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中“文化呈现”的理性审视和现代重塑
2012-08-15王丽娜
王丽娜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实验与调查
高校体育教学中“文化呈现”的理性审视和现代重塑
王丽娜
(河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本研究属于高校体育教学中“文化呈现”所做的定性范畴的研究。以体育教学中的“文化呈现”作为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体育教学中体育文化呈现现状。结果显示,教学中“文化呈现”的状况不容乐观,对体育的本质认识缺乏一种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和文化解读,同时对体育与理论学科之间的联系把握不足。
体育文化;高校;体育教学; 教师
体育教学作为教育和体育文化传播的载体,决定了其具有显著的文化特性,是呈现体育文化特性的主要方法和手段。高校体育教学中“文化呈现”能够使教育对象真正认识到体育的文化品质。现代体育教学中,文化要素的缺失与工具角色,使体育教学变成了单薄的动作技术教学,体育教育的文化品质没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揭示出来[1]。因此,在高校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生理价值的同时,更应侧重体育运动文化价值的挖掘,充分发挥其文化教育功能。
1 高校体育教学中“文化呈现”的积极效应
1.1 体育文化的呈现可以对学生的情感因素产生积极效应
情感因素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情绪,其主要成分是信念、态度和情绪[2]。在体育教学中呈现体育文化,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内在驱动力,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的品质和不向困难屈服的勇气,对学生情感因素产生积极影响。
1.2 体育文化的呈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爱因斯坦《论教育》中提到:“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就体育而言,学生可能记不住学过的技术动作,但在体育动作中呈现出来的克服障碍、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和对体育动作本身的独特的美的欣赏,蕴含在体育知识成分中的观念性内容却能给他们留下终生的印象。体育文化往往比体育知识和技能本身在深层次上更能教育学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在体育教学中呈现体育文化,可以使知识与方法的传授伴随着体育精神的熏陶同时进行的,体育的素质教育与体育的文化教育互相渗透、相互补充。
1.3 体育文化的呈现是德育的良好途径
德育的承载体是体育最主要的特征[3]。受军事体育和素质教育的影响,体育的技术教育中所承载的观念未能被充分揭示,造成文化继承上的一种脱节。教学过程中把孕育体育文化的德育精神在适当的机会并运用适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不仅可以构建学生个性和健康的心理结构,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品德发展能力和心理调节适应能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为学生自身发展提供动力、方向和保障。
2 高校体育教学中“文化呈现”情况的调查分析
2011年8月,利用参加全国啦啦操联赛(河南赛区)暨河南省学生健美操锦标赛培训的契机,从参加比赛培训的高校体育教师中随机选取6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涉及到四大块内容,即对体育本质认识层次、体育动作技术的教学认识、体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和对体育价值认识情况。
2.1 体育教学中教师对体育本质认识层次分析
问卷中分别从“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体育中的运动技能”“体育是否是培养人意志品质的竞技游戏”“在教学中是否让学生了解体育动作技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3方面进行调查。调查显示,有58.9%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体育中的“运动技能”,41.1%的认为“不存在”,有86.9%认为体育是“培养人意志品质的竞技游戏”,13.1%的认为“不是”。教师的观念直接影响教学,调查结果也表明了这一点。认为体育是“培养人意志品质的竞技游戏”的教师中,98.4%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体育过程中了解体育动作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上3项调查说明,当前高校体育教师对体育的本质认识缺乏一种全面而深入的思考与解读。
2.2 体育教学中教师对体育动作技术的教学认识分析
体育动作技术是那些能够充分发挥人体机能潜力的合理有效的方法。学生在学习动作技术的过程中,在力求按照动作技术规范和规则完成动作时,受到体育文化的熏陶,受到规范自己行为的训练。问卷从“体育教学中是否要求学生体育动作与生活技能互动;是否认为‘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方式的教育’”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能做到“将体育动作与生活技能互化”的仅为45%。对于“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方式的教育”的问题,54%认为“很对”,7%认为“不正确”,39%认为“过于夸张”。调查结果反映,高校体育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体育技术的重要性,重视体育技术的教学,但是体育教师对体育技术中体育文化的认识是不够的。
2.3 高校体育教师对体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体育虽与他种学科之学科,但体育绝不是他种学科之有逻辑式的教材,乃为一种生活方法。”[4]问卷从“教学中应用其他学科知识”“教学中引用实际生活例子”问题进行调查。调查表明,教师普遍注意了体育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教师对体育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把握不足,这一现象也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2.4 高校体育教师对体育价值认识情况分析
问卷从体育精神、体育美和体育教育目的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体育价值的认识很不够,它既表现在对体育美的认识上,也表现在对体育教学价值认识的层次上。教师较为集中的观点是“掌握动作技术”,说明教师对体育价值普遍重视不够,可以说尚未认识到其重要价值。体育只有进入审美状态,才能使人的生活艺术化、游戏化,从而达到教育人的目的,这正是从体育文化的角度对体育教育作用的理解。
3 高校体育教学中“文化呈现”的策略
3.1 改进教学形式,优化教学内容
把体育的理论学术形式转变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式,提升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过程中体会其中的思想方法的能力。教学中适度降低体育技术技能方面的“硬体育”的要求,提高对体育精神、体育美等“软体育”的要求。重视体育课堂学生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教学内容上应突出体育文化的包容性和广博性,展示体育思想发生过程,呈现体育与现代社会的密切关系,呈现培养创造力与素质教育的目标,呈现体育与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和统一。
3.2 重视情感交流,陶冶感染
体育教学中“文化呈现”的教学应该重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用体育文化内容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教师需要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培养,要遵循体育的特点,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产生良好的情绪感受,重视体育文化内容感染学生。
3.3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提倡群体合作
人是文化的主体,个体间的显著差异可能会导致不同学生面对同样的文化内容产生不同的理解[5]。因此,教师需要真正承认和尊重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在体育学习上的差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规范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接受教育和锻炼成长。学生文化认知具有同喻性,学生的认知需要接受共同体评价才可能被接受[6]。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面对同一个体育动作,各个成员有不同的行为、观念和态度,这些差异常常在同一时间聚集于同一个环境。群体的合作有助于学生将体育内容内化。
3.4 重视过程,淡化评价
教学中呈现体育文化是指以体育知识为载体对学生的精神进行文化熏陶的过程,这就要求体育教学中重视学习的过程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心灵体验和领悟是最重要的。这就决定了重视体育文化呈现的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淡化学习结果评价。
4 结 论
4.1 高校体育教学中“文化呈现”对学生的情感因素、体育素养和德育的培养起到积极效应。
4.2 体育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体育技术的重要性,重视体育技术的教学。但是体育教师对体育文化的认识不足,教学中“文化呈现”的状况不容乐观,对体育的本质认识缺乏一种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和文化解读
4.3 体育教师普遍注意了体育与其他理论学科的联系,但是在教学中对体育与理论学科之间的联系把握不足,这一现象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 1 ] 李金梅.我国体育课程与文化探讨[ J ].体育文化导刊,2004(2):48-51.
[ 2 ] 林崇德.教育的智慧[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58.
[ 3 ] 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7.
[ 4 ] 吴蕴瑞.吴蕴瑞文集[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18.
[ 5 ] 何劲鹏,杨伟群.精神考量:体育课程理性化设计反思与超越[ J ].体育学刊,2011,17(11):74-77.
[ 6 ] 陈莉.体育课程文化的结构与特征论析[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5):98-100.
G807.0
A
1674-151X(2012)04-040-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4.019
投稿日期:2012-02-11
王丽娜(1982 ~),硕士。研究方向: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