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构建研究生创新文化环境的实践与思考

2012-08-15蔡行健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2年1期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环境

蔡行健,许 放,周 东

(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院,上海 200433)

浅谈构建研究生创新文化环境的实践与思考

蔡行健,许 放,周 东

(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院,上海 200433)

研究生校园创新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价值导向的特色校园文化,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起着教化作用、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第二军医大学着重从创新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中层制度文化、浅层行为文化、表层物质文化四个部分入手,在实践中积极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研究生创新文化环境。

研究生;创新文化环境;创新机制

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和灵魂,因此,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创新型人才,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最高目标,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同样需要符合创新人才发展要求的创新文化环境作为依托。校园创新文化环境是一种有活力、有生气、宽松和谐、开拓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一所学校特有的品格和气质,有利于研究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1]。创新文化环境的构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是一项事关全局的系统工程,只有从观念上、制度上、管理上破旧立新、不断转变,从整体上构建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文化氛围,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文化环境,才能由内而外地建立起鼓励创新、引导创新的教育体制,不断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向前发展。

1 构建研究生创新文化环境的基本做法

第二军医大学历来十分重视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以培养高层次、高素质、高质量人才为目标,着重从创新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中层制度文化、浅层行为文化、表层物质文化四个部分入手,在实践中积极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研究生创新文化环境。

1.1 努力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我国的传统教育观,总体上是有益于人才的培养,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一面。这主要表现在我国的传统教育观趋于保守,趋于稳定,追求一统,扼杀个性,缺乏冒险意识和创新精神[2]。结合学校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军医大学的目标,统一认识,理清思路,积极在研究生教育体系中树立主张质疑和探索、鼓励合作与竞争、容忍错误与失败的创新教育理念。首先,从源头上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从以往只关注知识的灌输和研究生的科研产出,转变为尊重研究生的个性,突出研究生的特长,鼓励研究生的自主创新,允许失败。其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强调研究生全面素质的发展,重视在教育中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引导和倡导师生进行创新,从而使教师和研究生都能在培养过程中自发地追求创新、重视创新、践行创新。

1.2 完善健全相关创新机制

创新环境的形成和创新观念的巩固,不能脱离各项创新机制的建设。为切实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浓郁的创新氛围,学校构建了一套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育的培养机制。

一是严格导师遴选任用机制。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是提高学生创新欲望和能力的关键因素。我们始终坚持“有任务、有水平、有师德、有责任心”的“四有原则”选拔好导师;坚持“学习培训制度化、学术交流经常化、考核指标数量化”的“三化”原则,培养好导师;坚持“注重发挥导师组作用、注重建立导师责任机制、注重建立导师激励机制”的“三重”原则,使用好导师,切实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导师队伍。二是建立健全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为了鼓励研究生积极开展原创性强、选题风险高的科研课题,学校先后设立了“第二军医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研究资助基金”、“第二军医大学优秀硕士研究生苗子培育基金”,制订了《第二军医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培育实施办法》,为研究生从事创新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科研项目支撑。三是规划制定学术交流机制。利用上海优质的高校资源,我们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签订了学分互认、课程共享的协议;为了促进在校研究生的对外合作与交流,了解各学科领域研究的前沿、进展和动态,出台了《第二军医大学资助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管理办法》,让研究生在学术沟通交流中碰撞思维火花、迸发创新灵感。四是改革完善研究生创新能力考评机制。修订了研究生奖学金评审办法,与以往只重视课程成绩的评审标准相比,更加突出了创新能力所占的比重;同时修订了研究生学位授予发表论文要求的规定,提高了相关要求标准,促使研究生自觉从事科研活动,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

1.3 积极筹办各项创新活动

为在创新文化氛围的构建中注入活力,学校首次成立了以研究生为主体的研究生学术活动委员会这一群体组织,统筹开展全校研究生各类学术文体活动。成立3年多来,定期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研究生学术论文报告会、名师讲坛、学术人生系列访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奖者访谈等大量深入人心以创新为主题的学术活动,开展研究生足球赛、篮球赛、智力运动会等文体活动,举办大型研究生迎新文艺晚会、创办研究生自己的刊物《二军大研究生》报,在校园内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学术文化氛围,并因此获评为学校“最具影响力青年社团”。与此同时,还积极申报和举办全国、上海市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近5年来,共举办包括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上海研究生暑期学校、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以及国内访学项目在内的各类创新计划项目13项,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加强了校际之间的学术交流。通过以上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的开展,激发了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引导研究生自觉主动参与创新。

1.4 大力夯实创新实践基础

一是加强学科建设。学科是学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学科水平是展现学校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校的学科布局以及学科融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重要影响。学校十分重视学科建设工作,精心谋划、大力建设,使其布局合理、交叉融合,通过全校共同努力,目前拥有国家二三级重点学科26个,上海市重点学科7个,这些都为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活动打下深厚而又宽广的基础创造条件,为研究生捕捉创新点提供了机遇。二是积极建立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根据学科特点,在全校依托若干个基础好、实力强、应用广的科室建设了“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采取学校投入经费,研究生公开招标免费参与的形式,鼓励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为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实现提供有效途径。

2 构建创新文化环境的几点思考

2.1 以人为本,旨在实效

创新文化环境的主体参与者、实践者是研究生。因此,在开展创新文化环境的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使各项制度和措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贴近研究生的实际需求,举办各项活动都坚持“从研究生中来,到研究生中去”,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提高他们的自觉参与性,让构建创新文化环境的实践活动对研究生来说是闻之有“趣”,悟之有“感”,效之有“得”,从而提高研究生对实践活动的认知度,扩大研究生对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切切实实地增强创新文化环境应有的实际效果。

2.2 打造品牌,贵在精心

构建研究生创新文化环境的实践要成为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精品,产生品牌效应,需要学校机关、各单位一如既往的精心统筹、悉心组织,需要广大导师、研究生持之以恒的积极参与。首先是组织要“细”。细节决定成败,对实践活动的任何一个细小环节都要考虑周全,力争做到“尽善尽美”。其次是激励要“实”。各种激励机制和措施要切实满足导师和研究生的实际需要,提升激励效用。最后是参与要“广”。鼓励并支持广大研究生们积极参加,扩大创新文化环境的辐射面与受益面,通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持续浓厚创新学术文化氛围。

2.3 总结分析,志在提高

各项工作只有通过分析问题,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才能不断提高。为此,组织开展了全校性的研究生培养过程问卷调查、心理状况问卷调查、学习动机问卷调查等一系列调查研究工作,分析研究生的真实状况,了解他们的客观需求,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术文化生态环境,提升育人实际效果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研究生教育中创新文化环境的构建,是一项长期而具体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物质、行为、制度支持,更需要在观念上有所突破,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主动适应我国建设创新国家对研究生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深入改革,加快发展,尽快建立起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相适应的文化氛围,从而使研究生教育工作得以不断推进。

[1]黄培清.浅谈校园创新文化环境的营造[J].教育探索,2010(12):26-27.

[2]叶 进.创新教育观与校园创新文化环境之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66-68.

G643

A

1006-2769(2012)01-0047-02

2011-11-15

蔡行健(1979-),男,湖南衡阳人,硕士,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院教学培养处参谋,讲师,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V eraW an g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漫观环境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