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自由”的三部外语影片

2012-08-15武英杰,张玉双

电影评介 2012年1期
关键词:雷蒙肖申克朱丽叶

一部好的影片,能够给观众带来心灵的震撼、精神的迷醉和想象力的革命,在分享影片人物的喜怒哀乐的同时也审视自我的心灵。本文通过三部经典影片,解读其中一个共同的主题:“自由”。《蓝色》:走出心结的自由;《内心之海》:生死抉择的自由;《肖申克的救赎》:希望救赎的自由。

一、《蓝色》:走出心结的自由

“蓝•白•红”三部影片的灵感来自于法国国旗的颜色。这三种颜色分别象征着自由、平等和博爱。作为基耶斯洛夫斯基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蓝色》把视角放在了对自由内涵的追寻。影片给人一种充满视野的蓝色,窗外飘扬的蓝色糖纸,、蓝色的灯光、蓝色的游泳池、蓝色的吊灯、蓝色的乐谱……《蓝色》故事内容有着鲜明的哲学内涵,融合了宿命、感伤、温情为一体,彰显了导演强烈的主观思考。

清晨,静谧的乡间路上,一辆轿车撞在路旁的大树上,这场车祸就是影片故事的开端。车上坐着的是一家三口:作曲家、他的妻子和他的女儿。三个人中唯一生还的是妻子朱丽叶,她的幸存是命运的喜剧,却是感情的悲剧。朱丽叶失去了丈夫和女儿,失去了原有的生活,生活急刹车,惯性太大,将她抛入了绝望与悲伤的深渊。米兰•昆德拉说:“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就只是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就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1]朱丽叶承受的是失重的自由,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她试图自杀,去吞食安眠药,去溺水,她想卖掉和丈夫一起生活过的房子,烧毁丈夫尚未完成的乐谱,她放纵自己,选择离开以往的生活环境,希望能以此抹去痛苦的记忆。偶然的机会朱丽叶与一个脱衣舞女成了朋友,作为同样孤独的人,两个人彼此依靠。也是偶然,朱丽叶看到了丈夫生前与别的女人亲热的照片。朱丽叶的爱瞬间被抽空,他念念不忘的丈夫,变成了虚无,她所以为的爱,其实早已遭到了背叛。当她找到那个女人,看到她脖子上挂着的与自己的一模一样的项链,她什么都明白了。婚外情夺走的不仅仅是丈夫的生命,而是关于爱的一切。命运再一次把她按到了水底,但这一次她选择了上浮。她知道丈夫深爱着那个女人,她可以走出来了,走出心结与束缚,她把爱移交给了对方,甚至把房子也送给了对方。朱丽叶选择开始新的生活,她和丈夫的助手最后终于完成了丈夫的遗作《欧洲联盟颂歌》,在乐声中,她内心的爱和信仰复活了,她恍然觉得,真正的自由源自于她的内心。

影片中音乐贯穿始终,来展示人物的内心的挣扎及对自由的渴望。葬礼上响起的音乐及为完成的曲谱,是对已故丈夫的怀念,是活着的人与已故的人交流的通道,朱丽叶仿佛又和丈夫待在一起了,那是记忆、是过往、是逃不脱的时间和空间;街头吹笛者的音乐给朱丽叶带来暗示或指引,让她难过也让她思考;片尾是她与丈夫助手共同完成的《欧洲联盟颂歌》,音乐不断回响、不断完整,好像藤蔓自我生长一般,慢慢地抚慰着每一个人的心灵,象征着人们对内心自由的向往。

二、《内心之海》:生死抉择的自由

影片是根据西班牙人拉蒙•桑佩多的真人真事改编。拉蒙年轻时一次在礁石上跳海玩耍时发生了意外,造成下肢瘫痪,全身没有感觉,三十年来一直需要家人在身边照顾。面对一度令他心驰神往却又夺取了他自由的大海,经过痛苦的内心挣扎,他终于决定通过法定程序申请自杀,成为西班牙历史上第一个申请合法自杀的人。

