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京华烟云》中的异化翻译策略

2012-08-15胡桢文

剑南文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京华烟云异域

胡桢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 陕西西安 710126

新乡学院公共外语部 河南新乡 453003

1. 引言

翻译的归化和异化(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是在1995年由美国学者L. Venuti(文努迪)所提出的,而这一术语又直接来源于德国学者Schleiermacher (施莱尔马赫)1813年宣读的一篇论文。Schleiermacher着重探讨了翻译与理解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指出归化翻译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流畅地道的英语进行翻译,在这类翻译中,翻译者的努力被流畅的译文所掩盖,译者为之隐形,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也被掩盖,目的语主流文化价值观取代了译入语文化价值观,原文的陌生感已被淡化,译作由此而变得透明;异化翻译与直译和逐字翻译相关联,只是没有直译那么极端,因为他们并不坚持在翻译中恪守原文句法序列中的个别词语的意义,但却坚持要保留原味,让读者靠近作者的语境,他就能感受到异国的情调。在这儿,Schleiermacher使用了foreign 一词。[1]根据上述两种翻译情况,Schleiermacher提出了以作者为中心的译法和以读者为中心的译法,这一做法突破了传统的直译和意译的界限,对后来的学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Venuti的异化/归化观无疑受到Schleiermacher理论的启发。不过,Schleiermacher的理论是基于德国的阐释学之上,而Venuti却将Schleiermacher的论点放在后殖民的语境下来考察,从而得出了异化的翻译主张。

林语堂在创作《京华烟云》这部英文小说时,正是充分运用了异化翻译策略。这一方面体现了作者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世界的意图,同时这种意图也使作者在遇到具有源语文化特色的语言现象时更偏向于采用异化翻译策略。

2. 《京华烟云》简单介绍以及其轰动意义

《京华烟云》是旅居巴黎的林语堂先生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该书不仅是部描写几个大家庭在时代大变迁下动荡命运的历史性作品,而且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说也是一部风俗小说。作者在该书中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许多文化特色,诸如婚丧礼宴、冲喜守寡、中医中药、赋诗作对、求道成仙之类的中华民俗文化。2]另外,该书也体现了深厚的人生哲学,渗透着深厚的道家文化以及部分宣扬儒家思想,所以又可以说它是一部有关哲学思想的作品。

3. 《京华烟云》中异化翻译策略的体现

“异化的文本就是要把对于目标语来说比较独特的,源语中比较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资料信息和事件展现给目标语读者,或者是与把先于现时代的一些不合时代的事物展现给读者。”《京华烟云》虽是用英文写作的小说,但由于小说描写的对象是中国社会以及文化,其写作过程其实是一种创作性的汉译英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林语堂较多使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即使用特有的表达方式把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展示给西方读者,使读者领略到一种异域风情。

3.1 物质文化:特有的器物以及独特的建筑风景

对于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器物以及建筑,林语堂采用了详细描述的方式,把事物的状态性质呈现出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

There was also a jade juyi, a purely ornamental but important formal wedding gift, usually placed on the table for display as a symbol of good luck(p. 158)

上例中的“juyi”(如意)作为一种饰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林语堂在这里又借用音译加详细阐释的手法把“如意”这种中国文化特有的器物介绍给读者,使读者领略到异国文化的独特吸引力。

3.2 制度文化

3.2.1 传统的姓名、称谓以及制度

旧中国人们因性别,年龄,社会地位等不同,相互之间会有约定俗成的称谓。林语堂在翻译这类称谓时分别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有的称谓他直接用汉语拼音,如奶奶(Nainai)、老爷(Laoyhe)、丫头(Yatou)等。另有些称谓则采用音译,必要时加注。作为一种异化策略,这种音译法“给英语读者一种新鲜感,不但使他们明白了意思,还能读出这些词语在原文里的声音,感觉很直接”。下举一例:

Like Mulan, she called Mr and Mrs Yao Father and Mother,Mulan called her Tachieh(eldest sister)and so Mulan herself,although the eldest daughter, was called Erh Hsiaochieh(number two daughter), and Mochow was called San Hsiaochiech(number three daughter)in the household.(p.16)

