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仁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2-08-15永仁县农广校651400龚琼蓉

云南农业 2012年12期
关键词:永仁县大力发展少数民族

□永仁县农广校 651400 龚琼蓉

□永仁县植保植检站 651400 彭洪钢

1 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1 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永仁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团结各族群众,锐意改革,促进开放,依靠科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工业主导地位明显提升,农业基础地位稳步巩固,新的产业群体逐步形成,国民经济实现稳步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截至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4.4亿元,工业总产值达12.2亿元,农林牧渔总产值达86893万元;粮食生产连续5年丰收,产量达4535万kg;烤烟收购总量534万kg,实现税收2095.14万元;财政总收入达1.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亿元;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达248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15元;林业总产值7131 万元;畜牧业总产值3.6亿元;旅游业从1992年起步,2011年实现总收入15185万元。

1.2 坚持国家扶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齐心协力打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省州上级党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扶持力度,县委、政府把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与扶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一系列政策进行有效整合,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向民族乡和民族聚居区倾斜,已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全县有程控电话装机能力3860部,架通了光缆140 km多,实现了全县乡级单位及交通沿线村镇电话程控化,极大改善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及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1.3 教育成绩显著

科技兴县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全县工农业生产迅猛发展和教育、文化、民族人口素质的提高。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干部,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2 存在问题

2.1 经济总量仍然偏小

“一产不强,二产不足,三产不活”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支柱产业尚未形成。

2.2 经济发展不平衡凸显

永仁与周边先进地区存在着较大差距;山区民族与坝区民族之间、低热河谷地区与高寒冷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2.3 人才缺乏

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劳动力素质不高的问题较为突出。

3 对策

3.1 面向攀枝花市场,抓好永仁的桥头堡建设

依托永仁毗邻百万人口消费市场的攀枝花市的优势,在永兴傣族乡等高山地区大力发展高山反季蔬菜;在永定镇、莲池乡大力发展优质米;在全县七个乡镇大力发展生猪、黑山羊、肉牛养殖。努力把永仁打造成攀枝花市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

3.2 抓好“提质增效工程”,打造龙头企业带动型专业村

将小番茄、香葱、蚕桑等产业的发展,按照“主攻单产增产量,突破种植扩规模,流转土地强效益”的基地建设思路,打造一批由果脯厂、脱水蔬菜厂、赛丽茧、烟草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的专业村组,扶持为龙头企业带动型专业村组。

3.3 抓好“规模扩张工程”,打造中介组织带动型专业村

健全完善村级蔬菜繁制种、樱桃、石榴、草莓、刺绣、中草药等产业协会和经纪人队伍,聚集市场吸引力和协会推动力,注重绿色环保,注重建立个人、集体、政府多赢机制,加快特色产业发展。

3.4 抓好“示范亮点工程”,打造专业市场带动型专业村

加大扶持力度,加强技术指导,大力发展粮食、畜牧、蔬菜等“特色村组、示范大户”,大幅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抓住攀枝花这个大市场,做好“攀粮、攀肉、攀菜”供应这篇大文章。

3.5 抓好“增效增收工程”,打造政策带动型专业村

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后续产业建设为重点,以“山区人均拥有100棵核桃、坝区人均拥有50棵板栗”为目标,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以核桃、板栗等为主的林产业和林下种、养业。同时,加大对发展滞后的民族地区经济扶持,注重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对发展滞后的山区及高寒冷凉山区加大政策扶持推动力度,大力发展经济林果、反季蔬菜、食用菌、黑山羊等特色种、养增收项目,进一步缩短各兄弟民族间的差距,让少数民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3.6 大力发展以特色旅游为主线的民族文化产业

依托方山风景区、彝族赛装节、彝族刺绣、苴却砚,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保护开发好菜园子新石器文化遗址,诸葛营遗址、维的石棺墓群遗址为主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快对中和夏家大院、夏氏故居彝族建筑群的修复,融合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把中和镇建成我县民俗集中展示基地,不断提高具有一定基础的农家乐旅游的品位和质量。加强和推进民族村寨观光,民俗歌舞表演,民族生态旅游村建设步伐,不断培强做大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提高民族文化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

3.7 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民族整体素质

3.7.1 继续加强民族教育。加大对山区民族区域的地区教育扶持力度,教育建设项目、政策性的补助向山区民族区域倾斜。重点抓好普及中小学教育,坚持小学就近入学。执行好现行的少数民族考试加分照顾政策,重点帮助考取大学的特困生完成学业。

3.7.2 加快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采取优惠和灵活多样的措施,大力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及社会发展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少数民族骨干人才,鼓励、支持和吸引各类人才到民族地区发展创业。重视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每年选送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到各级各类学校、科研院所学习培训。重视民族乡和民族聚居乡当地少数民族干部培养使用。

3.7.3 加大对民族地区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多措并举提高少数民族群众整体素质。要随着财力的增加相应增加民族贫困地区科技经费投入,积极推进科技体制和机制创新,鼓励科研人员到少数民族地区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开展科技服务、科技创业。切实搞好实用技术推广和普及工作,健全科技示范网络,开展多种形式、层次的科技培训,努力培养民族地区农村适用人才,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劳动技能。

猜你喜欢

永仁县大力发展少数民族
大力发展艾草种植,铺就百姓致富之路
赤峰市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
永仁县森林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永仁县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力发展种苗产业 助农收获绿色希望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浅谈永仁县核桃栽培技术
关于大力发展十师北屯市生态农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