安乐死,涉及到人类最基本的问题——生与死。生命与死亡虽然是自然法则,但人类早已建立起一套规定着生与死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乃至法律制度。生命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价值在所有人类文明中被无一例外地确立。而死亡尽管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宿命,但作为生的反面和人类心灵深处巨大的恐怖,它本身被视为负价值。西方基督教义中,生是上帝的恩赐,而死与罪恶联系在一起,它是上帝对人的惩罚,亚当违背了上帝的旨意人类才有了死。在这样一个价值和伦理体系里,所有毁灭生命、制造死亡的举动,如果没有其他公认的社会意义相支撑,都将被视为不义之举,遭到谴责或否定,连自杀也不例外。

对雷蒙而言,无论生还是死都是一种巨大的困境。雷蒙用他坚韧的心灵来承受,最终坚定的作出了他认为有价值的选择——安乐死,由此他可以摆脱不自由、没尊严的生存,并获得自己决定命运的权利。如果说,理性和人道是要使人获得自由、自尊和人权,那么对于雷蒙来说,安乐死就是理性和人道的选择。要实现这一目标,痛苦的雷蒙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他周围的各种势力和群体进行交锋。他要面对公众的反对、宗教道德的谴责以及来自法律戒条的无情宣判。无论如何,雷蒙都坚定地给予回击。他告诉反对的公众不要任意的评价自己,也不要干涉他选择自我生活的自由。他认为,公众这种带着生存强势的态度和劝导是对极端困境中弱势群体及其家人的一种不公正和伤害。雷蒙也不相信牧师的上帝,他认为人的生命应该由自己掌握。至于法庭,在经历多年要求不断被驳回之后,雷蒙彻底失望,轻蔑的放弃了对它的请求而自己找到了平静的解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雷蒙对代表国家机器的法庭宣布:“我的头脑、我的意识由我掌控,我认为活着是一种权利而不是强制的责任!”

事实上,选择安乐死最能伤害到的自然是要求死亡的本人,因为在他的内心将有难言的生死冲突,而最后的死亡也许可以解决身心之苦,却解除不了整个生命所领受的悲剧性。影片着意表现了雷蒙矛盾的内心,尽管立志死去,但心灵深处那本能的生命欲望及对自由生活、美好爱情的向往又是那么不可遏制。在故事中导演插入了许多诗意的梦幻场面,是雷蒙内心世界的表达。影片中,海是自由和生命的象征,雷蒙的梦想和渴望都向着大海飞去。他常回想起自己身体健全的青年时代漫步海边的快乐;他强烈地渴望着自由和爱情,期望获得最无拘无束的飞翔,到大海边与所爱的人亲热——这是雷蒙生的欲望和对生活眷恋的美妙表述。在这种梦幻之后跌落到追求安乐死的现实里,人物内心巨大的挣扎和痛楚表露无遗,震动人心。而朱利娅则成为雷蒙最后最大的眷恋和伤痛。是她唤起了雷蒙心中久已熄灭的爱情,增加了他对幸福的向往,但同病相怜又使二人决定一同赴死,可是最后朱利娅没有来,雷蒙伤心而孤独地离去。对于刚刚残废的朱利娅而言,毁约是因为她还没有完全的精神准备去面对死亡。由此可见,生命是人们多么不能割舍的珍宝,而做出安乐死决定的人又是经历了怎样巨大的身体痛苦和灵魂挣扎,才能够提炼出坦然赴死的勇气!

《内心之海》的故事为我们书写了一部沉重的“死亡诗篇”,但影片并非鼓励死亡,而是在死亡的暗影上与我们探讨价值、自由、尊严、权利、爱情与幸福等人生存的基本问题。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以鼓励人们直面死亡,在对死的畏惧中超越沉沦,筹划生存,去达到生命的本真状态。[2]那么《内心之海》就好似一种“向死而生”,在对死亡的关注中启迪我们思考和珍视生命。

三、《肖申克的救赎》:希望救赎的自由

“心怀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许是最好的事,心怀希望就永远有希望……既然你已经走到这了,就再走远一点吧!” 这是影片中安迪留给瑞德的信中的一段话。希望是整部影片的主题。“救赎”原取自《圣经》中耶稣受难并复活的故事,而在肖申克监狱中,能做的只有等待,无尽的等待会消耗人的意志和希望。然而在绝望中寻求生存的光芒和希望,不断地反抗命运的挫折,才会完成对自我自由的“救赎”。影片中那把小石锤是“希望”救赎“自由”的工具,而藏着小石锤的那本《圣经》导演也令其承担了深层的含义。