上例中的Tachieh、Erh Hsiaochieh 和San Hsiaochiech,在汉语中分别指“大姐”,“二小姐”和“三小姐”,林语堂先是通过音译使译文保存了一种异国情调,然后在括号中加以注释,让读者了解其代表的人物的身份地位,进而对不同于西方的中国的家庭成员间的称谓有所了解。

3.2.2 风俗习惯以及独特的文化名词

林语堂在翻译中国特殊文化风俗时,给每个独特的风俗文化术语注上字面意义,再附加上详细的描写,通过这样的异化策略使西方读者领略到了东方习俗的独特魅力和别样的异域风情。

She took out of her jacket a package of silver and turned it over to the bride’s mother and said this was the menpao, or presents of silver for the servants of the bride’s family which in this case meant the servants of the Yaos(p.157)

在旧中国,赏给下人“menpao”(门包儿)是一种旧习俗,以显示主人的大方和仁慈,也能为主人的面子增光。林语堂先按照音译把“menbao”介绍给读者,然后进一步对其实质和含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把这种特殊的习俗生动地展现给读者。

3.2.3 民间俗语和格言

民间的俗语和俚语代表这一个民族的集体智慧,在翻译此类语言的时候,林语堂也同样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既带有异域风情,又符合西方的阅读审美观,同时促进了两种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如下两例:

This was what is known as” killing a landscape.”(大煞风景)(p.395)

To throw a stone at a man after he has fallen into a well! (落井下石)Where is his conscience? I never would have such a heartless,ungrateful father-in-law(p.414)

正如上述例子所表明的那样,林语堂并没有在英语中寻找和汉语中的俚语格言意义相对应的句子,而是把原句中的形象比喻都翻译到英语中来,这样一来不仅使读者在理解原句意义时头脑中产生了生动的画面,而且也促进了两中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

3.3 精神文化

《京华烟云》每部分开头都有一段摘自庄子著作的引语。林语堂在翻译这些蕴涵丰富,比较深奥难懂的哲学思想时主要采用了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策略,套用英语常用的句型,使译文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同时保留了原文哲学深度,给读者传达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下举一例:

To Tao, the zenith is not high, nor the nadir low; no point in ime is long ago, nor by lapse of ages has it grown old.(p.3)

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3]

4. 异化翻译策略的不足

异化翻译策略传达异域的文化特色,语言形式以及作者的写作风格,既保留了源语的文化意象,又丰富了译入语的语言和文化,实现了形式和内容的对等。然而,提倡异化翻译策略的韦努蒂也承认这种策略过于偏激(partial):“异化翻译强调异域文本的差异,但这是通过打乱目标语言中盛行的文化编码(cultural codes)来实现的。在它努力保留异域语言特色的同时,它也一定损害了目标语言的某些特色,这是因为它在支持异域阅读经验(alien reading experience),——翻译时选择用不被本土文学标准接受的异域文本,或者用一种边缘话语进行翻译的时候,过多偏离本族规范(native norms)。”[4]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很好地意识到读者的接受能力和译文的可读性。

5. 结论

综上所述,林语堂在创作《京华烟云》过程中巧妙地、有选择地采用了异化翻译策略,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同时译文语言符合英语表达习惯,有效地避免西方读者对译文产生的误解。既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理解交流,又宣扬了中国社会风俗文化。

注:文中摘抄的英文例句均选自林语堂所著Moment in Peking(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汉语例句摘自林语堂著、张振玉译《京华烟云》(时代文艺出版社, 1987)。

[1]Baker, Mona (ed.). 1998.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2]林东宣. 试谈京华烟云与道家文化. 泉州师专学报(社科版),1998(1).

[3]林语堂著, 张振玉译. 京华烟云.北京: 时代文艺出版社,1987.

[4]许建平,张荣曦. 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问题.中国翻译,2002(5).

猜你喜欢

京华烟云异域
红色京华
“雅集京华·诗会百家”全国第二届百家诗会征稿启事
烟云几许著苍山
京华清明记忆
异域寻踪
异域寻踪⑦
异域寻踪⑧
茶山烟云
烟云
重九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