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让金融功能回归

2012-08-13巴曙松

中国报道 2012年11期
关键词:市场化金融机构资本

巴曙松

巴曙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金融改革取得了长足进步,以中国银行业改革为代表的中国金融机构改革是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部分。从趋势上看,金融改革更为注重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配置结构的合理化等方向发展;农村金融改革和地方金融改革相继启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都稳步推进;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发行、审批、退市制度,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完善。

放眼未来,中国金融改革的发展如何围绕服务和促进中国经济转型的大格局,进一步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同时围绕居民资产配置需求多元化和人口老龄化的现实做好变革,是下一步中国金融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也对中国金融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十年市场化金融机构改革与开放

市场化、规范化经营的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正常运作的微观基础,也是金融改革的起点。在亚洲金融危机之中,中国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令全球关注。回首过去十年,金融改革攻坚中主要以微观金融主体的改革为主,机构改革主要遵循以增量改革推动存量改革的思路,通过对外开放和新设股份制机构,以外部竞争推动国有大型金融机构改革。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遵循世贸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五年过渡期的改革时间窗口,有序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银行业和保险业于2006年年底结束过渡期全面开放。与此同时,股份制金融机构蓬勃发展。2003至2011年间,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增长5.21倍。银行业金融机构体系日益完善,截至2011年,银行业16类机构共有法人3800家。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包括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的框架基本建立。

大型国有金融机构改革以股改上市为契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2004年1月6日,国务院宣布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至此拉开了大型国有金融机构股改的大幕。至2010年7月,四大国有银行先后完成股份制改造并上市。通过改革,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大幅提高,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显著增强。2002年年底,四大国有独资银行不良贷款率高达25%,平均资本充足率仅为4.25%。而到2011年年末,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仅为1.1%,工、农、中、建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13.17%、11.94%、12.97%、13.68%。从被西方称为“已经技术性破产”到如今跻身全球银行排位前列,股改成效不仅体现在财务数据的改善,还表现为公司治理架构和市场约束机制等的明显改善。以股改为契机,四大银行建立了相对规范的公司治理架构和市场化的资本金补充机制,资本市场对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促进和监督作用得以发挥。

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加入WTO以来,中国不断深化金融业对外开放,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银行业方面,自2006年中国开始对外资银行实施法人导向的开放和管理后,外资银行在华业务范围不断扩大。2006年12月11日,人民币业务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在华业务取得显著增长。2001至2011年的十年间,外资法人银行总行机构增加21家,分行类机构增加183家,支行类机构增加389家,设立城市从20个拓展到50个。与此同时,大量外资金融机构入股中资银行。2011年年底,中外资银行监管标准实现了统一。保险业方面,2003年年底开始,外国非寿险公司在华设立公司、地域和业务等限制相继取消,率先实现对外资机构的全面开放。截至2011年11月末,共有16个国家和地区的保险公司在中国设立了54家外资保险公司,设立各级分支机构近300家。证券业务方面,2002年11月和2007年6月,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业务和QDII(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业务分别开闸。2007年年底,中国证监会修订规则,进一步放宽参股证券公司的境外股东条件,外资参股证券股公司的境外股东从原来的限于证券经营机构,放宽到金融机构和一般机构投资者,并将境外股东的持续经营年限从原来的十年以上降为五年以上。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就发展资本市场的作用、指导思想和任务首次进行了全面明确的阐述,对发展资本市场的政策措施进行了整体部署,提出了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同年国务院明确提出“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至2007年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解决了大、小股东利益显著分割的全流通问题,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为满足多层次市场建设,2004年5月中小板在深圳正式启动;2009年5月创业板开启;2010年4月股指期货正式推出,A股引入做空机制,进入双边市时代。2012年上半年,包括发行体制改革、退市制度改革、促进行业和产品创新改革等资本市场改革措施又密集出台。债券市场方面,多部门的监管格局在竞争中推动了债券市场的加速发展,传统债券复杂的发行程序和额度限制逐步放宽。2004年以来,短期融资券、中长期商业票据等相继推出,企业债市场不断壮大。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已升至全球第四位。

金融机构监管框架基础日益与国际接轨。入市十年,金融监管紧跟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监管机构借鉴国际先进的监管经验和做法,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不断建立健全科学审慎的监管体系和监管框架,资本监管的理念逐步在金融业内深入,并促使金融开始逐步改变传统的非理性和粗放经营的模式。银行监管以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的实施为契机,构建与国际接轨、适合中国国情的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保险和证券机构也都分别建立了三支柱监管体系和净资本监管。

金融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21日启动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12年6月,央行宣布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上限可上浮至1.1倍,贷款利率下浮区间扩大至基准利率的0.8倍,也将利率市场化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加入WTO以来,中国不断深化金融业对外开放,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

转型将成为新的主线和方向

目前,从本世纪初启动的以金融机构改革为中心环节的金融改革已初具雏形,未来金融改革的重点将逐步转移到构建制度、完善市场、创新产品上来。近期公布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勾勒了未来五年金融改革发展的蓝图,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

一是立足于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经济转型。

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较为清晰,即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增强产业创新和竞争力,提升效率,实现集约化发展。金融体系作为配置资金资源的核心环节,应当在推动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目前,中国主流的银行信贷市场这种融资形式所要求的是相对稳定的、可以评估的现金流和偿还能力以及相对较低的风险。这主要适用于资本密集、重资产的工业企业,显然不能充分适应未来中国经济转型的方向。奠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与转型长效机制的主要路径有:首先是推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让市场化的价格引导资金配置的方向;其次是加快建设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使用多样化的融资手段,逐步改变贷款融资占据主导地位的金融市场;再次是丰富金融机构体系,大力发展与中小企业相匹配的小微金融机构。