主人公安迪曾经是银行家,但他突然被指控枪杀了妻子及其情人,并因此被判无期徒刑,被关进美国的肖申克监狱终身监禁。肖申克监狱是当时最黑暗的监狱,典狱长利用罪犯做苦役,为自己捞取好处。狱警对犯人乱施刑法,甚至将犯人活活打死。面对这样的环境,他没有自甘堕落,他办监狱图书馆,为囚犯播放美妙的音乐,还利用自己的知识帮助大家打点自己的财务。在安迪来肖申克之前,监狱里的话题除了变态、打架就是无所事事地消磨时间,混乱、肮脏、恐惧、绝望共同织就了这里恶劣的环境。犯人没有任何人权可言,为典狱长无偿出卖他们的廉价劳动力。在安迪入狱之后,这个不甘现状的银行家尽管依然无力改变犯人受压迫受凌辱的事实,但他却至少带来了希望,一种不曾有过的自由生命的气息。这种希望不同于典狱长口头上说的“我是世界的光明,跟着我就不会有黑暗”,因为他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基督”,他只是借基督之名行魔鬼之事 。典狱长教育囚犯们“不许亵渎上帝”,其实他正是把自己当作上帝的,在他的骨子里,残暴的禀性是要让囚犯们屈服于“纪律和圣经”。暗无天日的折磨最终把肖申克的每一个人都制度化了,导致了老布的死亡,导致了瑞德出狱后仍带上了毫无人权的“请示”的烙印,失去了希望,始终无法像一个正常人那样地生活。监狱长的所为,正是要彻底磨灭肖申克犯人对于未来的希望。安迪是注定要和暴力制度对抗的,他带来了希望。这种希望表现为对恶势力坚决的反抗、不失生活情趣的雕刻、不畏凶险为大家赢得那坐牢以来唯一一次由海利请客的啤酒,也表现为他当着典狱长的面播放大家从未听过的美妙音乐,他执著地带领大家修建全英格兰州最好的监狱图书室以及他二十年来孜孜不倦地挖地洞逃生。在监狱的黑暗生活里,他从未放弃过对自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现对自己的救赎。

不难看出,安迪是一个被导演诗性化了的英雄,导演德拉邦特对这个人物的塑造通过贯穿剧中的几个“希望”一目了然的呈现了出来,也许他本人就是一个希望中的人物。通过他个人的努力,我们可以看到方方面面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来自于瑞德。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安迪和他的约定,瑞德是否会和老布一样,因为被长期的制度化了而无法适应社会。缘于这个约定,瑞德坚持了下来,找到了他坚持“希望”的终点——自由。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来自于汤米,这个目不识丁的年轻人居然在他的感化下考上了高中,在那个安迪努力建立起的图书室里,人们暂时忘记了压迫、暴力、恐慌,自由祥和的生活乐趣给每一个人都带来了希望。我们同样可以在他身上看到一种自由人对于命运的反抗精神,这是一个在心灵上得到解放的人,任何实质的牢笼都束缚不了他,作为一个现实存在的人,他的肉体虽受磨难,却并未消亡,而是用实际的行动来抗争。影片告诉人们:不管在任何地方,只要在心里还有最后的一点希望,那就还活着,否则,安于麻木的现实,也就同死亡没有什么区别了。

影片让“希望”救赎了“自由”,这是重新构建的现代文明里的救赎,除了自己,我们没法依赖虚构的救主。曼德拉说过:“心,是一个人最强壮的部分。”假若我们的心不停息,希望就始终存在,自由便属于我们。[3]

[1]张秋:《不准掉头:世界电影大师的救赎之旅》[M],东方出版中心:120

[2]甘祥满:死亡与此在的澄明——早期海德格尔对死亡的诠释意旨[J],兰州学刊,2010(2)

[3]百度百科: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

猜你喜欢

雷蒙肖申克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祝》之比较
比“肖申克”更嚣张的反转
雷蒙·威廉斯“文化革命”观发微
解读《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多重主题
亲爱的,你太胖了
电影·《雨人》
肖申克的救赎
滚!
认识悲剧与否定悲剧——雷蒙·威廉斯革命悲剧观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