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我与无我——试谈精品创作以百姓心为心

2012-08-15吴华山

东坡赤壁诗词 2012年4期
关键词:诗心真善美精品

□吴华山

诗精品与否,很难用尺来量,但表现出来的结构特征,则是比较明显的。一首精品诗的结构特征,从其诗风来看:有我、忘我。从其诗心来看:以百姓心为心。诗有诗心、诗风、诗韵。诗韵,即平仄排列与押韵,乃外结构。诗风、诗心是内结构。内结构决定一首诗的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质量与分量,看得出是否称得上精品。

还是来看诗吧。

清·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道光十九年(1839年),诗人得罪权贵,辞官南归,永绝仕途。黄昏时分,白日西斜,马鞭东指,即是天涯,此景此境,怎不离愁浩荡?一般只叹身世如花,乍开乍谢,那便不是有我、忘我的龚自珍了。在他眼里,红凋花落,是在演绎最后的绚烂;落红归根,化作香泥,是为了保护和滋养来年的春光。他在这黄昏夕照、百花零落、心意消沉的情境下,却能以百姓心为心,奋笔写下“化作春泥更护花”,故而留传后世,无不称赞他是身怀家国、胸藏大计的盖世英杰。

与这首诗思想性、艺术性相对应,不妨再来看一首。

现代·王允晳《梅花》:

茆屋苍苔岂有春,翛然曾不步逡巡。

自家沦落犹难管,只管吹香与路人。

此诗可与龚诗比美,既有我,同时又表现出忘我为人的精神。艺术上,此诗用“犹难管”、“只管” 翻进一层,与龚诗用“不是”、“更”翻进一层的笔法很相近。心,都是百姓的心。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精品诗的诗心,是“无邪”的心灵。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可见,“以百姓心为心”,即圣心,人们常说的真善美的心。只有真善美的心,才能写出真善美的诗来。只有“以百姓心为心”的心,才能写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真诗来。

杜甫古今称诗圣。圣就圣在圣心。且看一首。

杜甫《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诗古今很多,唯杜甫有将眼前景致、人生际遇、社会现实、内心感受融于一体,将喜悲之情合于一处的诗心、圣心。不只是这一首,他的每一首诗,都是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联系在一起,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时局,投向政事,投向长安。而语言运用上,都是些寻常语,走的是传统路数,却每首诗中的每句话,都能够打动人心。正因为他的诗,是用心来写的,人们才会用心来读,感动于心。

本当中国传统诗,或曰中国诗,是沿着《诗经》《离骚》《唐诗》等人民之诗、百姓之诗这条道向前走去的。但历经多次磨难与波折。远的不说,有一段时期,有把年纪的人都记得,一味高喊大爱、忘我、无我,到了荒唐年代,更是吹出假、大、空,扼杀真、善、美,有悖自然,害人误国。扭转乾坤后,恢复了真实自我,强调诗当有我,这本是很自然的事。却由于物欲横流,世故和浑噩之气浓厚,一味追求小爱、小我的有我,使娱乐、轻松的浅阅读成为流行,使人变得只关心自己的心情和个人的得失,乃至漠视灵魂,退化精神,脱离百姓,淡化民族大义。不错,诗是人的灵魂激发,诗产生于创作者个体的精神劳动。但无论是长是短,宏大叙事或抒情小章,能够流传的精品,无不出自百姓心声的母体,有着百姓情绪的印痕,是百姓土壤里生长出来的苗,自然地吐出土壤气味的芬芳。当代有不少诗词就是这样,现举出近期看到的几首诗词来说吧。

熊建华《鹧鸪天·农民工》(载《中华诗词》2011年《第九期佳作赏析》)

背井离乡图个啥? 薄微收入寄回家。肩扛煤气披朝露,手捧砖头沐晓霞。思父母,念妻娃,他乡背地泪如麻。风中遥望回家路,天际苍茫挂月牙。

宋自重《看龟山杜鹃,得悉花王又发新枝》(载《东坡赤壁诗词》2011、5 期〈作品点评〉):

千山鹃海涌红潮,齐向花王三折腰。

五十六枝亲骨肉,新生一脉是华侨。

杜守江《纤妇》(《诗词》报2011年〈诗词月旦〉):

纤绳入骨更一呼,浪扯风撕身似弧。

望断苍天无泪堕,此生唯有乱山扶。

以上三例,可以说是诗词将有我与忘我为人的交融回响,是中国诗词精神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最佳把握,堪称精品。从中看出,创作者只有以百姓的心为心,才能具有中国传统的意象思维,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意境,进而达到象外象、味外味的意蕴崇高。正如厨川白村所说:“进了无我、忘我的心境,将自己没入自然中,融合于其怀抱之风,几乎看不见。东洋人的是全然离了自我感情,自然和人间合而为一,由此生成的文学。”(引自《人民日报》〈文艺评论〉2011、11、1、24 版〈斯文不绝,诗就永生〉)

有我与忘我,表面看是矛盾的,实则如意与象、意与境一样,是合二而一,和合在一起的。中华传统哲学思想的和,道家主张不争,佛家主张慈悲,墨家主张非攻,儒家主张中庸,孔子论诗主张无邪,老子说心主张以百姓心为心,诗标准主张真善美,都在于和。诗中有我与忘我,就是“和”哲学思想在诗中的辩论统一。中国传统诗,是诗的哲学,哲学的诗。

有我、忘我,以百姓为心,是精品诗词的结构特征,是否也可作为一条走向精品的规律性的途径,看来很值得探索。

猜你喜欢

诗心真善美精品
真善美伴我同行
寻找通向真善美的教育之路
独酌
偶感
真善美,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夜路吟
佟丽娅,“真善美”化身的古典美人
马莲花
精品画廊
釉光青精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