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医改形势下对公共卫生教育的思考

2012-08-15宇传华毛宗福肖海燕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2年1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卫生人文

宇传华,毛宗福,肖海燕,陈 华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健康研究中心,湖北武汉 430071)

新医改形势下对公共卫生教育的思考

宇传华,毛宗福,肖海燕,陈 华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健康研究中心,湖北武汉 430071)

在新医改形势下,公共卫生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公共卫生信息、全球健康等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与日俱增。除专业知识的熏陶外,对于公共卫生人才尤其应注重人文素质、信息素质、三创综合素质的培养。

新医改;公共卫生信息学;教育

为贯彻落实“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9年3月17日出台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意见》明确强调了预防医学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公共卫生人才的紧迫性。以往我国预防医学(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培养基本沿袭前苏联模式[2],但2003年SARS以及之后发生的禽流感等,给我国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3]。

1 公共卫生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公共卫生是通过有组织的社区行动,社会、团体、公与私、社区与个体的知情选择,达到预防疾病(preventing disease)、延长寿命(prolonging life)、促进健康(promoting health)的科学与艺术。做好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必须先明确公共卫生的基本职能。泛美卫生组织和WHO于2008年联合提出的11项公共卫生基本职能值得推荐[4]。

根据公共卫生的基本职能,一个公共卫生人才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健康风险分析预测能力:即通过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卫生信息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毒理学等知识,监测、调查、分析健康状况,识别与诊断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的能力。

人际沟通与文件撰写能力:即通过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健康教育学、卫生法学等知识,告知、教育民众并赋予解决健康问题的方法;制定卫生规划与卫生政策,提高卫生机构运作绩效的能力。

监督执法与业务管理能力:即通过食品卫生学、营养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学、妇幼卫生学、老年医学、传染病学等知识,对公共卫生进行监督与执法,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进行评价,确保个体与群体的卫生保健服务质量,确保高素质公共卫生专业人才输送的能力。

综合应变与科学研究能力。对于灾害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较好的应对能力,对于身边疑难问题具有善于思索、勇于探索的科学研究能力。

2 公共卫生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为了较好完成公共卫生工作,公共卫生人才除了得到专业能力的培养外,还应该侧重于人文素质、信息素质、“三创”素质的培养。

2.1 人文素质

由于公共卫生学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因此加强对公共卫生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尤为重要。新医改《意见》将健康权作为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民的人文关怀。公共卫生涉及到很多人文知识,如人际沟通、文件撰写、组织管理、监督执法等。通过阅读课外书籍以及选修一些涉及人文、社科的课程可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文化生活、学术讲座、竞赛等,在各种学习交流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2.2 信息素质

信息素质一词,最早由美国信息工业协会的会长Paul Zurkowski于1974年首次提出,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是发现、检索、评价和利用所需要信息的一种素质。新医改《意见》以较大篇幅阐述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具体建设远景,《意见》要求“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这些政策为公共卫生人员,特别是卫生统计与卫生信息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公共卫生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才能准确、高效地获取信息,利用网络信息预测预警,识别与诊断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2.3 创新、创造、创业素质

公共卫生工作者必须有强烈的创新、创造意识和科学决策能力。过去“填鸭式”、“八股式”、“死记硬背式”教学模式,约束了学生的创新性、发散性思维,2003年的SARS以及之后发生的禽流感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在新医改形势下,改变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只依附于理论教学的培养模式,加强公共卫生创新性、综合性实践课程的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应急型、创新性公共卫生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培养模式简介

为了适应新医改形势,对我校五年制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学生的培养,形成了“武大2010课程”的课程体系[5]。

3.1 增加了人文相关课程

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学院开设了应用写作、表达与沟通、社会心理学、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与监督学、社会医疗保险学、医学伦理学、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卫生经济学等课程。同时要求预防医学本科生选修其他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类公选课程,至少修满4个学分。

3.2 增加了信息相关课程

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有意增加了计算机基础、常用统计软件、计算机软件实习、文献检索等课程,并适当加大了相关课程的教学学时数。《卫生统计学》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实习课采用SA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操作,课程结束后在计算机房进行SAS软件考试,理论考试采用英文试卷,教学效果良好。

3.3 增设了公共卫生概论性课程

为了让学生一入校就对公共卫生有所了解,增加学生学习公共卫生专业的兴趣,培养学生为公共卫生事业奋斗终生的坚强信念,在第一学期便增设了《公共卫生概论》,该课程由各系学科带头人主讲,获得了较好效果,申请转专业的学生数大大减少。

此外,预防医学武大2010课程还开设了《公共卫生专业英语》、《全球健康》等5门全英语课程,旨在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开阔学生国际化视野。

3.4 增大了实践课选修课的比例

为了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武大2010课程增加了实验与实践课的学时比例。除临床实习、现场专题实习、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外,实习学时数仍有总学时数的30%。创新教育实践活动记3学分,是我院为鼓励学生听高质量学术报告、积极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创新性实践、撰写高质量科研论文而专门设置。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设置选修课学时数占总学时数36%。