二是从注重金融体系的融资功能向满足居民金融资产多元化和养老需求转变。

近年来居民投资热情高涨,与储蓄率和消费率降低相对应的是各类理财产品的爆发式增长和另类投资品市场的持续高温。这实际上正反映出正规金融市场产品供给与居民资产配置需求间的巨大缺口,映射出当前中国正规金融市场产品供给不丰富、居民财产性收入实现机制不健全的现实。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通过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的设计安排做好整个养老的制度安排和风险分担机制,将是未来十年中国金融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一直以来,中国金融体系资产配置结构过多地倾向于生产领域,对于居民资产配置需要的金融产品则基本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以消费为导向的金融支持显著小于以投资为导向的金融支持。建立健全金融体系,应为居民金融资产多元化提供相应的产品配置,发展风险程度、期限与居民资产配置需求密切相关的产品,使居民能够通过资本市场获得可持续的增值空间,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这也是扩大消费长效机制的重要路径。同时,应加大保险市场发展力度,搞好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加快债券市场发展,发展和丰富养老金产品。

三是围绕城镇化加速推进的现实要求,创新融资方式,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仍将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1.27%,首次超过农村人口。然而,这仅仅是中国城镇化进程加速的中期阶段。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以上,这意味着还将有数亿人口陆续离开繁衍生息的农村土地,走向城镇生活。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一方面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带来的是产业结构的变迁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数量的显著增加。这对金融体系的进一步丰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是基于目前的金融结构和金融体制的约束,如何通过多样化的融资手段满足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则是过去重点围绕大机构、大城市的金融体系要更多向满足小城镇发展、小微金融发展的金融需求倾斜。

创新与变革是未来五至十年关键词

历经过去十年的改革磨砺,金融机构治理结构逐步完善,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的金融主体为下一步金融市场要素改革和机制建设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转型创新和变革将构成未来金融体系演进的重要方向。

推进金融创新,继续培育多层次金融市场,满足经济转型的多元金融需求。加快推进金融市场多层次建设,是支持当前经济转型过程中,融资多元化需求的根本方向之一。过分依赖间接融资的社会融资结构,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局,也增大了整个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十二五”期间是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应大力推进金融创新,继续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改善当前资金供求不平衡格局。首先,在规范发展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新三板市场,满足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其次,加快债券市场的规范统一,尤其是公司债券市场的建设,丰富债券市场品种,推进产品创新,提供多样化风险和收益组合的债券产品,形成股票融资与债券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结构。再次,积极推进衍生品市场创新,稳步推进资产证券化,提高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

建设新格局之下的市场化、适应开放大国经济的金融调控机制。未来十年,金融调控格局将面临一系列新的变化,从而金融调控机制必须做出相应变革。从目前情况判断,中国基本已经告别出口高速增长和资本单向流入阶段,未来出口在相对较低水平上的企稳以及资本双向流动将成为常态,这一状况的出现则意味着此前央行被动投放货币的状况出现趋势上的扭转,货币政策也需要适应这一状况,从此前的被动应对回归到主动管理。与此同时,资本项目的开放、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都给金融调控机构带来了不同的冲击。央行如何主动引导市场预期,灵活运用政策工具保持内外平衡,做好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适应中国经济市场化、适应中国开放型大国经济的金融调控体系,将是未来中国金融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放松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限制,小微金融、农村金融等多元金融形态将日益丰富。加快推进金融主体多元化建设,是支持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主要路径之一。为优化农村金融市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中国先后进行了小额贷款公司和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并推广,2011年年末已有653家村镇银行、10家贷款公司、4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和4282家小额贷款公司,累计贷款余额5230.74亿元。目前,城商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服务于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的发展受制于民营资本准入的管制和审批。因此,要在当前已有小微金融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大力发展与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相匹配的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民间资本参与小微金融服务力度。

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引导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从2004年10月实现“贷款管制下限、存款管制上限”到2007年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运行并逐步确立基准利率地位,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脚步渐行渐近。特别是在理财、信托等替代性金融产品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利率逐步从单轨制转向多轨制,为市场化进程提供了有效参照。2012年6月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区间非对称浮动,利率市场化迈出关键性一步。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将有利于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微观经济个体。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风险承受能力强和定价能力高的银行可以对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进行市场化定价,从而能够向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逐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发展海外人民币离岸市场,促进人民币在跨境贸易投资中的便利使用,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这就要求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推动人民币对新兴市场货币的双边直接汇率形成机制,以及人民币对新兴经济体和周边国家货币汇率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挂牌。同时,人民币要想发展成为国际货币,应当具有广阔而多样的投资渠道,客观上对建立具有深度和广度的人民币资产市场提出了要求。

监管竞争和合作将推动资产管理行业创新发展。在当前经济转型的大趋势下,产生了大量的、新型的金融需求,需要通过金融创新来满足,由此自下而上推动了金融监管的放松。在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爆发式增长的推动下,自2012年以来,资产管理行业迎来了一轮监管放松、业务创新的浪潮。此轮放松从扩大投资范围、降低投资门槛、减少相关限制等多方面,打破证券、保险、银行、基金、信托之间的竞争壁垒,使资产管理行业呈现群雄逐鹿的格局。未来依靠单一市场的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多元化的竞争格局,各机构在巩固自身优势、寻找新契机的同时,加大创新与合作,由此也将推动综合金融发展以及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

加快推进金融市场多层次建设,是支持当前经济转型过程中,融资多元化需求的根本方向之一。

猜你喜欢

市场化金融机构资本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资本策局变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第一资本观
VR 资本之路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