作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众多美国作家有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关注美国社会和政治,针砭时弊,歌颂自由和民主,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在广大美国读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文学与美国人民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十九世纪下半叶涌现出来的马克·吐温、威廉·豪威尔斯、亨利·詹姆斯、惠特曼等作家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无一不在美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熠熠发光。

弗朗西斯·迈尔斯·芬奇(1827-1907)1849年毕业于耶鲁大学法学院,原为纽约上诉法庭法官,后于康奈尔大学教授法律。他的朋友在他逝世两年后将他的诗歌出版,取名为《南北军将士和其他诗歌》。《南北军将士》是该诗集中的第一首,共7节,每节8行,最早见于1867年的《大西洋月刊》,后来逐渐脍炙人口于千百万小学生之间,至今仍为美国读者所喜爱。该诗常在阵亡将士纪念日集会上诵读。据传作者因有感于密西西比州哥伦布的妇女们于战死在南北战争中的联邦政府军和联盟政府军的将士墓前献花而作此诗。“左躺北方壮士骨,右卧南盟英烈魂。”“月桂婆娑抚北将,杨柳婀娜慰南军。”“玫瑰插在北军坟,百合献给南军墓。”“北军安卧花丛中,南军长眠花环下。”“可歌可泣蓝军衣,可泣可歌灰军装。”③透过这些诗行,我们不难发现美国人民热爱祖国统一、宽恕昔日敌人、容忍不同见解、尊重历史事件。尤为重要的是,他们还让尚未完全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广大小学生参与其中。这一切都不可能在一个非开明政府统治下的非民主国家实现。

枪支可谓美国人生活中一件不可或缺的物品,在美国文学作品中其踪影亦随处可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美国人民喜欢枪支,却通过和平示威、游行、静坐等宪法允许的方式来表达和实现自己的政治诉求,并非动辄诉诸武力。在谈到美国公民的持枪自由和频发的枪击事件时,谢韬教授说:“比生活在一个人人有枪的社会更可怕的是生活在一个没有自由的国家。”④可谓一语中的。

(二)文学敦促政治除垢排污

众所周知,美国政治从来不乏肮脏和龌龊,到处充斥着不和谐的因素。难能可贵的是,美国政府对此并不回避。可以说,美国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改进民主的历史,就是不断除垢排污的历史。谢韬教授尖锐地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的肮脏是公开的,可以被清扫?;在非民主国家,政治的肮脏是看不见的,因此更脏。”⑤美国政治比较开明,愿意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具有一定的清扫政治污垢的能力。在曝光政治腐败、促进消除腐败和推动政治日益开明方面,美国文学界(当然还有美国新闻界等多重力量)所起的促进作用同样不可小觎。

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一针见血地揭露了美国州长竞选中的种种龌龊行为,是说明美国政治的开明和透明的典型范例,也无疑会促进美国政府改善选举制度。《竞选州长》能够发表,说明即使在物欲横流、大亨当道的“镀金时代”,美国也有基本的言论自由。如果他生活在一个非民主国家,这篇小说也许永远不可能以正常的渠道出版。内战后美国经济持续飞速发展,财富剧增带来诸多问题,如贫富悬殊、资本垄断、腐败泛滥等。与此同时,美国的有识之士如新闻记者和作家在酝酿着一场浩浩荡荡的揭丑运动,公开揭露美国政府的贪污腐败等问题。他们被不无挖苦地称为“掘粪派”。1904年,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去芝加哥屠宰场实地调查七周,工人们恶劣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使他愤慨万分,随后他用几个月的时间完成小说《屠场》的写作。该书的出版让美国民众了解了食品问题的可怕真相,直接推动了美国政府于1906年通过《纯净食品及药物管理法》。用通俗的语言来说,美国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解决了至今困扰着我们十多亿中国人的、梦魇般的“地沟油”问题。和食品药物问题一样,其它很多问题如滥用童工等,在美国民众的监督和知识界的监督和鞭策以及美国政府自身的努力下,逐渐得到了改善和纠正。