3.5 减少临床相关课程的学时数

为了减少学生学习负担,大量削减了内、外、妇、儿的学时数。但由于传染病、皮肤病、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医学遗传学与公共卫生关系较大,原课时基本未变。

此外,为了弥补传统培养模式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学院推行“全程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学生入校第1学年便明确其导师,每一位学生的导师有两名,一名来自本学院,另一名来自湖北省或武汉市CDC。加强国际交流,扩大学生国际视野是学院人才培养的另一特色。自2008年以来,每年均有来自美国夏威夷大学、匹兹堡大学、哈佛大学、田纳西大学等学校的教授来学院进行全英语授课,每年均有数位本科生或研究生到国外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行学习、交流。

4 公共卫生相关专业设置的思考

我国高等院校公共卫生教育的最主要专业是预防医学专业,此外也包括:卫生检验、妇幼卫生、生殖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放射医学、医事法学、生物统计学等专业。在新医改形势下,笔者认为开设公共卫生信息学专业、全球健康专业更具有现实意义。

4.1 公共卫生信息学专业

公共卫生信息学(public health informatics)是系统应用信息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于公共卫生实践、研究与学习的一门科学[6]。包括信息收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利用等。相关学科有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组织理论、心理学、沟通学、政治学、法学以及公共卫生相关知识(如统计学、流行病学、毒理学等)。

有效的公共卫生实践需要及时、准确、权威的来自各种渠道的信息,虽然公共卫生人员已跻身最早采用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之列,并且开发了众多有用的计算机信息与监测系统,但为了增强和促进公共卫生活动,需要采用更系统、更明智方法来利用信息科学与技术,充分发挥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潜能,这种系统而明智的方法就是公共卫生信息学。

卫生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内容,为了贯彻落实新医改《意见》,逐步建立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实时监管的卫生信息系统,国家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正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以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为切入点,统筹推进适应医改要求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管理等信息系统的建设。目前卫生信息化方面优秀人才缺口较大,有待尽快补充。

4.2 全球健康专业

不仅中国在医改,其他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泰国、墨西哥等都在进行医疗体制的改革,如何借鉴其他国家的医改经验,最终达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的,“全球健康”是另一个值得开设的专业。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球化,健康问题也逐步全球化。传染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播,一些与生活方式相关的非传染性慢性病也在全球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全球气候变暖、空气污染、人口老年化等全球性问题,都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应对上述诸多健康相关问题和挑战,减少国与国之间、省与省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不平衡,需要跨越国家和政府的边界、动用全社会、全人类的力量,采用交叉学科知识来解决健康不公平问题,最终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由此全球健康专业应运而生。

目前欧美许多国家都有全球健康专业和全球健康研究中心,我国北京大学率先于2006年9月成立了北京大学全球卫生研究中心,2010年8月复旦大学成立了“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研究与培训中心”,2011年6月我校成立了“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迄今为止,还没有高校设置全球健康专业的学位教育,我校拟新建全球健康四年制本科专业,目前已报送教育部审批。

总之,公共卫生是令人兴奋、蒸蒸日上的研究领域;公共卫生是丰富多彩、轰轰烈烈的领域;公共卫生是造福人民,为人民服务的领域;公共卫生是拥有回报的领域。培养合格的公共卫生人才,是公共卫生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业务。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jrzg/2009 - 04/06/content_1278721.htm.

[2]杨克敌,杨世秀,欧阳宁慧.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3):24-25.

[3]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失灵的背后——浅谈预防医学的误区[EB/OL].http://www.chinathink.net/freetext/DisplayArticle.asp?BoardID=8&ArticleID=1267.2010年3月19日

[4]Pan American Health Organization/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PAHO/WHO).Essential Public Health Functions as a Strategy for Improving Overall Health Systems Performance[EB/OL].http://www.who.int/pmnch/topics/health_systems/paho_who_ephf2007/en/index.html.May 6,2008.

[5]教务部组编.武汉大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M].2010:560-564.

[6]Yasnoff WA,O’Carroll PW,Koo D,et al.Public health informatics:improving and transforming public health in the information age[J].J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Practice,2000,6(6):67-75.

[7]Koplan JP,Bond TC,Merson MH,et al.Towards a common definition of global health[J].Lancet,2009,373(9679):1993-1995.

[8]Griffiths SM,Li LM,Tang JL,Ma X,Hu YH,Meng QY,Fu H.The challenges of public health education with a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China[J].Public Health,2010,124:218-224.

Reflections on Public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Healthcare Reform

YU Chuan-hua,MAO Zong-fu,XIAO Hai-yan,CHEN Hua
(School of Public Health,Wuhan University/Wuhan University Global Health Institute,Wuhan 430071,China)

In the situation of the new healthcare reform,public health education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Versatile talents of public health informatics,global health and other multidisciplines are in increasing demand.We should stress cultivating public health professionals’human quality,information qua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apart from professional knowledge.

new medical reform;public health informatics;education

G520

A

1006-2769(2012)01-0023-03

2011-11-29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卫生人文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智取红领巾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人文社科
卫生歌
讲卫生
公共卫生
医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