这样看来,社会黑暗和政治肮脏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唤醒民众监督政府的力量的缺失以及不开明、不直视问题和不及时清扫污垢的政府的存在。文学就充当着这种号召和监督力量的生力军。

(三)里应外合共同发展

文学促进政府提高运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使普通民众更方便地监督政府。在笔者看来,这只是外因作用而已。让政治走向开明和民主的关键因素是开明的政府和英明的政治家,它们才是内因。一个国家一直需要“掘粪派”作家和文学,更需要民主的政府和开明的政治家。政治和文学要里应外合,共同发展,广大人民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享有真正的自由和民主。

在很多国家,政府最关心的是如何把人民的权利最小化,从而确保自己的权力最大化。⑥在很大程度上,美国政府刚好相反。美国政治总的来说比较开明,让人们的诸多权力得到制度的保障,而政府自身的权力受到很多限制。建国初始的《独立宣言》宣称:“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对美国人来说,个人自由高于一切。美国人享有的自由和民主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公民艳羡不已的。

美国政治并非从一诞生就是开明的(虽然它宣称如此),其民主进程绝非一蹴而就,它也经历了由乱到治的过程,至今还在不断完善之中。纵观美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1861年-1865年的南北战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进步运动、二战后的民权运动以及2011年的占领华尔街运动,都可谓美国民主自我纠错、自我完善的表现。身处这些运动漩涡之中的一些政治领袖和知识精英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以各自的方式奋力拨乱反正,竭力缩小美国立国之本的价值观与现实政治体制之间的差距,使美国民主不断向前迈进。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共和党籍的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和民主党籍的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为代表的政治家,对于推动美国社会的变革居功至伟,使美国社会逐步告别了权贵市场经济,走上了法治市场经济的轨道,建立了一个高效的现代国家机器,至今对美国社会的发展仍旧产生着深刻的影响”。⑦美国妇女1839年开始争取妇女投票权的斗争,但直到1920年8月26日才获得成功。种族隔离一直伴随着美国步入20世纪中叶,直到1954年才被联邦最高法院废除。1964年,美国国会才通过《1964年民权法案》,从法律上保障黑人的政治权利和种族平等,而种族歧视至今还充斥着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美国文学界对这些问题一直保持着持续和密切的关注。凡此种种,无不说明美国政治在自身的努力和文学界的推动下在民主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

本文写作临近尾声的时候,传来了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获奖后,莫言谈到自己的创作时强调说:“我站在人性的角度写作”,“对社会上一切不公正的现象进行毫不留情的批判”,“突破了阶级的、政治的界线,我的小说是大于政治的”。他的“文学大于政治”的观点,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和反对。笔者认为:莫言老师言之有理。他并没有否认文学和政治之间存在的那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作家,他说“文学大于政治”旨在指出:人性高于政治,而文学是人学,应该描写人的情感和命运,褒扬人性的真善美和揭露人性的假丑恶,所以文学应该超越政治去表现人性,这样政治才能开明,社会才能发展,人类才能进步,我们才能最终实现马克思所说的全人类的自由发展和全面解放的伟大目标。“文学大于政治”或许正是每一个优秀的中外作家应该坚持的创作原则和孜孜以求的梦想。

注解【Notes】

①刘安海 孙文宪主编:《文学理论》(第二版)(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17。

②刘海平王守仁主编:《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二卷)(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5。

③ Francis Miles Finch,The Blue and the Gray and Other Verses(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mpany,1909)1 -3.引文为笔者自译。

④谢韬:“佛罗里达的悲剧:种族、枪支和自由”,《经济观察报》2012年4月2日。

⑤谢韬:“大选之年看美国政治”,《经济观察报》2012年3月19日。

⑥ 谢韬:“佛罗里达的悲剧:种族、枪支和自由”,《经济观察报》2012年4月2日。

⑦《中共中央编译局专家文库》,中共中央编译局。2012年10月 26日 <http://www.cctb.net/zjxz/expertarticle/201108/t20110824_29254.htm>.

猜你喜欢

教授文学政治
我们需要文学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